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3日,北京王府井購物中心區域異常蕭條。新的經濟蕭條之際,12月15日,中共經濟工作會議忽然變調。
4月18日,中共國家統計局公布了第一季度GDP增長4.5%,此前,財新和分析公司ING的預測是3.8%,多家國際機構預測是3.8%-4%。中共稱「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市場預期明顯改善,經濟運行開局良好」,整體表現好於預期。
就中共各相關權威部門發布的數據,假定數據全部真實,數據突顯宏觀經濟出現結構性失調與紊亂。
一、2023年3月外需反彈,新出口訂單卻持續走低
4月13日,海關總署公布3月出口數據。3月中國對外出口金額3155.90億美元,同比增長14.8%。一季度出口數據實現正向增長0.5%,其中1-2月出口累計同比為負值-6.8%。
中共稱3月出口數據反彈,帶動一季度出口數據好於預期。其實,這是表面現象,有兩個因素導致這種增長難以為繼。一是中共貿易出口對象開始轉場,對俄羅斯、東協、非洲出口的大幅增加,對美國和歐盟以及日本的出口卻在顯著下降。長遠意義上,俄羅斯、東協、非洲的經濟體量、潛在增長率都不及美國和歐盟。因中共與西方世界交惡,其外需市場發生結構性變化,這將使中共外貿增加不確定因素。
另一個因素,3月外需勁爆和大量長三角、珠三角、天津港外貿企業拿不到訂單的實際情況相矛盾,1—3月份,中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0%,製造業增速緩慢,國家統計局發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3月新出口訂單比2月下降了2%,原材料庫存指數比2月下降1.6%,為48.3%,表明企業外需3月呈下降趨勢,同時外需預期轉弱,導致企業採購原材料指數下降。在手訂單數也低於49%,且比2月下滑,表明3月當期生產在下行。財新PMI3月新出口訂單低於50%的榮枯線。那3月外需是如何反彈的呢?最大可能性就是企業在加大去庫存。
二、內需假性復甦與居民存款增加
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855億元,同比增長10.6%。1—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4922億元,同比增長5.8%。但央行數據稱,一季度居民存款增加9.9萬億元,在新增存款中占比64%。這對數據不自洽的原因何在?
內需復甦了嗎?看細項,拉動內需最大比值的是餐飲收入,限額以上單位一季度同比增18.3%。其次是中西藥一季度同比增16.5%,第三是金銀珠寶同比增13.6%。可看出人們的消費偏好是報復性吃喝,治病,少數高端人士可能是購買奢侈品保值。
而最能拉動經濟增長的耐用消費品卻依然處於疲軟狀態,汽車一季度同比下降2.3%,手機通訊器材一季度同比下降5.1%,建築及裝潢材料同比下降2.4%。人們花小錢吃喝,大錢存銀行了,內需復甦八字不見一瞥,這在CPI、PPI低迷上也能反映出來。
三、貨幣總量持續擴張與物價回落
3月M2增速達到12.7%,央行降准、MLF公開市場操作加上貿易順差結匯,3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達281.46萬億元。2022年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266.4萬億元,一季度淨投放M215.06萬億元,而2022年全年M2增量為28.11萬億元,2023年一季度貨幣供應增量就占2022年全年增量的53.58%。
一季度,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3%,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1.6%,3月份 CPI同比僅上漲0.7%,比2月份低0.3%,為2021年9月以來同比漲幅最低。通脹率持續下跌,反映內需不振,同時企業裁員、勞動力價格嚴重下滑形成壓抑物價場景。
貨幣供應量猛增,物價卻持續低迷,向市場發出通縮信號。中共御用經濟學家解釋說是擴張性政策存在一定的時滯,特別是擴內需政策還有較為強烈的時滯,導致供給復甦快於需求復甦。問題是持續的產能過剩會加速供給收縮,數據表明,中共工業產能利用率今年3月僅為74.3%,為2020年2季度以來持續最低,僅高於2020年1季度的67.3%。
四、服務業上升,製造業缺乏動能
分產業看,一季度中共第一產業增速3.7%,第二產業增速3.3%,服務業增速5.4%。分產業對GDP貢獻率第一產業為3.4%,第二產業為27.1%,第三產業為69.5%,其中,第二產業工業製造業對DGP貢獻率環比下降20.6%,第三產業服務業對DGP貢獻率環比上升28.3%。
一季度,三大需求對DGP貢獻率,最終消費支出貢獻率66.6%,環比提高33.8%,資本形成總額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貢獻率34.7%,環比下降25.4%,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貢獻率-1.3%,環比下降18.4%。
上面的數據看起來好像是中共刺激消費的政策發力了,消費政策相比於投資政策顯效更快,服務類復甦快於第二產業工業製造業復甦,但這種復甦的不平衡本身就是一種不確定性因素,且具有較強的短期特徵,因為上文說過,耐用品的消費支出仍是低迷,如果居民的收入得不到改善,這種不平衡不會得到優化,而且很容易偏向需求收縮轉化。
疫情封鎖乍一結束,人們聚餐會友發發牢騷,這是社會人際流動性的修復導致的某些指標的需求復甦,但不是被疫情搞壞了的居民部門資產負債表的修復,所以內需復甦路還遠著呢。
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1%,但民間投資僅增0.6%
中共統計局公布,1—3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7,282億元,同比增長5.1%。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58,532億元,同比增長0.6%。3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環比下降0.25%。
其中,國有控股投資增長10%,民間投資僅增0.6%,表明民間投資對中共政策還是持觀望和審慎態度,民間也確實沒錢了。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速為負值-3.4%,看來還是港澳台商了解中共,跑得快。
結合央行金融數據來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0%,比上年末高0.4個百分點。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10.6萬億元,同比多增2.27萬億元。3月末,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41.2%,比各項貸款的增速高29.4個百分點;基礎設施領域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5.2%,比各項貸款的增速高3.4個百分點。
國有投資增快和信貸擴張,效果上卻差強人意:投資對一季度GDP貢獻率非常有限;貨幣放水和通脹率形成背離;推高了宏觀槓桿率,一季度宏觀槓桿率是289.6%,比上年末高8個百分點,經濟增長落後於債務增長。
六、房地產市場持續不景氣
1—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5974億元,同比下降5.8%;其中,住宅投資19767億元,下降4.1%。從下降幅度來看,似乎比2022年的下降10%有所收窄。
但分項來看,就會看出真實情況:1—3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76457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2%。其中,住宅施工面積538214萬平方米,下降5.4%。房屋新開工面積24121萬平方米,下降19.2%。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17719萬平方米,下降17.8%。房屋竣工面積19422萬平方米,增長14.7%。其中,住宅竣工面積14396萬平方米,增長16.8%。
新開工面積陡降,而房屋竣工面積速增,表明房地產也不是在爬坡回升,而是中共維穩性質的保交樓政策在起作用。
中共統計局公布的房地產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增速在提升,感覺房地產一季度復甦較快,但分地區看,就能看出貓膩了,商品房銷售面積東北地區絕對值僅856萬平方米,但增速卻是22.6%,商品房銷售額東北地區絕對值僅650億元,但增速卻是18.4%,而中部、東部和西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增速都很緩慢,所以整體上,房地產沒有走出低迷狀態。一季度,住戶貸款新增僅1.71萬億元,只占全部貸款增量的15.2%。表明居民的購房意願仍不高。
七、青年失業率持續高企,一季度財政虧空,赤字率高達5.55%
中共鼓吹一季度經濟增速好於預期,一些經濟結構性失衡隱藏在數據中,但失業率尤其是青年失業率可是中共臉上遮不住的一塊大疤痕。1、2、3月,全國16-24歲人口城鎮調查失業率在持續遞增,分別為17.3%、18.1%、19.6%,隨著畢業季的到來,1158萬大學畢業生湧入就業市場,這個青年調查失業率數據還會攀升。經濟增速了,為什麼勞動力最旺盛、受教育程度最高的龐大群體卻是失業率最高?
再看看財政部一季度財政收支數據。
一季度,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603億元,同比下降4.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34,738億元,同比增長5%;全國稅收收入51,707億元,同比下降1.4%;非稅收入10,634億元,同比增長10.9%。非稅收入主要包含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捐贈收入等,基本反映不出經濟景氣狀況。
分項中,國內消費稅4,645億元,同比下降22.2%;個人所得稅4,440億元,同比下降4.4%;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4,579億元,同比下降14.4%;關稅620億元,同比下降19.9%;城市維護建設稅1,493億元,同比下降6.3%;車輛購置稅633億元,同比下降23.3%;印花稅1,060億元,同比下降32.5%。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504億元,同比下降52.8%;資源稅905億元,同比下降12.3%;土地增值稅1,801億元,同比下降18.7%;環境保護稅53億元,同比下降8.5%等等。
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7,915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7,240億元,同比增長6.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0,675億元,同比增長6.9%。分項中,債務付息支出2,309億元,同比增長15.9%。
一季度,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0,825億元,同比下降21.8%。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905億元,同比增長6.1%;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本級收入9,920億元,同比下降23.6%,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8,728億元,同比下降27%。一季度,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21,066億元。
財政收入數字與一季度製造業疲軟、房地產不振,汽車銷售萎靡等經濟場景基本呼應。
根據上面數據,一季度中共全國財政赤字為: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7,915億元+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21,066億元-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2,341億元-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0,825億元=15,815億元。
一季度財政赤字率為:一季度赤字15,815億元/一季度GDP284,997億元=5.55%。中共設定的2023年全年財政赤字率為3%,一季度就破功了,往後這日子還咋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