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五十看心,六十看耳,七十看命」:你的身體,暗藏命數

01

在網絡上,有人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每個人的性格和樣貌,都各不相同呢?

人們有什麼性格,就會有什麼樣貌,因為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老天賦予我們天生的性格的同時,也賦予了我們相對應的相貌。

談到相貌,不少人都誤解了,認為相貌就是外表的意思。實際上,相貌不僅僅指外表,還指人之內心,以及整體的氣質和形象。

看別人一眼,我們就會產生第一印象。感受別人的氣質,我們就能摸清楚他們的性格。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我們就能知道這個人命數如何,是否值得交往。

所謂「相由心生,言隨心表」就是這個道理。我們身體的每一個部分,不僅會將我們真實的一面表現出來,還會影響我們的命數。

要知道,影響命數的,不僅僅是天意,還有我們所擁有的內在和外在的相貌。

02

既然談到相貌影響命數,那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年過五十的中年人,其關鍵的相貌,集中在哪一個方面呢?毫無疑問,便是「心」。

心,其實是內在的相貌。心如何,人之念頭就如何,人之一言一行也如何。越是在瑣事纏身的中年期,我們越是要保證「內心」的清明。

所謂「五十而知天命。」如何感受天命呢?用眼看,看不清楚。唯有用心,才能感受出來。正如王陽明所言,心即是真理,心即是宇宙。

你聽到別人說了你幾句,但你毫不在意,內心也毫無波瀾。你自己也很疑惑,年輕的時候,只要聽到別人罵自己,就會生氣。如今,為什麼就不生氣呢?

因為你的心境,早已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你看來,別人說什麼,那是別人的事兒,沒必要放在心上。與其糾結,不如活得簡單、淡然一點比較好。

或許,知天命的本身,就是要「煉心」。當你未曾看到這花的時候,那你的心就會無視這些花。當你看到這花的時候,或許它也就存在了。

說得直白一點,人到五十,養成良好的「心態」,後半生絕對有福。

03

既然五十歲要看「心」,那六十歲,要看什麼呢?就是人之耳朵。

有道是「六十而耳順。」到了六十歲,就該聽得進所有人的話了。不論這些話是好聽的話,還是難聽的話,我們不僅聽得進,還能立馬消化。

談到「耳順」這個問題,其實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非要到六十歲,才能聽得進別人所說的話呢?六十歲,就是一個甲子。

在一個甲子當中,我們會明白「枯榮興衰」的定數,基本把紅塵俗世當中的事兒,都經歷了一遍。人間的真相也看透了,那人自然就活得通透了。

外人說什麼,我們能聽得進去。親人說什麼,我們也能聽得進去。有道理,那就接受。沒有道理,那就讓這些愁緒隨風而去,不會對自己造成任何的影響。

就跟「水」一般,能夠接受萬事萬物,也不排斥任何的生物,不僅低調,而且樸素,那水就成為山谷當中的王者了。

人到六十,就該讓自己「上善若水」。耳朵聽得進別人的話,不會輕易排斥別人,心境愈發清明,那餘生,又會糟糕到哪裡去呢?

04

自古以來,人們都感慨,人生七十古來稀。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到了古稀之年的人們,能夠多活一天,就等於多賺一天。因為七十歲之後,拼的就是人之「命」了。

有些人的精力快耗盡了,油盡燈枯,這是他們的命數。有些人到了七十歲,就臥病在床,晚年悲慘,這也是他們的命數。越是晚年,命數越難改變。

孔子之所以強調「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因為知曉了命數的人們,早已可以順其自然地活著了,並不存在任何不自然的觀念和心理。

遇到瑣事,不再糾結;碰到仇人,能一笑泯恩仇;看到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也能接納。這當中的關鍵就是,我們認清楚了自己,也接納了自己。

正如古希臘哲學家所言,每個人的最終使命,就是找到並且接納真實的自我。

自己是什麼人,不牴觸。這輩子的命,到底是勞碌命,還是富貴命,不執著。佛說,要放下。但佛忘了說,沒有一定的年紀,根本就放不下。

人過七十,珍惜每一天生活的時光。因為七十歲後的每一分和每一秒,都是老天的恩賜。

05

寫到最後

人這一生,那是很有意思的。我們都在不斷地經歷,以及不斷地完善自己。外在也好,內在也罷,愈發變得成熟起來。

很喜歡這麼一句話:「我們每一次的改變,都給餘生的歲月,增添了光彩。」

不論到了多少歲,都要「和光同塵」地活下去,讓內心清明,讓性情淡然,順從天意,順從命數。如此而已。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舒山有鹿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408/1886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