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印度洋神秘的重力洞 百萬平方公里海面比周圍低百米

數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知道印度洋存在一個「重力洞」,這裡百萬平方公里的海面竟然比周邊海面低了百米,科學家們一直對其存在的原因感到困惑。據最新一期《地球物理研究快報》刊發的論文,科學家們終於知道了奧妙。

「重力洞」(藍色區域)的水位比周圍海面低約百米。

據報導,這個神秘的「重力洞」位於印度半島以南約700英里(約1126.54公里)處,其正式名稱是「印度洋大地水準面低點」(Indian Ocean Geoid Low),它並不是一個傳統的物理洞,而是一個重力低於平均水平的海洋區域。

重力下降意味著水位比周圍海面低約340英尺(103.63米),就像「凹凸土豆」上的凹槽。

這項新研究是由位於班加羅爾市的印度科學研究所的兩位地球物理學家利用計算機模擬進行的。他們表示,「重力洞」是由從地幔中上升的低密度岩漿羽流形成的。

「重力洞」是由從地幔中上升的低密度岩漿羽流形成的。

這些岩漿羽流是由一個名為特提斯(Tethys)的下沉構造板塊的殘骸產生的,該板塊在5000萬年前印度成為亞洲的一部分時消失了。

地幔羽流(mantle plumes)是地球地幔中異常熾熱岩漿的上涌,通常被認為是由地球周圍的重力異常造成的。

論文作者高什(Attreyee Ghosh)表示,通過計算機模擬,可以看到這個大地水準面低點很早以前是不存在的,但在大約2000萬年前形成。

地球表面凹凸不平的原因是地球內部物質分布不均導致重力不均勻。

在插圖和實物地球儀中,地球通常被描繪成一個完美的圓形球體,但專家們認為地球的形狀更像是一個「凹凸不平的土豆」。

地球表面凹凸不平的原因是地球內部物質分布不均導致重力不均勻。

構造板塊的運動加劇了地表變形,在地球表面形成了山脈和峽谷。由於海洋約占地球表面的70%,這些變形也影響了海洋的形狀。

印度洋神秘的「重力洞」最能說明這一點。

荷蘭地球物理學家菲利克斯。

1948年,荷蘭地球物理學家菲利克斯(Felix Andries Vening Meinesz)在一次船上重力測量中發現了這一低點,當時他發現該地區的海平面明顯低於全球平均水平,這表明存在重力異常。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專家們使用計算機軟體來追蹤地球構造板塊在過去1.4億年中的運動。他們認為,構造板塊之間的劇烈相互作用可能為今天的引力異常現象提供了線索。

地球的岩石圈由大約15個構造板塊組成。

據悉,地球的岩石圈由大約15個構造板塊組成,這些板塊不斷移動並相互摩擦。

大約5000萬年前,相對較小的印度板塊開始與更大的歐亞板塊碰撞,形成了喜馬拉雅山脈。

在此之前,印度板塊是古代南方「超級大陸」的一部分,今天被稱為「岡瓦納大陸」(Gondwana),但它已經開始向北漂移。

「岡瓦納大陸」與歐亞板塊碰撞示意圖。

當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時,兩者之間的另一個板塊——特提斯板塊——被俯衝併吞沒到地幔中。

特提斯板塊曾是廣闊海洋的所在地,是魚類、鯊魚、鯨魚海豚等多種海洋生物的家園。

研究人員表示,特提斯板塊沉入地球的下地幔,並攪動岩漿,產生了羽流。

論文指出,這些羽流以及大地水準面低點附近的地幔結構是形成這種負大地水準面異常的原因。

研究小組表示,印度洋大地水準面低點是如何形成的這一問題一直存在爭議,但他們的研究表明,羽流在其形成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南方都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18/1928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