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最新 重奪烏東主動權!渡河成功 烏軍登陸赫爾松左岸

烏軍在赫爾松地區,成功渡過第聶伯河左岸。全副美械武器裝備的烏軍乘坐快艇,在第聶伯河左岸奧列什基以北7公里地區成功登陸,建立起了一個穩固的灘頭陣地。

在登陸全程中,烏軍沒有遭到俄軍的攻擊。這主要是,俄軍基本上放棄了對第聶伯河三角洲地區的防禦。第聶伯河下游三角洲區域的島礁幾乎全部被烏軍控制,成為烏軍登陸左岸的跳板。俄軍將主要防禦力量縮至新卡霍夫卡等城市區域。

隊長很早就說過,俄軍是進攻戰,在烏克蘭境內缺少群眾基礎,只能依託於公路,鐵路等交通樞紐進攻或者防守。俄烏開戰後,烏東有280多萬人轉移到了俄羅斯境內,被分配到了西伯利亞等邊疆區。這280多萬人是俄羅斯的鐵桿支持者,可這批人遷移到俄羅斯境內後,俄軍在烏東就沒有什麼支持者了。頓巴斯民兵部隊的絕大部分家屬也都遷入了俄羅斯。這讓俄軍幾乎沒有本地支持,必須依託輕軌鐵路公路交通,從俄羅斯境內維持後勤補給,武器彈藥都靠俄羅斯境內輸送。俄軍一旦離開鐵路公路交通,仗就沒法打了。

烏軍則正好相反。支持烏軍的主要是烏東的農民,因為烏克蘭改革時,把國有土地私有化,無償分配給了700萬農民。農民對土地依賴度極高,土地在哪裡,就生活在哪裡,是最不願意遷移到俄羅斯去的。更何況,他們擁有的是全球四大黑土地之一。俄羅斯土地遼闊,但人均耕地卻沒有烏克蘭多,土地也沒有烏克蘭肥沃。烏克蘭人均耕地面積位居世界第一。

這700萬農民就構成了烏軍最堅固的基本盤。

在俄烏戰場上,經常可以看到烏克蘭農民開拖拉機,撿裝備,送給烏軍,還幫烏軍抓捕落單的俄軍戰俘。烏軍的進攻和防守主要集中於郊區和農村。在巴赫姆特戰役中,烏軍丟掉了3條高速公路和一條鐵路控制權,但鄉村小路成為了烏軍的核心補給線。這主要就是,烏東農民高度支持烏軍。許多烏東農民看到烏軍時,不會妨礙烏軍行動,還送吃的,送穿的。

基輔保衛戰和哈爾科夫閃電戰中,烏克蘭農民都對烏軍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尤其是情報支持。這些農民看到俄軍時,會主動用手機向烏軍發送照片或者位置信息,上傳到網絡,引導烏軍阻擊攔截。

烏軍在登陸赫爾松左岸時,選擇的是在南部登陸。這裡靠近尼古拉耶夫州,是尼古拉耶夫和赫爾松的交界處,也是烏軍的後勤保障大本營。烏軍在這裡不僅部署了防空飛彈系統,還部署了海馬斯火箭炮。俄軍作為防守方,只要進入炮擊範圍,就很容易遭到烏軍的炮火攻擊,而俄軍卻無法確定,烏軍何時登陸。

這就讓俄軍沒有辦法在赫爾松南部大規模駐紮軍隊,只能保留少數偵察兵。俄軍的大部隊還是得沿著公路部署。在這個方向,有兩條高速公路直接連通克里米亞,俄軍是不敢怠慢的。因此,俄軍選擇的是,把大部隊部署在公路沿線的大型城市,構建防禦壁壘。

烏軍其實早就可以登陸赫爾松左岸了,只是在北約武器裝備沒到位的情況下,烏軍無法反攻,登陸也不能建設灘頭陣地。而今,烏軍在赫爾松左岸建立灘頭陣地,意義就很不一樣了。它在給俄軍一個暗示:「烏軍很可能從赫爾松南部地區反攻。」

但渡河作戰,不是把士兵送過去就夠了。最關鍵的是,得把重型武器裝備送過去,得搭建浮橋。這才是最難的一步。當前,烏軍主要依靠快艇投送了輕步兵。這些輕步兵活動範圍很有限,不敢脫離烏軍的炮火掩護範圍,也沒有辦法對俄軍發起攻城戰。

烏軍要在赫爾松左岸發起大規模進攻,必須搭建浮橋,把坦克裝甲車快速運過去。可俄軍等的就是這一步,俄軍炮火是完全可以覆蓋第聶伯河的。正所謂:「擊敵於半渡。」

豹-2、挑戰者-2,、T-72等都是重型坦克,靠船運跨越1000米的第聶伯河,速度太慢,很容易被俄軍火炮摧毀。

從目前來看,烏軍還不足以發動大規模渡河作戰。隊長預計,烏軍會在赫爾松左岸建立穩固陣地的情況下,持續向左岸運輸步兵,彈藥,無人機等,對俄軍實施襲擾式作戰,攻擊俄軍的後勤運輸車隊,彈藥庫,燃油庫,指揮所等目標,打游擊戰,令俄軍煩不勝煩。

烏軍很可能在南北兩面實施進攻,真攻和佯攻相互轉換。

烏東戰場上的主動權,重回烏軍手裡。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隊長手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428/1895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