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和孩子最好的關係是:你在長大,我在成長,你勇敢向前,我在你身後。
收起擔心,帶著信任和期待養孩子,他們會比我們以為的更強大更出色。
你聽說過「翠鳥移巢」的故事嗎?
翠鳥一開始喜歡將巢築在高處,以避免災禍。
等到孵出小鳥之後,翠鳥覺得鳥巢的位置太高了,它害怕小鳥不慎跌落,便將鳥巢往下移了一些。
小鳥長出羽毛之後,翠鳥看著更喜歡了,但也愈發擔心小鳥的安危,於是又繼續將鳥巢往下移。
幾番過後,路過的行人看見巢中的鳥兒甚是美麗,輕而易舉便將其捉走了。
有了孩子以後,我們不知不覺就變成了「翠鳥媽媽」,對孩子始終存著一顆放不下的心。
小時候,怕孩子餓著凍著,所以總忍不住事事代勞,面面俱到;
稍微大點,又開始擔心孩子的學習、交友、習慣......所以總想著多叮嚀多囑咐。
古語曾說:「愛之太殷,憂之太勤;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
愛一但失了分寸,只會演變成傷害。
過度擔心,是一種詛咒
心理專家陳默曾在一次演講中談到自己的親身經歷。
她遇到過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孩子,死活不吃學校里的飯,每天都要帶餅乾零食去學校,所以孩子媽媽就來向她求助。
一番交流才發現,從孩子上學第一天起,這位媽媽一到放學,就開始不停地詢問孩子:
「今天中午吃的什麼?每個菜都有哪些食材?是怎麼燒的?」
「今天中午吃的什麼?每個菜都有哪些食材?是怎麼燒的?」
正是因為媽媽對孩子的吃飯問題心思太重了,總是擔心孩子在學校不吃飯、吃不好,所以孩子慢慢真的就啥也不吃了。
還有個小學一年級的女孩,舉止行為頗為怪異。
只要有男孩子稍微靠近她,她就開始不停地哭。男孩子跟她說話,她就把頭偏到一邊,並且堅決不跟男孩子做同桌。
老師覺得這個女孩很奇怪,建議女孩媽媽去找心理醫生看看。
陳默老師和女孩媽媽聊完後才發現,問題也出在媽媽自己身上。
出於對女兒的擔憂,這個媽媽從小就在女兒耳邊不停地念叨:
「男孩子要欺負你,你應該怎麼怎麼做;
男孩子要打你的時候,你應該怎麼怎麼做;
男孩子要掐你脖子的時候,你應該應該怎麼做......」
久而久之,女孩愈發恐懼,隨後出現了問題。
陳默老師說:
「一個母親在哪件事上對孩子的心很重很重,孩子早晚在這件事上會有麻煩出來。」
墨菲定律也告訴我們,你越是擔心什麼,那麼它發生的概率就越大。
因為你的每一次擔憂,都在向孩子傳遞焦慮。
你不間斷的擔心和囑咐,就是在暗示孩子:你很挑食、你需要保護、沒有我你幹什麼都不行......
孩子會不斷在內心強化這些負面暗示,變得越發緊張、怯懦、不肯相信自己,從而幹什麼事都沒有自信,自然也幹不成功。
結果你越是想竭力避免的事情,越容易在孩子身上變現。
正如心理專家曾奇峰所說:
「一定程度的擔心如果飽含愛意的話,那麼過度的擔心就等於詛咒。」
媽媽的過度擔心和害怕,把一個生命本來的力量削弱了,讓孩子麻煩不斷,漸漸變得脆弱和無能。
就像翠鳥媽媽,因為擔心孩子,最後卻把孩子推向了更大的悲劇。
過度擔心,讓孩子窒息
知乎一位網友曾說過自己的經歷。
從小到大,她聽過最多的話就是「不行、不可以、不安全」。
18歲那年,她想和朋友們去爬山,可媽媽卻說:「你知道某某山上每年摔死了多少人嗎?」
到了大學,她每次外出都得和媽媽報備,並且必須每隔1-2小時就打電話或者發定位報平安,否則就會收到連環炮轟。
家裡的微信群里,媽媽也總是會發一些「跳樓、自殺、女大學生被欺騙、被謀財」相關的文章。
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對這種關心愈發反感和厭惡。
每天在這種氛圍下,她甚至覺得世界都是灰暗的,整個人也開始變得提心弔膽、疑神疑鬼,最後開始經常失眠。
很多時候,父母的出發點是愛,可到了孩子這裡,這種愛已經演變成了控制。
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溫暖和快樂,反而是巨大的痛苦和掙扎。
心理學博士王錚曾接診過一個上大學的男孩。
這個男孩一到學校的時候,就會頭暈、難受、莫名地煩躁。
看了很多醫生,吃過很多藥,但都沒什麼作用。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王錚發現,男孩的症狀其實和媽媽的過度關心和過度干涉有關。
他媽媽每天都會問他「你今天怎麼樣?你今天開心嗎?」
哪怕上了大學,還是要問「你在學校吃的好不好?每天穿什麼衣服?」
總而言之,就是整天圍著兒子轉,一點空間和自由都不給他。
所以這個男孩總是唉聲嘆氣,覺得好像活著也沒有什麼意思。
當媽媽的擔心失去了邊界,只會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和壓力。
媽媽為孩子操心是一種本能,但操心過度,伴隨的就是越俎代庖和過度管控。
《父母與青少年》一書中,將這種父母稱為「直升機式父母」——
小到生活瑣事、吃喝拉撒,大到工作安排、娶妻生子,無時無刻都在孩子頭頂盤旋,對孩子保持密切關注,不斷確認孩子的狀況,隨時準備介入。
這種教養方式下,孩子沒有了自我,只會感到窒息和絕望。
他們無法為自己做主,也無法獨自面對生活中的困境和失敗,心理上永遠還是個「孩子」。
就如同沒有練習過展翅的小鳥,永遠無法擁有搏擊長空的力量。
信任和放手
才是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自媒體人劉娜曾說,總是擔心孩子,才是對孩子自信的打壓,也是對孩子能力的扼殺。
因為過度擔心的本質,是對孩子的不信任。
因為不相信孩子能做好,所以需要我們去代替孩子做好一切。
可事實上,當你給予孩子足夠的愛、信任和期待,孩子回饋給我們的也是不一樣的驚喜。
作家羅怡君在書中說過自己女兒的故事。
小時候,她擔心女兒看太多的電視,害怕女兒吃太多的零食,總是忍不住耳提面命:
「該關電視了、不要吃太多糖......」
後來女兒和她設置了一個「同意日」,這一天無論女兒提出什麼要求,她都必須無條件答應。
她本以為女兒會藉此機會,毫無節制地看電視吃糖果,可結果卻出乎她所料。
女兒當天表現得非常自律,並且告訴她:
「你為什麼不肯相信我呢?我會自己控制自己,不會一直看、一直吃。」
大人常常低估小孩的潛力,繼而過度的保護和限制,最後讓本該自信的孩子懷疑自己,漸漸變得無能。
正如吉爾博亞博士曾提醒父母:
「每當你有替孩子解決問題的衝動時,記得要後退一步。」
媽媽往後退一退,孩子才有成長的空間。
一位從事多年教育工作的校長,卻對女兒的學習和成長束手無策。
強勢的她,早早替女兒規劃好了以後的路。為了給女兒找到更好的學校,她耗費心力,讓女兒接連轉學。
可女兒學習的熱情一天不如一天,成績也一落千丈。
女兒的轉變,是在她痛定思痛把自主權還給孩子之後。
女兒獨立完成了海外學校的申報,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服裝設計專業,並且順利通過了考試,拿到了好幾家學校的錄取通知書。
畢業後,女兒又很快就開始創業,成立了自己的服裝品牌。
當女兒跳出了她的安排,一切都在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這個時候,她才徹底明白,原來自己對女兒的擔心完全都是多餘的,甚至是在阻礙女兒的成長。
她自以為有能力可以替孩子選擇人生的路,卻忘了信任和放手才是父母最該有的態度。
盧勤在《好父母,好孩子》中說過:
信任能使人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充分挖掘潛力,釋放能量。
一個被充分信任的孩子,會擁有「我很好、我能行、我一定能做到」的強烈信念,所以往往內心強大,無所畏懼。
心理學家克里斯·梅諾說過,當孩子沒有足夠的空間來獨自面對問題時,他們就無法學會解決問題。
你追著孩子餵飯,孩子就學不會自主進食;
你怕孩子摔倒和受傷,這不讓干那不讓玩,孩子就不會有獨立自理的能力;
你一次次急著幫孩子解決衝突,孩子會習慣了依賴媽媽;
你擔心孩子走了彎路,事事替他謀劃做主,他就永遠無法為自己負責。
十月懷胎辛苦生下孩子,我們總免不了為他牽腸掛肚。
但其實,我們所擔心的那些問題,恰恰是孩子成長的禮物。
孩子需要在不斷的嘗試、探索、犯錯、糾錯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學會選擇,繼而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人。
我們要做的,是愛他、信任他、引導他,至於未來還是要交給他自己。
像定海神針一樣穩住自己,就是媽媽對孩子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