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學會這四種處事方式,讓你越過越順!

看過這樣一句話:「方法比知識重要,知識不是智慧,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智慧。」

一個人遇到問題時如何處理,最能反映出這個人的學識以及素養。

方法對了,事半功倍;方法不對,效果減半。

真正的聰明人,遇事往往有這四種解決方式。

守住脾氣

怒所不當怒,是怒鬼迷。——王陽明

王陽明說不該發怒的時候發怒,就是鬼迷了心竅。

論語裡孔子喜歡顏回,誇讚他說「不遷怒,不貳過」。

我們對待親近的人很容易遷怒。

工作學習中的不痛快,憋在心裡,然後找個藉口,發泄到朋友、家人身上。

對親近的人發脾氣是本能,控制自己的本能則是一種修養。

脾氣越大,福氣越淺。這話一點都不假。

因為,一旦脾氣上來,可能就什麼都不管不顧了,說話做事失了理智、沒了分寸。

氣頭上說的話做的事,就像是拿一把尖刀在對方心上戳,怎麼痛怎麼說,怎麼解氣怎麼做。

雖逞了一時之快,但感情的裂痕也因此產生了。說不定,還會讓事態擴大,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不知你有沒有留意到,我們生活里所發的脾氣,大多數都是和家人,尤其是戀人、愛人和孩子。

對外人,謙謙君子,溫潤如玉,說話做事權衡考慮再三,生怕有什麼疏忽閃失;而對家人,即使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挑剔、指責、一言不合就對懟、生氣。

為什麼我們總是把壞脾氣留給最親最愛的人呢?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和恨,也沒有不明來由的發怒和生氣。

愛之深,才會恨之切、責之深、痛之切。因為愛,所以有希望有寄託有期許。

一旦結果不如預期,期許寄託成空,就產生了失望、怨恨和委屈的情緒,脾氣也隨之而來。

心理學家認為,人之所以生氣發怒,是因為失控或沒有得到滿足。

只有正視這種落差,才能坦然以對。

那麼,如何管住脾氣,做脾氣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隸呢?

首先找到讓自己生氣動怒的根源,問問自己這事到底值不值得生氣、生氣會帶來什麼後果?

再想想有沒有比生氣更好的處理、解決辦法,如果換一種方式,效果是不是會更好。

學會拐彎

易經》有云:曲成萬物而不遺。意思是天地萬物變化生成,都是迂迴曲折、無往不復的。

正如人生旅途的兩大制勝法寶,一個是前進,一個是轉彎。

前進需要空前絕後的勇氣,而轉彎則需要清澈澄明的智慧。

人生處世如行路,常有山水阻身前。

路走不通時,繞行即可,大腦想不通時,換個思維試試。

課堂上,老師提問:「如果你要燒壺開水,生火生到一半時發現柴不夠,你應該怎麼辦?」

底下都在竊竊私語,有的學生說趕緊去找更多的柴火啊,有的說去找周邊的農戶借點柴火,還有的說花錢去買......

一時間,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見,過了好久,老師說到:「為什麼不可以把壺裡的水倒掉一些呢?」。

同學們都緘默不語。

可見,大家都在固定的思維里奔走相告,要知道,捨棄可比取得容易多了,換個思路,一樣可以喝到水,並且以更快的方式。

其實生活也是如此,當你發現走這條路不能儘快到達時,你就換條小道試試!

世事洞明皆學問,生活中很多時候需要有轉彎的思維。不墨守成規,不故步自封,會活的人,才會在守成中快人一步。

梁啓超說過:「變則通,通則久。」

其實取得成功的方法有很多,並非要固守一條原則。

只有懂得變通,知曉轉彎的人,才能找到出路,脫穎而出,取得比別人更快的成功方法。

換位思考

《論語》有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自己不願承受的事,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生而為人,最可怕的就是,永遠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別人。

人,無盡善盡美;事,無一帆風順。

相處,要懂得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看,你就能發現自己的不足。

交往,要學會將心比心,試著理解別人的辛苦,你就會體會生活的不易。

人與人之間,永遠是相互的。

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一個人身處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是不一樣的風景。

古時候,有個老婆婆每天都在哭,晴天哭、雨天也哭,大家都叫她「哭婆」

一天,鄰居問她:「您為什麼每天哭得這麼傷心?」

老婆婆說:「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傘、小女兒賣草鞋;

晴天,大女兒的傘賣不出;雨天;小女兒的草鞋賣不出,沒有生意怎麼賺錢生活啊。」

鄰居說:「您為什麼不這麼想呢,晴天,你小女兒的鞋店前門庭若市。雨天上街的行人又都往你大女兒的傘鋪里跑,這樣不是就不苦了嗎?」

老婆婆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便聽從了他的勸告。

從此,天天笑的合不攏嘴,哭婆變成了笑婆。

人活在世上,不可能事事盡如人意。

心大事就小,心小事就大。換位思考,往往能解決人生80%的煩惱。

人與人走近,需要換位思考;心與心貼近,也需要換位思考;情與情濃厚,更需要換位思考。

懂得釋然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這是一句、充滿詩意和哲理的話,大家都聽過。

這句話出於莊子的《知北游》。

他說,人生就像是我們站在一條縫隙裡面,然後透過這個縫隙,看到一匹白色的駿馬在縫隙前一晃而過,還沒來得及看清楚駿馬的模樣、還沒來得及感受它的存在,就已經消失。

有的人在聽到這句話之後,會很後悔:唉,時間過得太快了,一輩子就這麼過去了;而有的人聽完之後會很平靜:一輩子很長,但也不過是忽然而已,非常的淡然。

為什麼不同的人,對這句話有不同的感觸呢?這裡就要提到莊子關於人生三重境界的觀點,人生的第一重境界,是「什麼都不知道」,第二重境界,是「知道」,第三重境界,是「知足」。

一個人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什麼都不知道,所以從咿呀學語開始,人天生就有求知的欲望,上幼兒園上小學上中學、一直到大學,我們可以說都是處於一個不知道的境界。

我們很想知道這個世界是怎麼樣,所以會努力的學習,哪怕就是這個人不上學不讀書,他也一定是用另外的方式在不斷的學習,我們說社會也是一所大學,人生的歷練也是學習和成長的一種方式。

等到成家立業之後,學習的欲望就慢慢減少,要忙工作、要忙事業、忙家庭,而且有很多人還會覺得,我學得已經差不多了、基本上什麼都知道了,用不著再學習,那這個時候,他就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是「知道」。

到了第二層境界,人就會覺得自己對這個世界知道得已經很足夠,已經沒有什麼問題可以難倒自己,感覺非常得意和驕傲。

但是這種狀態,並不會維持太久,因為我們很快就會碰到各種各樣的難題、陷入到各種各樣的人生困境當中,經過一番磨練以後,我們才會重新發現:哦,原來我不知道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

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人越來越知道一件事情,什麼事呢?原來這個世界上我不知道的東西太多了!這就進入到了「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這樣一個境界,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四五十歲以後的人,要比二三十歲的人謙虛,因為他們開始明白,自己不知道的東西還有太多。

但是,這個世界哪裡有那麼多的時間可以給我們去慢慢學習呢?

所以很多人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想起莊子所說的「人生如若白駒之過隙」,都會感到後悔和遺憾,因為大多數的人,終其一生,都只活在人生的第二層境界。

如果他活到了人生的第三層境界,就會非常釋然和平靜,第三層境界,就是「知足」,他明白自己這一輩子,知道了很多東西,也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知道的東西;

他也明白人生就如白駒過隙一般只不過是忽然而已,所以他擁抱現實,對自己所有的經歷都坦然接受,他非常知足,感覺不到任何遺憾!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釋然。

人生道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要有很多種。

而解決問題最高明的方法,無非是能力和心態。

人生漫漫,願你我遇到問題,都能不被脾氣左右、學會將心比心、處事靈活變通,內心懂得釋然。

所有美好,終將如期而至。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知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508/1899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