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過分的共情,也是一種內耗

你是否會這樣:

看到災難性新聞,會從心底里為受難者感到悲痛;

看到感人的電視情節,會不自覺跟著掉眼淚;

聽朋友傾訴自己的痛苦,自己也跟著難受不已

很多共情能力強的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朋友小溪一直是個溫暖、善解人意的人。

前段時間看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後,狀態非常恍惚,一直沉浸在人物中。

聊天時也時不時的提到裡面的片段,感嘆命運,然後短暫陷在情緒中不可自拔。

共情能力強的人,往往能敏銳的感知到情緒的變化,接納並予以理解,給予對方情感上的認同。

就如同《不為所動》一書中所說:「共感人就像是一塊情緒的海綿,同時吸收這個世界的壓力與喜樂。」

但事物總有兩面,共情也是。

適度共情可以讓我們彼此的距離更近;過分的共情,卻可能傷人傷己,讓自己陷入內耗。

高共情的人,請學會:共情別人的同時,也不內耗自己。

適度共情,是一種能力

共情,是關係的柔化劑,像天賦一樣寶貴。

它是在情緒保持在一定距離基礎上的理解接納,並付出行動。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一書里,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位病人,他幻想自己是一隻蘑菇,一直坐在樓梯口不吃不喝不動。

大家不願接近他,甚至開始嘲笑他。

一位醫生走過來,坐在病人旁邊,也一動不動。

病人很好奇,就問他:「你為什麼不動?」

醫生說:「我也是一個蘑菇啊。」

後來醫生拿起漢堡大口吃了起來,病人問他:「你不是蘑菇嗎?為什麼會吃東西?」

醫生說:「誰說蘑菇不會吃漢堡的?」

於是病人也跟著吃起了漢堡。

就這樣,醫生用適度的共情,再加上一點行動,就讓一個「絕食」的病人吃起了飯。

情感上的被理解能給人安慰,比任何語言都有用。

高共情的人,能夠體會他人心底的需要,用推己及人的善意,去幫助他人。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朋友的經歷:

一位老人去商店購物,朋友看到後,幫他推開沉重的大門,一直等老人進去才關門。

老人向她道謝,她說:「我父母和您的年紀差不多,我希望他們有需要的時候,也有人為他們開門。」

就像馬修·德林所說:「共情不是瞞著眼、耳朵假裝去了解,而是真正的傾聽、感受和理解他人所經歷的一切」

這種感同身受的能力,最為難得。

共情,往往能帶給我們陽光溫暖,讓我們的世界多一點包容、理解和認同。

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共情也不例外。

沒有共情會使得人與人之間更加冷漠,共情過度則會傷害自己,陷入內耗。

如果說共情是一種天賦,那麼適度共情就是種能力。

只有適度共情,才能儘可能發揮出共情的正能量,利人而不傷己。

凡事有度,知止為上。

過度共情,是一種內耗

電視劇《我在他鄉挺好的》中,金靖飾演的胡晶晶,她樂觀開朗、善解人意,朋友們都願意向她吐露心事。

她也能精準的感受到對方的情緒,並予以安慰。

朋友重病,痛苦絕望,向她訴苦,她感同身受,就像自己得了病一樣,接收了對方的痛苦。

媽媽不開心打電話嘮叨,即便媽媽說的話有失偏頗,不停地傷害自己,她也毫無怨言。

因為站在媽媽的角度,她可以理解。

強大的共情能力,讓她成為朋友家人的小棉襖,時刻溫暖他們。

每當夜深人靜,她腦子裡浮現各種糟糕的事情,一遍又一遍的倒放,但也沒有找到答案。

那些消極情緒,一點一點的情緒積聚在內心,無形之中化成了壓力。

她眼中的世界逐漸失去了顏色,腦子裡聲音不停盤旋:

每天那麼多糟心事,活著可真累啊!

失業成了壓死她的最後一根稻草,她在這次不大不小的打擊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過度共情,何嘗不是一種自我內耗!

有多少人,有著很強的共情能力,他們因此有了很多的朋友,但也在不停的傷害自己。

它會讓我們的身心都處在情感的壓力之下,造成能量大量的消耗。

周國平在《人與永恆》曾寫道:「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界限,這兩人之間,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確定的。一切麻煩和衝突都起於無意中想突破這界限。」

過度共情,就是越過了界限;越了界,就會造成某種麻煩。

麻煩在於,自己陷入了內耗,對方產生了依賴。

過度共情,不僅會產生情緒上的內耗,還會造成身體的內耗。

美國生物學家研究發現,共情會激活杏仁核(大腦情緒反應中心)。

情緒反應過大,杏仁核的就越活躍,身體要保持平衡,就需要另外一種東西去抑制。

越是過度共情,體內抑制對抗越嚴重。

長此以往,會身體損害免疫系統,降低我們對慢性病的抵抗力。

所以,不管是為了我們的情緒穩定,還是為了身體健康。

請找到共情的界限,避免過度共情帶來的傷害。

共情是種天賦,前提是要保護好自己。

俗話說,過猶不及。

一切剛剛好,才是真的好。

共情,要敏感也要鈍感

高共情,往往意味著高敏感。

因為敏感,所以可以敏銳的感知到對方的情緒。也因為敏感,容易讓我們過度共情。

共情的力量不言而喻,過度共情的傷害也不可小覷。

為了防止自己陷入內耗,在保持敏感的同時,也需要一點「鈍感」。

亞里士多德說:

只有在適當的時候,對適當的事物,對適當的人,在適當的時機下,以適當的方式發生的感情,才是適度的最好的感情。

這一點「鈍」,可以幫我們找到「適當」的感覺,讓我們更加合理的進行共情。

可以嘗試以下方法,訓練我們的鈍感,防止陷入內耗:

1、共情對方的考慮,而不是感受對方的感受

當我們感知到對方情緒時,與其感受他的感受,不如提醒自己去思考:

如果我有了這種情緒,我想要怎麼樣的幫助?

用理智打斷情緒泛濫,察覺自己的情緒,並判斷對方的需要。

2、學會「課題分離」,建立邊界

通過不斷的自我覺察,訓練自己「課題分離」的能力。

「課題分離」是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的。

當我們感受到對方情緒時,問問自己:

哪些是對方的情緒,哪些是我的情緒?

哪些情緒需要對方負責?哪些需要自己負責?

通過這樣的剝離,我們逐漸建立自己共情上的邊界感,提醒自己在適度範圍內進行共情。

3、學會傾訴和尋求幫助

善於傾聽的我們,如果情緒過載無法消化時,也可找合適的人傾訴一下。

如果這種情緒已經比較嚴重,可以找專業的人士尋求幫助!

《共情的力量》中有這樣一句話:共情這束光,穿透痛苦和恐懼的漫漫黑夜,找到我們生而為人的共通之處。

共情就像一束光,照亮黑暗,給予你我溫暖。如果光過於強烈,則會灼傷雙眼。

共情是一種難得的能力,但不要用這種能力來委屈自己。

學會讓自己的共情「鈍」一點,逐漸找到共情的限度——既可以溫暖別人,也不內耗自己的限度。

因為只有剛剛好的共情,才能幫助我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利他也利己。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富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19/1929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