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秦兵馬俑1號坑考古團隊發布了第3次發掘成果報告,引起了熱烈的議論。由於本次發掘區有明顯的人為粗暴破壞跡象,證實史書上記載楚軍破壞兵馬俑。另外最大的收穫在秦軍兵器,增加了長矛、箭弩、青銅配劍、戟等多項武器與排兵布陣形式的認識。尤其是取得完整秦兵配劍形態,足以釐清《史記》記載有關荊軻刺秦王時眾臣喊「王負劍」是如何背負與拔劍的過程。
根據《秦始皇帝陵1號兵馬俑陪葬坑第3次發掘報告》分析稱,基本上確認秦末戰亂中有組織的軍隊對兵馬俑進行了泄憤式的大規模破壞行為,這些破壞並非個別自發盜墓者造成,從混入雜物中陶釜殘片為秦代器物推斷,1號坑有最早的人為擾亂遺蹟。此外,陶俑有多處利器或鈍器造成的傷痕,顯示為強力與連續衝擊與砸擊,多可確定為人為痕跡,破壞者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極大的恨意,使用兵器反覆破壞陶俑,絕非一般盜賊所為,應為攻入咸陽的楚軍泄憤之舉。史書記載俑坑被毀於秦末戰爭之說,應屬無誤的推斷,過去有關「項羽焚燒秦俑坑」的說法也因此被推翻。
在發掘出的陶俑與器物方面,這次發掘共清理出陶俑 220餘件、陶馬16匹、戰車4乘、鼓2處、鼓槌1處、漆盾1處、籠箙3處,另發現車馬器、兵器、生產工具等共計千餘件組。在士兵使用的兵器上,有長矛、遠射兵器(箭)、青銅配劍、戟等,其中主要長兵器就只「鈹」與「戟」兩種。
兵馬俑第3次發掘對秦軍布陣方式與長兵器、遠射兵器都有更新的見解。
最初發現「鈹」時以為是佩帶的短劍,後來發現更多的鈹有木製長杆,才知道它是長槍的一種。
兵馬俑1號坑發現的長兵器「戟」,是前矛後戈的組合。與「鈹」同樣是陣列士兵的長兵器。
鈹是將類似短劍的利器裝在長柄前端,與現代的刺刀用法相似。此前1號坑發掘時曾出土青銅鈹16件,當時把鈹當作是佩帶的短劍,後來發覺出更多的鈹,才發現是誤判。至於戟,則是前矛後戈的組合。這兩者都是陣列士兵的主要武器。
兵馬俑1號坑中戟、矛、鈹、戈等幾種兵器的復原圖。
另外,這次發現完整的佩帶長劍陶俑,為解決另一個長期以來的歷史謎題提供了新的線索。據《史記.刺客列傳》記載,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遣荊軻刺秦,在圖窮匕見時,荊軻左手抓住秦王袖子,右手持匕首一刺未中,秦王起身拔劍,但因劍身太長未能出鞘,兩人在殿中追逐躲避,殿下群臣都嚇呆了,此時有人高呼「王負劍!」隨後秦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擲出匕首未中,再遭秦王刺了8劍,最後被秦王左右侍衛所殺。
漢朝的荊軻刺秦王石刻圖。(圖/中研院歷史文物陳列館蘭文里攝影)
《史記》與後來的《戰國策》記載這段歷史內容大致相同,但後代解讀時卻在「王負劍」到底是何種狀況卻莫衷一是。近代戲劇或電影演出「荊軻刺秦王」時,在秦王「負劍」的方式有不同演出方式,有的演員是將劍背負於後背上,由後背往前拔出,也有把劍佩於腰際由後方側面拔出,兩種演繹方式都引起一些爭議。
荊軻刺秦王一擊未中,被秦王拔出長劍砍斷大腿,刺了8劍,最後被秦王左右侍衛所殺。
後來有研究者根據漢朝畫像認為當時劍是佩於腰際,因此推論「負劍」是將掛於腰際的劍鞘尖端往前,手伸往背後拔劍,如此才能有足夠的長度將劍身完全拔出劍鞘。但是秦的佩劍方式是否與漢代相同也有疑問,一直到發掘兵馬俑後才大致推論出秦兵軍官佩劍方式,這次第3次發掘比較特別的是有一座陶俑正好很完整地保持著佩長劍姿態,因此證實秦兵長劍配於左邊腰際,至此「負劍」的方式就有了更為充分的證據。而秦王以劍擊荊軻「即斷其股」,鋒利的秦劍也因而名噪歷史。
第3次發掘發現一座陶俑很完整地保持著佩長劍姿態,因此證實秦兵長劍配於左邊腰際,秦王「負劍」的方式就有了更充分的證據。
這次的發掘也發現秦軍行兵布陣的組織方式與規模,按現有陶俑的密度推算,1號坑陶俑、陶馬有6000多件,構成車兵、步兵大型方陣。若再結合2號坑、3號坑,涵蓋了步兵、騎兵、戰車以及指揮機構交相呼應,反應出秦兵排兵布陣規模龐大且組織嚴密,其軍事力量能橫掃6國可說其來有自。未來隨著秦陵考古工作愈為深入,將能為後世的人們提供更多2千多年前中華民族歷史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