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一帶一路要垮了!中共與低收入國家各不相讓;中國這行要垮,需求「斷崖式」下跌

一帶一路要垮了!中共與低收入國家各不相讓;中國這行要垮,需求「斷崖式」下跌;信號!外企在中國外貿比重劇降;1億中國人或面臨重就業;外資逐步撤離中國?如台積電受損全球年損一萬億美元

日前世界銀行行長表示,低收入國家與中共的債務重組仍處於僵局中,這些國家大多參與了中共的「一帶一路」因而欠下巨款。

鋼鐵行業之後,中國水泥需求也呈「斷崖式」下跌,多地發減產通知。

中國將面臨最大規模的就業變遷,預計將有1200萬至1.02億人需要重新就業。

信號!中共藉由所謂的「間諜活動」,鎖定外國商界進行打擊,外企在中國外貿的比重急劇下降。

一帶一路要垮了!中共與低收入國家各不相讓

根據《大紀元時報》周二(9日)報導,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8日表示,低收入國家與中國的債務重組,一直缺乏進展,他對這樣的事實感到沮喪。

許多低收入國家,在加入中共的一代一路後,背負龐大貸款,例如尚比亞、衣索比亞等等。為此世界銀行上個月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春季會議期間,召開了全球主權債務圓桌會議。該論壇聚集了貸款方與借款國,試圖解決債務重組過程中的一些難題,例如隨著通脹飆升和美元走強,一些開發中國家,已無力償還債務。

馬爾帕斯認為,作為低收入國最大貸款國的中共,仍沒有意願承擔貸款損失,且有關淨現值(NPV)的技術問題,還需與各國討論,比如重新安排債務的長期支付等。

七十多個低收入國家,總共承擔了3,260億美元的債務(約10兆106億台幣),其中一半以上的國家已陷入或瀕臨債務困境,包括尚比亞、衣索比亞和加納等。

對此馬爾帕斯警告,各國政府正面臨增長緩慢的危機,若中共遲遲不重組債務,將給各國的政治體制帶來壓力。他補充說,世界銀行預計,今年全球增長率將低於2%。

少國家難以償還用於「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的貸款。

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指出,低收入國家與中共的債務重組,一直缺乏進展,他對這樣的事實感到沮喪。

華郵:北京不再含糊表態突檢外企更妄為

中共當局突擊搜查國際諮詢公司凱盛融英(Capvision)的辦公室,理由為調查國家安全風險,此舉加劇人們對中國鎖定外國商界捲入間諜活動打擊的擔憂。

華盛頓郵報指出,此前對於外國企業按照中國法律行事的必要性,中國官員只發表了含糊而簡短的聲明。但周一晚些時候關於凱盛的公告,直接將調查與反間諜活動和國家安全活動聯繫起來,這些調查活動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得到加強和擴大。

在媒體對凱盛調查的15分鐘專題報導中,中央電視台指責該公司提供機密信息,並在向國際客戶共享敏感信息之前未經過必要的合規程序而提供回扣。

據官方媒體報導,中國間諜機構和市場監管機構最近對凱盛的行為展開聯合調查,同時在上海北京蘇州深圳進行了突擊搜查。凱盛總部位於紐約和上海,從事市場情報研究並將客戶與專家聯繫起來。

今年3月,警方前往進行企業盡職調查的美國公司Mintz Group的北京辦事處逮捕了5名員工。4月,Bain& Company公司表示,中共當局已來到其上海辦事處調查。

中國水泥需求「斷崖式」下跌,多地發減產通知

近日,多地水泥產業協會紛紛表示,落實錯峰生產,而且水泥錯峰生產將常態化。例如,四川省水泥協會發布《四川省水泥行業常態化錯峰生產管理辦法》提出,全省89家全能線水泥企業109條水泥熟料生產線全部實行錯峰生產。

此前,河北省建築材料工業協會發布通知要求,2023年4月25日0點至5月4日24點,錯峰停窯10天。

數字水泥網高級分析師王曉亮對《中國證券報》表示,一季度錯峰生產結束之後,很多省份因需求不濟,隨即開啟了二季度錯峰生產,如江蘇、浙江等地,時長為15~60天不等。

據王曉亮介紹,目前為水泥行業傳統需求旺季,由於下游需求呈現弱復甦,市場整體處於供大於求狀態,庫存持續高位運行。因2022年房地產行業對水泥需求驟降,即便是在傳統旺季,也需要增加錯峰生產。

此外,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A股市場水泥板塊(按東財行業分類)17家上市公司中,僅有5家一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占比不到三成。

中國最大水泥生產商海螺水泥,2023年一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25.51億元,同比下降48.2%。報告期內,主要由於銷售價格同比下降,導致利潤同比減少。

據中共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2年水泥產量降至2012年以來最低值。年同比下降幅度更為196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從大眾寶馬到德勤貝恩,BBC:外資是否會逐步撤離中國?

BBC調查報導〈從大眾寶馬到德勤貝恩,外資是否會逐步撤離中國?〉發現,雖然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經過多年錘鍊,豐富的產業鏈和完善的基礎設施,都讓其他國家難以替代。然而,地緣政治風險、新冠疫情這樣的不可抗力,以及中國政府對外資的態度,都促使外資不得不考慮如何規避這些風險,哪怕要承擔更多成本。

報導稱,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令人應喜參半。喜的地方在於,中國經歷了去年底突然全面放開疫情管控,然後重開國門,2月份的春節開始報復性的消費,再到「五一」長假的2.7億人次出遊,中國市場需求強勁。

阿波羅網評論員楊旭表示,雖然表明上火爆,但五一期間遊客的人均消費額,卻低於疫情前的2019年,最火爆的淄博燒烤說白了就是地攤經濟活了,也說明百姓的消費降級了。

憂的地方在於,中國對待外資的態度似乎表里不一。在官方層面,從博鰲論壇到全國「兩會」,官方都不忘大力宣揚降低門檻,吸引外資。但實際上,德勤、美光、貝恩、明茨,以及日本的安斯泰來製藥等知名外企今年以來密集受到中國政府打壓,美國商會也報告稱,在華美企日益擔心地緣政治爭端對在華業務的負面影響。

報導稱,僅從數據層面,國際資本在中國投資的狀況,似乎有矛盾之處。中國商務部的數據,描繪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2022年中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FDI)金額達到1891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速8%,僅次於2012年,高於有統計以來的其他年份。

同樣是官方數據,來自中國外匯管理局則描繪另一番景象:2022年中國外商直接投資為1903億美元,顯著低於2021年的3340億美元以及2020年的2531億美元。按此數據,去年外商對華直接投資,降幅達到43%。

研究機構榮鼎諮詢(Rhodium)近日發布的報告稱,作為中國重要貿易夥伴的歐盟在華投資已連降三年,從2018年的104.2億美元,降至2021年的63億美元。

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近期發布的《2023年在美中資企業年度商業調查報告》顯示,49%的會員企業認為,相較前一年,他們在中國更「不受歡迎」,該比例在消費行業更高達56%。

安邦智庫創始人陳功表示,「中國一方面重新大力提倡吸引外資,另一方面,無論是在法律、法制還是實際執行方面,均出現了對外資的打壓,出現這種矛盾情形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的『政治需要』和『經濟需要』彼此存在著矛盾。」

「中國的經濟復甦在某種程度上是數據意義上的復甦。」陳功認為,外資和外企正在離開中國,但中國央行大量釋出的資本,代替他們的存在,在今天中國GDP總量超過120兆人民幣的時候,外商投資的規模占GDP的比例不可能很高,所以決定中國經濟復甦的,不是外資,而是中國央行以及其他資本單位。大量資金持續的注入中國經濟體,這是支持中國現在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

美情報總監稱如果中共犯台台積電受損全球每年損失一萬億美元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Avril Haines)在國會評估,中國如果犯台,晶片重鎮台積電遭到封鎖,造成半導體和貨運斷鏈,將影響全球每年6千億到超過1萬億美元損失。

美國國會參院委員會近日邀請海恩斯作證,說明中共對全球的威脅。

信號!外企在中國外貿的比重急劇下降

5月9日,中共海關總署發布數據:今年1-4月,中國進出口總值13.32萬億元,同比增長5.8%(以美元計,則下降1.9%)。但是,外商投資企業的進出口額(4.06萬億元),卻下降8.2%,僅占外貿總值的30.5%;其中,出口2.2萬億元,下降6.9%;進口1.86萬億元,下降9.8%。

時事評論員王赫指出,2012年之後,外企的進出口占比開始下降,由2013年的46.1%下降至2018年的42.6%。然而,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和2019年底爆發的疫情,大大強化了下降趨勢。

什麼這些年外企在中國外貿的占比持續下降呢?一個因素是外企「去出口化」、外商投資「去工業化」。就前者而言,2006年,企業出口商品銷售額達到5,638億美元,是其在中國國內銷售額的7倍;2020年,外企的國內銷售則高達1.45萬億美元,比出口金額高55%。就後者而言,2005年,外商對華直接投資額中,服務業僅占24.7%,2020年已升至77.7%。

外企「去出口化」、外商投資「去工業化」可以較好解釋外企在中國外貿的占比持續下降;可是,這個持續下降可以是和緩的,為什麼2018年以來下降幅度急劇擴大呢?

事實上,2018年來外企在中國的日子越來越難過,外貿占比下降只是表現之一。從下表中可以看到,外企在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中的占比,也在不斷縮小。這些年的「國進」,不僅打擊民企,也在打擊外企。

1億中國人或面臨重新就業,老齡化有多可怕?

中國正以超快速度邁向重度老齡化。以主要國家老齡化率從7%至14%所用時間來看,法國用了126年,瑞典用了85年,美國用了72年,英國用了46年,德國用了40年,日本用了24年,中國僅用了21年。

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院首席專家、老齡社會30人論壇梁春曉說,「中國的人口老齡化與其他國家不同。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過程幾乎與城鎮化和數位化同時發生,這與歐洲國家截然不同。」

根據麥肯錫預測,2030年,全球將有7500萬至3.75億人口需要再學習新技能並重新就業。中國將面臨最大規模的就業變遷,預計將有1200萬至1.02億人需要重新就業。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院副院長、高級研究員李佳告訴《財經》記者。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512/1901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