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卸下心靈的負擔,才能明白幸福的真諦。
中年是人生的分水嶺。
小時候,我們總是向外看,比較大膽,但思考不夠。
當我們逐漸步入中年,經歷了人世間的風風雨雨,我們對人生的理解更加透徹,內心也更加成熟。
這時候我們才漸漸明白:
這輩子最重要的事就是醒來。時時向內看,看輕與重,看得與失,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01
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是喜歡加朋友圈,隨時準備認識更多不同的人。
人到中年回首,能留得住的人寥寥無幾。
直到那時我才意識到沒有必要邀請很多人進入我的生活。
那些頻率不同的人最終會迷失在人群中,隨著歲月的流逝消失。
只有同頻的人,才能長久相處不累,相守餘生。
我同意三毛的觀點:
「親愛的朋友,一兩個就好,沒必要很多,朋友的幸福在於信任。」
人到中年,身邊還有很多人是一件幸事,但更重要的是,能有一兩個和你頻率相同的朋友。
他們理解你的猶豫,他們知道你的潛台詞。
有這樣的朋友,你的心就會平靜。
02
我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問這個問題:
人到中年每天熬夜加班還房貸。
有一天,我站在鏡子前,看到自己脖子僵硬,弓著背。
我開始懷疑我的健康是否值得。
最可接受的答案之一:從長遠來看,任何以犧牲健康為代價的金錢都是不值得的。因為健康是最大的資本。
活在世上幾十年的人,無論貧富,都是曇花一現。錢再重要,生活也要消耗它。
當發現身體紅燈亮時,輕者可暫時修復治療。在嚴重的情況下,根本沒有恢復的可能。
那個時候,即使有機會請到最專業的醫生,住上最好的醫院,承擔最昂貴的醫療費用,也都是枉然。
俗話說:
如果你沒有時間休息,你應該有時間生病。你對自己的健康所做的過度努力最終會回來困擾你。
人生下半場,作息規律,勞逸結合,不熬夜,少生氣,多運動。
讓自己保持健康,就是對生命最好的詮釋。
03
王小波曾在《愛你就像愛生命》上寫道:
「男人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他覺得世界上什麼都沒有,只有自己的家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家」的概念越來越清晰。一個人再有錢、再有地位,如果家裡吵架不斷,也不會讓人羨慕。
楊絳和錢鍾書曾在一艘出海的船上吵架。楊絳說錢鍾書發音有口音,錢鍾書不服,兩人發生爭執。
楊絳在同一條船上請了一位講英語的法國人來評判。楊絳雖然被證明是對的,但他很無聊,後悔自己傷害了錢鍾書。
家庭成員之間總會有分歧。如果非要爭論是非,到頭來是贏得了真理,卻失去了親情,不歡而散。
小事不鬧,生活就會有溫暖;
家裡的溫暖和歡聲笑語,是再多的金錢也買不來的財富。
04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旅程。
如果你帶得太多,你就會吃飽。
它叫做FromtheAlleytoSimplicity,用簡單來管理複雜性。只有當他失去一些東西時,他才能輕盈地跳舞。
柳宗元曾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蝜蝂傳》。
「Pythias」是一種非常擅長運輸東西的小昆蟲。當他們爬行時,他們會抓住遇到的任何東西並將其背在背上。
他背上的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重。
甚至累到筋疲力盡,他也不肯從腰間取下一些東西。
很多人不快樂,是因為他們像甲蟲一樣,無法控制自己的欲望,什麼都想要。
《菜根譚》有一句好話:
「人生只厭倦淫語,如馬如牛,聽人自律,一念清明,便淡泊無欲。」
人到中年,就要學會把生活收回來。
當你開始簡化生活,放下內心的包袱時,你才能明白幸福的真諦。
05
其實,中年人最適合讀書。
小時候,我被教導了很多:「學習,你會有好前途,你會有好工作。」
這是一本我不喜歡讀的書,但我必須讀它。
人到中年讀書,並沒有太多有益的好處,反而更純粹。同時,讀自己喜歡的書也是生活中非常感性的。
除了朝九晚五、養家餬口的生活,學習能讓你體驗和體會不一樣的人生。
《冰與火之歌》中也有一句話:「讀書導致一千條生命,而沒有受過教育的人只能活一次。」
對於中年人來說,閱讀一本書是人生困難的指南,「常拭心靈,不惹塵埃」。
中年人讀書,讀到的是一種特殊的興趣,一種特殊的境界和感受。
不為名利,只為自己。
對於中年人來說,讀書是最好的消遣。
06
年少時,我們為了取悅於人,常常背離自己的初衷去滿足別人的欲望。這
但並不是所有的感情都是幸福的,越是適應,越是容易迷失自我;你越是乞求,關係就越薄弱。這曾經有人問陳果,別人喜歡你和你喜歡自己哪個更重要?
「這一切都很重要,」他回答道。
想了想,他補充道:「不過,如果不能兼顧兩者,喜歡自己更重要。」
人生過半,人到中年,終於明白人最能忽略的就是自己,最要安於死的。
悅人者多,見己者為王。
一個人最大的魅力,不是取悅別人,而是活出自己。
人生的下半場,讓我們學會為自己而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夏天
如果我冷靜片刻
給予靈魂安寧,
享受夏日的歡樂,
確實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