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海外生活 > 正文

我坐在溫哥華的家中,替ChatGPT打工

ChatGPT自誕生以來,在網際網路上已形成山呼海嘯之勢。這個新晉「網紅」,有很多被喜歡的理由。它會寫策劃方案和調研報告,能面不改色地與人類「對答如流」,即使寫詩翻譯也信手拈來,而且態度謙遜,彬彬有禮。人們紛紛打開腦洞,提出各種刁鑽古怪的問題,看它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ChatGPT最擅長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不得不說,很多比較客觀的問題,在ChatGPT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回答。而很多相對主觀的問題,也因為它的工作原理,它在強大的資料庫中隨機抓取信息的能力,而變得讓人啼笑皆非。

對待這個新生事物,起初人們普遍是輕鬆愉悅看熱鬧的心情。很多人,不管是不是屬於IT這個行業的,都紛紛註冊,急不可待地和ChatGPT玩起了我問你答的遊戲,主動測試它到底強大在什麼地方。

恭喜你,答對了

我一開始抱著看熱鬧的心理,看朋友們和ChatGPT插科打諢,偶爾為它的回答擊節讚嘆,崇拜它強大的學習能力和迅速機智的應答。看多了,總有一種感覺,很多答案的輸出方式怎麼那麼眼熟呢。

隨著網絡上關於ChatGPT的揭秘越來越多,我終於恍然大悟,這不和我目前正在兼職的工作高度匹配嗎?合著,我一直在給ChatGPT打工?

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ChatGPT全稱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是OpenAI開發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目前仍以文字方式互動,而除了可以用人類自然對話方式來互動,還可以用於甚為複雜的語言工作,包括自動生成文本、自動問答、自動摘要等多種任務。如:在自動文本生成方面,ChatGPT可以根據輸入的文本自動生成類似的文本(劇本、歌曲、企劃等),在自動問答方面,ChatGPT可以根據輸入的問題自動生成答案。還有編寫和調試電腦程式的能力。」

千萬不要高估我的能力。作為一個純文科生,我對上述定義中的什麼架構啊語言模型啊統統不了解,更不清楚自動生成文本等的機制。我只知道,過去幾年中,我所接觸過的所謂文本、問答和摘要,加起來沒有十幾萬字,恐怕也有幾萬字了。

電影《人工智慧》劇照

事情還得從幾年前說起。在擁有一份全職工作的同時,生活在好山好水好無聊的大溫地區,總讓我覺得和外面的世界有些隔閡,尤其與日新月異的網際網路世界,仿佛漸行漸遠。可能中年人都隱隱會有這種被時代拋棄的危機感吧。於是,我想著要再找些事情做做,充實無聊生活的同時,也增加一些收入。

一開始想找翻譯的工作,感覺這個與自己專業最接近,也不用各處奔波。機緣巧合,當時一家很大的跨國公司提供翻譯的工作,在線完成的那種,但看了看具體要求,感覺特別苛刻。他家同時正在招聘坐標北美,母語是漢語的社交媒體評估員。彼時的我,做的工作離社交媒體十萬八千里,卻不甘心被數字時代遺忘和淘汰,同時又對光怪陸離的網際網路及各種應用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這個聽起來有點神秘的職位,和我的需求高度契合,於是就提交了申請。

簡單地說,這是個自由業,人在家中坐,工作從網絡中來。需要通過資質評估,還要簽訂保密協議,鄭重許諾不對外泄露,哪怕對家人也不行,一個家庭只能有一個IP參與。

工作的具體內容,根據保密協議也不能說。只能大致解釋為,對機器給出的各種圖像、文字、語音、視頻內容,站在用戶的角度進行質量判斷,根據準確度、可用度、可信度等標準打分。判斷是有嚴格的標準的,為此在開始工作之前,要完成一系列的培訓,讓公司決定你是否有資格成為他們眼中合格的評估員。

在我看來,要成為社交媒體評估員,難度並不大,只要母語是漢語,英語程度OK,基本就符合條件了。只是培訓過程比較繁瑣,尤其最初的階段,常常需要學習很多新知識。公司給每一種評估類別都制定了嚴格的如何評估的標準,評估員需要理解並執行。培訓過後要測試打分,通過了才能得到「任務」,參與評估。因為評估員和僱主之間是鬆散的合同關係,這樣的培訓占用的是自己額外的時間,對方為此並不支付任何額外報酬。這點讓很多人不爽。

不過,我對此倒並不介意。評估員的工作是我以前從沒有接觸過的,好奇心和新鮮感足以抵消長時間額外培訓所帶來的不爽。

所有的聯絡都通過網站和郵件進行,包括一開始的工作申請、資格評估、接受工作內容、提交工作量、以及得到報酬等完整的工作流程。

電影《我,機器人》劇照

一整套流程走下來,我以為自己是參加了一個「特務」組織。這個組織體系龐大,分支遍布全球,而組織頭目像幽靈,用無處不在又看不見的網絡監視著你的一舉一動。所有的特務都躲在網絡後面,和組織頭目單線聯繫,他們之間不能互相接觸和交流。但也因為此,每次接到評估任務,一面鬼鬼祟祟,一面又熱血沸騰。

打開電腦,仿佛開啟盲盒。你不知道屏幕上靜靜躺著的「新任務」背後,到底會是怎樣的任務,是圖像、視頻、音頻,還是純文字。一切皆有可能。等看到任務,又暗暗鬆一口氣。實在是因為,太簡單了,簡單到幾乎不用動腦子,只需要使用自己聽說讀寫漢語的本能,給出判斷,對還是錯,好還是不好。其次,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作出判斷,背後的邏輯,可能就是要求評估者第一時間的反應,也就是自然反應的時間。所以,看清任務——聽、看或閱讀——判斷優劣——提交任務,一氣呵成。

這樣的任務接得多了,我還挺喜歡的,雖然報酬實在是低廉,但架不住簡單啊。尤其在下雨下雪天,被迫宅在家裡的時候,如果碰巧有評估任務,那是我非常快樂的時光。一邊追劇,一邊刷任務,機械重複,不正適合我這樣胸無大志的懶人麼?

但這樣的任務做多了以後,我也常常懷疑。網絡背後數以萬計和我一樣的評估員,是否有著同樣的心態。像我這樣的有點「不負責任」的計件「流水線」評估工人,真的會給AI帶來正確的信息麼?起初的評估工作,「特務」頭目每月都要給出標準答案,同時對評估工作打分,如果離標準答案相差太遠分數太低,評估員會被暫時「停職」,接受再培訓。不過到了疫情後期,這家公司被其他公司收購以後,對評估員工作的評分突然停止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由於ChatGPT們學習的機制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

隨著更多關於ChatGPT的曝光,發現原來這樣的評估(有的地方叫標註)工作分布在全球不同角落,遠到肯亞,近到中國山西農村,還有歐洲及北美各個鄉村或城鎮,參與的人,有農民、學生,以及像我一樣渴望接近AI,又缺乏專業技術的普通人。

這樣的工作,有著IT專業技能的人是不屑於參與的,他們所在的公司——不排除谷歌、微軟等網際網路巨頭——會毫不猶豫地將這些低級、基礎又十分必要的工作層層外包出去。正是數以萬計的,涵蓋不同種族、膚色、年齡和性別的低級打工人,將反覆評估的結果源源不斷投餵到AI系統中,給ChatGPT一類的智慧機器人提供不斷深度學習和自我強化的原料(數據)。

所以,當看到有時候ChatGPT給出比較可笑的答案時,我自作多情又有點心虛地代入,這答案的後面,不會有我的投餵功勞吧?那會不會是我一邊刷劇,一邊漫不經心地評估的結果?

哎,想多了。充其量,我就是被ChatGPT們踩著上位的卑躬屈膝的底層打工人而已(為了一點可憐的報酬而甘願犧牲個人時間)。時代發展至此,我似乎終於參與到了人工智慧(欺負人類)的運動中了。可是,那種感覺,怎麼又尷尬又有點難過呢?

電影《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劇照

劉慈欣說:「未來像盛夏的大雨,在我們還不及撐開傘時就撲面而來。」

說實話,我有慶幸,也有恐慌。一方面,覺得我們這一代可能趕不上AI大行其道,完全替代人類工作的時候,至少不用擔心被人工智慧剝奪工作;另一方面,科技的發展實在太快了,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人類的想像力是否趕得上科技的跳躍式發展,未來又有什麼樣的可能出現,我們的下一代將面臨怎樣的困境。

或許,對我這樣的普通人而言,擔憂以後的沒有必要,思慮眼前的,才最實際。所以,我不妨繼續扮演這個底層打工人的角色,甘心情願地投餵ChatGPT們,為將來人工智慧戰勝人類充當幫凶?

我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去思考,在我的有生之年,人類是否通過自身的努力,將所有職業都交給機器人去處理?或者,如馬斯克所言,「危險」的人工智慧在解放人類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生存危機?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溫哥華港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520/1904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