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內耗

不內耗的人有個特徵:只表達自己,不分析對方(組圖)
2024-12-31

人生下半場,我們要做的是少內耗,多內求。

長期感受不到快樂的人,都有一個不太健康的習慣(圖)
2024-10-01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現象:上司批評了自己一句,就不停地復盤和檢討自己哪裡做錯了,沒心思去做其他工作;朋友評價了一句自己今天的穿著,回家就不停照鏡子,老覺得自己哪哪都不對勁……這就是內耗者的一個共性——窮思竭慮。即反覆咀嚼、回味一件...

停止家庭內耗,從遇事不對抗開始(組圖)
2024-09-03

心理學家劉禾粟在採訪了100個家庭之後發現:一個家庭處理事情的態度,直接決定了這個家庭的未來。有些家庭一言不合就互相爭吵,彼此對抗,家庭運勢也會隨之下滑;有些家庭從不為瑣事鬥爭,凡事體諒,通力合作,日子越過越興旺。所以我常說:家庭不是戰場,家人不是敵人。放下勝負欲,丟掉好勝心,把...

一個人變好的方式:遠離情緒內耗
2024-06-25

如果你常感到不安、糾結或困擾,大概並非因為環境的混亂,而是內心戲太多,胡思亂想了。愛默生曾說:「沒有人能帶給你平靜,除了你自己。」無論任何時候,安心都源於內心。是不精神內耗,以新鮮的眼光發掘簡單的快樂,對任何事都心存感恩,遭遇任何境遇都處變不驚。

極簡生活:不要在小事上消耗孩子(組圖)
2024-01-04

我們家有三個孩子,分別是7歲,4歲和3歲。這些年,三個孩子都是由我和隊友二人帶,沒有老人幫忙,我們也沒有請保姆。獨立照顧三個孩子的生活極其忙碌,但其中有一個收穫,是我萬萬沒想到的:由於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有限,無法面面俱到,所以在很多小問題上我們選擇放手和忽視。不在小事上管太多,在小...

習慣性內耗,是一個人最愚蠢的思維方式(組圖)
2023-11-11

轉變思維方式,完全接納自己。心理學上認為:人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人的情緒。面對同一件事、同一個問題,我們採用什麼樣的思維方式來看待和處理?習慣性強勢思維的人,接受現實,改變自己;而習慣性弱勢思維的人,只會陷入無謂的內耗。今天洞見君總結潛藏於人性之中的六種弱勢思維,是一個人陷入習慣性內...

「圈子過多必有害」:這幾個圈子,會害了你,最好遠離(組圖)
2023-10-04

人這一生需要追求的,不僅是生活的數量,更是生活的質量。如果數量和質量產生了衝突,那我們最好選擇質量,而不是選擇數量。比如品嘗美食,吃一口人間美味,比吃十口地溝油的食物,要有價值的多。品嘗美食如此,交朋友也是如此。交一個真心相待的朋友,比交十個毫無感情的陌生人,要更有價值和意義。所...

工作上的難受,大半來源於性格(組圖)
2023-08-14

工作,就是修煉精神的最佳場所。知乎上,曾經有一個討論度很高的話題:為什麼有的人明明智商、情商都一般,卻可以取得事業的成功、人生的幸福?而有的人,面對工作卻總是愁容滿面,最後只能默默無聞、毫無建樹地度過自己的一生?高贊回答是:性格不同。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說過:在積極性格的支配下...

人到中年:收起委屈、藏好情緒、拒絕內耗(組圖)
2023-08-06

古典在《拆掉思維里的牆》中說:中年是個不斷填坑的年紀,事業出問題,犧牲身體;身體出問題,拖累家庭;家庭修補好了,孩子又出狀況;孩子勉強搞定,工作又開始亮紅燈……挖了填,填了挖,你的生命就像一個永遠無法停工的城市道路施工現場,四處救火,步步驚心。而如果想...

過分的共情,也是一種內耗(組圖)
2023-07-19

你是否會這樣:看到災難性新聞,會從心底里為受難者感到悲痛;看到感人的電視情節,會不自覺跟著掉眼淚;聽朋友傾訴自己的痛苦,自己也跟著難受不已很多共情能力強的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朋友小溪一直是個溫暖、善解人意的人。前段時間看完《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後,狀態非常恍惚,一直沉浸在人物中...

真正拖垮你的,是「內耗思維」(精闢!)(圖)
2022-03-18

有時候,所謂的人生困境,不過是你胡思亂想、自我設置的枷鎖。患得患失,會舉步難行;過分在意,註定心力交瘁。這種內耗的感覺就如同總有兩個小人在內心打架,每天什麼也沒做,卻身心疲憊。輕裝上陣,從拒絕這三種內耗開始。1精神內耗有這樣一個深刻的故事。《裝在套子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