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腸癌來臨,排便時會有「3多」,吃飯時會有「2短」,具體指什麼?

最近,我們經常在評論區看到「頭條看病癌症」這句話,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們的一些科普做得不好,並向公眾傳達了一些誤導性的信息。腸癌作為腸道中最常見的噁心腫瘤,我認為有必要與大家嚴格分享一些腸癌的臨床表現,以免再次陷入恐癌。

我們所說的結腸癌實際上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統稱為結直腸癌。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8年全國最新癌症報告》數據,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前5位,顯示了它對人們健康的巨大危害。

事實上,結直腸癌的症狀並不是「排便時會有「3多」,吃飯時會有「2短」,更不用說依靠這些症狀來預警結直腸癌了,因為結直腸癌的早期沒有特殊症狀,而且通常是轉移或晚期。

為了方便直觀地了解結直腸癌,我們先從下圖來看看結腸、直腸的解剖結構:

從圖中可以看出,結腸和直腸的解剖位置有很大的差異。因此,雖然結直腸癌都是腸癌,但其臨床表現不同,臨床症狀如下:

1、結腸癌的臨床表現

排便習慣和糞便性狀的變化:最早的症狀主要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加、腹瀉、便秘、糞便帶血、膿液或粘液。

腹痛:早期症狀之一,是不確切的持續性隱痛,或僅為腹部不適等。

腹部腫塊:多為無意中觸摸,常為腫瘤本身,也可為腸梗阻後近端積糞。

腸梗阻症狀:出現在中晚期,如腹脹、便秘、腹脹或陣發性絞痛。

全身症狀及晚期症狀:轉移、消瘦、貧血、乏力、低熱等。

由於腫瘤的病理類型和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也會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左結腸主要表現為梗阻、便秘、腹瀉、便血,右結腸主要表現為全身症狀、貧血、腹部腫塊。

二、直腸癌的臨床表現

直腸刺激症狀:排便頻繁,排便習慣改變,如急後重感,排便不盡感。

下周腸腔症狀:先是大便變細,再是梗阻引起腹痛、腹脹。

腫瘤潰瘍感染症狀:大便表面帶血及粘液,甚至膿血便。

全身症狀及晚期症狀:轉移、消瘦、貧血、乏力、低熱等。

症狀的頻率依次為便血80%~90%、便頻60%~70%、便細40%、黏液便35%、肛門痛20%、里急後重20%、便秘10%。

從結直腸癌的臨床症狀可以看出,它們都有排便習慣的改變、大便帶血、腸梗阻、全身症狀和晚期症狀,沒有「3多」。結直腸癌的診斷不依賴於單一的臨床症狀,而是結合結腸鏡檢查和病理檢查進行診斷,不能懷疑自己是結直腸癌,因為類似的臨床症狀。

另一方面,由於結直腸癌是一種下消化道癌,結直腸癌患者在進食時沒有太多的特徵表現,也沒有「2短」。說結直腸癌患者可能吃得少是胡說八道,許多癌症患者都有這種表現。

結直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臨床症狀往往是晚期,不能依靠臨床表現來預防結直腸癌,但當排便習慣和排便性狀變化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時檢查,以免延誤治療時間。

需要強調的是,結腸鏡檢查是發現早期結直腸癌最有效的手段,強烈建議中老年人和有家族史的人定期進行結腸鏡檢查。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奈奈米小喵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417/189062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