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中共外交部元老何方回憶:君出翻雲覆雨手,臣為和平共處發愁!

作者:
在我看來,張聞天是個具有世界眼光的人,對國際問題不但熟悉,而且有許多獨到見解和高明看法。我們當時寫的關於朝鮮停戰和談問題的調研報告,為駐蘇使館研究室來了個開門紅。因為張聞天本來就不同意金日成的南下統一,也不同意我們後來的抗美援朝。在他和中央多數人的意見遭否決後,他就一直密切注視著朝鮮問題的發展,希望戰爭早日停下來,使我們能夠集中力量搞建設。

何方(1922年10月18日—2017年10月3日)

1950年,我跟隨張聞天調到外交部。從此,與外交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前30年的工作單位是外交部,後30年在社科院和國務院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因此可以說,我經歷了中國外交政策轉變的全過程。

毛澤東為何讓張聞天搞外交

本來,我跟張聞天奉調到外交部是要組建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準備去聯合國工作的。當時,蘇聯為了支持新中國取代國民黨在聯合國的席位,向當時正在蘇聯訪問的毛澤東提出,建議中方立即成立一個代表團,同時蘇聯也在聯合國採取抵制行動,表示不開除國民黨代表,蘇聯就不出席安理會會議。得到這個消息後,劉少奇周恩來等人商定,派章漢夫為團長出席聯合國會議。結果這個意見被毛澤東否決了,毛澤東提出改派張聞天為團長。於是,在沒有通知張聞天,更沒有徵求他意見的情況下,就先對外公布了。張聞天是從廣播和報紙上才知道有這麼回事,趕快向劉少奇建議改派別人。當然,這只能是白提,於是他就"挈婦將雛"、帶著我來北京上任了。張聞天不願去聯合國是因為他喜歡做地方工作,我還記得他在回北京的列車上對我說的一句話:"準備從頭來,鑽研國際問題和外交。"

由於成立聯合國代表團是史達林和毛澤東的決定,所以調人和經費都很容易解決。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就組成了一個中國外交史上空前絕後的高規格代表團。但是沒過多久,朝鮮戰爭爆發了。美國利用蘇聯缺席不能行使否決權的機會,操縱安理會通過了決議,組成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反對北韓對南韓的"侵略"。為了避免再上當,蘇聯又重新回到仍然由國民黨政府代表占著中國席位的安理會。

對於我們代表團來說,韓戰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聯合國去不成了。從戰爭一開始,張聞天就看到了這一點,因此很快放鬆了原來立足於迅速出國的準備工作,轉為大抓練兵,組織大家學習外交業務和研究國際問題,為外交部培訓幹部。

既然短期內去聯合國已經不可能,代表團窩著這麼一堆幹部,也確實挺浪費的。不知是周恩來還是張聞天的意見,1951年3月經中央批准,解散代表團,所有幹部另行分配。當時,周恩來找到張聞天,提出中央有兩個工作由他挑選:一個是去國際活動指導委員會工作,另一個是接替因病辭職的王稼祥去蘇聯當大使。這表明,毛主席已決定張聞天只能從事授權有限的外交工作,而不能做他嚮往的國內經濟建設和地方工作了。張聞天認為,既然要做外交工作,最好還是到外交第一線去,所以就選擇了去蘇聯。我想,他大概知道毛澤東和劉少奇對他有些厭煩,特別是不喜歡他經常提不同意見。選擇去蘇聯,也許是為了離他們遠點兒。

張聞天出使蘇聯批判個人崇拜

1951年4月,我同他們夫婦二人同乘一架飛機去了莫斯科。張聞天當大使以後,把研究工作擺到了使館工作的首要位置。他安排我做了中國駐外使館的第一個研究室主任,一干就是4年多。

在我看來,張聞天是個具有世界眼光的人,對國際問題不但熟悉,而且有許多獨到見解和高明看法。我們當時寫的關於朝鮮停戰和談問題的調研報告,為駐蘇使館研究室來了個開門紅。因為張聞天本來就不同意金日成的南下統一,也不同意我們後來的抗美援朝。在他和中央多數人的意見遭否決後,他就一直密切注視著朝鮮問題的發展,希望戰爭早日停下來,使我們能夠集中力量搞建設。

當時,我們的調研報告在國內引起最大轟動的,是對蘇聯反對個人崇拜的研究。按照俄文的原意,"КУЛТЛИЧНОСТЪ"譯成"個人迷信"更合適些,可我們一開始就譯成了個人崇拜,後來在國內引起了一些混亂。如毛澤東說,個人崇拜有正確、錯誤之分。胡喬木說,個人崇拜是馬克思的原話,含義與個人迷信不同。這都與當年的翻譯不夠準確有關係。如果一開始就翻譯成個人迷信,也就不會出現這些爭論了。蘇聯自從史達林死後,報刊就開始批判個人崇拜,並且逐步升級,後來還點到了史達林的名。

使館研究室在張聞天的指導下,一直跟蹤形勢發展,不斷寫調研報告報回國內,有些還由張聞天直送中央辦公廳和中宣部。1954年,先後送回了14份反映批判個人崇拜的材料。這些報告在國內引起巨大反響,毛澤東還將其中3份批給中央委員和許多高幹閱讀。

要不要當頭——毛周之間的分歧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在外交上採取"一邊倒"的政策,對資本主義世界閉關自守,因此,在國際上是比較孤立的。

韓戰不但大大提高了我們在世界革命中的威望,而且也成為國際上公認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1954年日內瓦會議,被後人描述為新中國第一次走上國際舞台。當時,我們組織了一個180多人的大代表團,人數遠超美、英、法,被外國記者稱作"人海戰術"。其實,按工作量來說,一半人都用不了。除了國內的大隊人馬外,還從就近的使館抽調了一批人。我和李匯川、施谷、周硯等就是從駐蘇使館調去的。按周總理當時的說法,多去些人是為了練兵。

在日內瓦會議休會期間,我寫了《評英國的所謂亞洲洛迦諾計劃》,認為亞洲洛迦諾計劃是想在亞洲維持現狀。具體說來,就是在越南劃界而治,讓柬埔寨和寮國保持中立,共產主義國家不得越過現有疆界向外擴張,美國等西方國家也放棄過去那種把共產主義"推回去"的戰略。這表明西方國家要求兩大陣營互不越界、和平共處,只搞經濟競賽。我的這一分析,正合乎多數中央領導特別是周恩來會前的設想和希望。所以當張聞天把這個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人物》2011年第7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502/1896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