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最聰明的活法:三七定律

在很多行業,都存在「三七定律」。

比方說,管理層面,處理大型事件,三分靠技術,七分靠管理。營銷層面,IT企業70%左右的收入來自業務量最大的30%的客戶群。

在我看來,人生的管理,無非是七分完成,留三分餘地。做人如此,待人亦如此。

看清自己的命運,當不苛求命運的結局,從容地活下去,最聰明。

01

命里有時終須有:做人不必求「滿」。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人滿則敗。萬事萬物,都有發展的規律,人也一樣。如果你走到了頂峰,那麼你就不得不退回來;如果你冒險去了一個高樓,那就可能會摔下來。

最可怕的是,上得去,下不來,餘生都戰戰兢兢。

春秋時,魏國有一個將軍,名叫樂羊。

魏國為了做大做強,派樂羊去攻打中山國。

樂羊讀書多年,又孔武有力,很想藉機會,一戰成名。

俗話說:「狹路相逢,勇者勝。」

樂羊帶著將士們,一口氣衝到了中山國的都城。中山國的國君姬窟焦躁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有人發現,樂羊的兒子樂舒在中山國做小官。於是建議君窟,提拔樂舒,並讓其站在城牆上,和父親樂羊對峙。畢竟,虎毒不食子。

樂羊看到城牆上的兒子,讓士兵休整三個月,然後繼續攻城。

姬窟加害了樂舒,並煮其肉,送給樂羊。

樂羊說:「不肖子孫,找了一個昏君,死得理所當然。」說完,更加勇猛地攻城,導致中山國滅亡。

魏文侯對樂羊的功勞,大加讚賞,封為靈壽君,但迅速解除了樂羊的兵權。他背地裡說:「一個連兒子都不愛的人,怎麼會愛我?」

亦舒在《印度墨》寫過這樣一段話:「我提著一個袋子,邊走邊拾。一路上拾起無數我不想要的東西。當我遇到我真正想要的東西之時,袋子已經裝滿了。」

人生最好的姿態,是到了老年,大部分想要的東西,都得到了。如果過早得到了想要的一切,那麼就再也容不下什麼了,就是春天的風,都無法拂過你的人生。

古人說的「命里有時終須有」,很有道理。「終」就是告訴我們,要慢慢來,最終得到,就行了。在前行的路上,要逼自己,但是不能逼得太狠了。

像樂羊這樣的做法,把父子情做絕了,把人生衝到了最高度,反而引起了別人的反感和懷疑。再往後,就沒有發展的空間了,持續性吃老本。

人生忌「滿」,事實證明是很有道理的。

02

命里無時莫強求:不求滿足,人生永不止步。

詩人汪國真說:「生命原本全是空格,需要你一樣樣填滿。」

人生就是一張很大的白紙,生活就是一隻塗鴉筆。費盡一生的時光,塗抹人生,直到最後,仍舊有留白。這樣的活法,說明每天都有進步的空間,體現了馳而不息的姿態。

樂羊的同事西門豹,對生活的態度,就大不一樣了。他在鄴都做官時,就體現了「三分餘地」的道理。

鄴城有一個大巫婆,造謠生事,說每年都要送一名女子給河伯,否則就會發大水,天降暴雨,或者持續乾旱。鬧得人心惶惶。

當巫婆祭河伯的時候,西門豹把巫婆丟進水裡,說:「你去問一問,河伯喜歡什麼樣的女子,然後告訴我。」

巫婆在水裡折騰。西門豹又將巫婆的助手丟進水裡,說:「你也幫我去問一問。」

人們看到西門豹的做法,頓時就明白了,巫婆是大騙子。但是西門豹沒有趕盡殺絕,而是把巫婆手下的女弟子,都安排了嫁人,當地人讚嘆不已。

赫赫有名的范蠡,就更懂得「不求滿」了。在幫助越國戰勝吳國之後,就馬上離開,從政治行業,轉入了商業,從零開始。

想要人生長期處於春天,蓬勃向上,就要牢牢把握「三七定律」,三分餘地,隨時都存在。

其一,愛人七分,留三分冷淡。

其二,聰明七分,留三分糊塗。

其三,尊重七分,留三分拒絕。

其四,幸福七分,留三分平淡。

其五,拼搏七分,留三分退路。

人際交往中,記住一種觀點,那就是「任何人都不會一直是你的港灣,唯有自己,才是最後的保護所」。

如果你把自己全部交給了別人,那麼你就會受制於人。當你百分百依賴別人的時候,會被人厭惡。

有了三分距離,你就可以自由迴旋了。進一步可以做知己,退一步可以各自安好。就算是反目了,也能有三分餘地,可能下次還能相遇。

自己的生活,真正的奢侈,就是七分滿意。比方說,七分飽食,味道七分濃烈。

自己和外物的關係,也只要「七分」。也就是說,從來不被外物引發自己的欲望。每天都可以藉助外物,改變自己的生活,但是外物能撐起生活就行了,不要貪圖更多。

如果外物不夠,也沒有關係,說明自己還有進步的空間,能夠一輩子都保持積極向上。

03

上高中時,我的體育老師說:「我是學體育的,也是體校畢業的,但是我不擅長打籃球。」

他的話,讓我們很放鬆。體育老師都不是籃球高手。我們這些普通學生,就不要有什麼遺憾了。

人就是要有三分不足,是做人的彈性,也是社交的態度,還是生活的溫度。

做人,享受用力的過程,就很好了。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布衣粗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1226/1846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