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1310年-1381年),「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他以繼承儒家道統為己任,為文主張「宗經」「師古」,取法唐宋,著作甚豐。明太祖朱元璋稱他為「開國文臣之首」,劉伯溫讚許他「當今文章第一」。
國君有道慧眼識英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想擢升宋濂參與國家大事。宋濂說:「微臣年少時,沒有學會其它長項,惟獨善工文墨。今日有幸進入翰林院為官,就已承受了皇上莫大的恩寵。」他表示不想再擔任其它朝廷要職。朱元璋理解他,並且厚待他,每次召見都賜茶、賜坐予他。
朱元璋多次令宋濂陪同進早膳,一同探求舊有的典章禮法,徵詢宋濂的意見,討論治國之道,到夜晚才令他退下。當時祭祀天地、宗廟、山川百神等祭典,以及朝會、宴慶、禮樂、律歷、衣冠制度、賞賜四夷藩國的禮儀的制定,幾乎都是出自宋濂之手。
天降甘露君臣共享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節儉躬行,處理國事從不懈怠。據記載,他平均每天要批閱奏札二百多件,處理國事四百多件。
或許上天嘉獎有道明君,於洪武五年降下甘露。朱元璋召見宋濂,賜坐予他,並親自拿著金杓,在鼎中煮湯,又取來甘露放進湯中,再親手倒進卮(音只,古代盛酒的器皿),賜給宋濂,並對他說:「這是和氣所凝成的甘露,能夠治療疾病,延年益壽。所以和愛卿共享。」
至於什麼是甘露,歷來有不少說法。據明朝李時珍引用《瑞應圖》解釋到:「甘露,美味的露水,是神靈的精華,仁瑞的恩澤,凝止時像膏脂,味道甘甜又像飴糖,所以甘露還被稱為『甘、膏、酒、漿』。」古時認為上天降甘露,是帝王施行仁政、德澤萬民的祥瑞徵兆。
品評詩賦君臣道合
洪武八年(1375年)八月初七,侍臣呈上尹程的《秋水賦》,朱元璋望著川流不息的江河,覺得文章不是很契合於道,於是親自動手修改。
寫完後,他又召集翰林院文臣,命他們各寫一篇。宋濂率領同僚一起創作文賦,每人都逐一獻上自己的作品。
朱元璋一一品評文章後,下令賜坐予大臣,又命內侍擺上酒宴,端上御膳房的美味佳肴,款待臣子。
席間,朱元璋看宋濂不喝酒,問他為什麼。他說:「臣已年邁,不勝酒力,又擔心在君前失禮,有失皇上的恩寵。」朱元璋說:「這個不妨。愛卿姑且試一試。」
宋濂就飲了一杯,將要撤下酒杯,朱元璋又對他說:「愛卿,你最好再喝一杯。」宋濂堅持推辭。朱元璋說:「一杯就能使人醉嗎?但飲無妨。」
想必宋濂的酒量真的不大,端起酒杯到嘴邊,又猶豫再三。朱元璋笑著說:「男子漢大丈夫就應該豪邁慷慨!」宋濂回奏道:「天子威嚴近在咫尺,不敢再有所褻瀆。」於是勉強地一飲而盡,皇帝見狀龍顏大悅。
此時已微醺的宋濂面紅耳赤,頓時感覺精神恍然飄忽,猶如行走在浮雲中。朱元璋再次大笑起來:「愛卿,現在最好做一首詩。朕也為愛卿寫一首醉歌。」
這時,兩位御侍端進黃綾案幾,皇帝揮毫如飛,一會兒寫就一章《楚辭》:
西風颯颯兮金張,會儒臣兮舉觴。
目蒼柳兮裊娜,閱澄江兮水洋洋。
為斯悅而再酌,弄清波兮永光。
玉海盈而馨透,浮瓊斝兮銀漿。
宋生微飲兮早醉,忽周旋兮步驟蹌蹌。
美秋景兮共樂,但有益於彼兮何傷。
並落款「洪武八年八月七日午時書」。
此時宋濂已醉,下筆寫字已不成行。朱元璋命編修官朱右重寫此文,再送給宋濂,並說:「愛卿好好珍藏,將來拿給子孫看。不僅可見朕寵愛卿,也見證一時君臣道合,共享安樂太平。」宋濂叩首拜謝皇恩。
事據:
《玉堂叢語》卷3
《明史.宋濂傳》卷128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