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投資中國將更危險!專家分析地緣戰略

—專家分析地緣戰略 投資中國將更危險

作者:

中國經濟日益陷入困境,房地產市場的低迷狀態仍在加劇,繁榮不再。圖為2023年6月20日,河南省鄭州市新鄭市一棟未完工的公寓樓。(Pedro Pardo/AFP)

中共將今年經濟成長目標設定為5%,專家指出,疫情後中國經濟復甦情況不如預期,而且中共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失靈。專家分析地緣戰略說,如果對地緣政治不敏感,投資一定會失敗。

台灣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日前主持節目「數字台灣」表示,台灣《經濟日報》19日發表社論《大陸通縮失業經濟陷危機》,當他看到標題時大吃一驚。因為多年來該報對中國經濟一路看好,而該社論對中國開始感到憂心。

「我想非常難得!」因此他邀請前中華信評總經理陳松興、《今周刊》專欄作家蔡致中,共同探討中國經濟問題。

謝金河表示,中共今年第2季經濟成長率(GDP)為6.3%,該數據是因為去年比較基期低的因素,實際上中國經濟是低成長。因為去年受到疫情和封城影響,第2季GDP僅增長0.4%。彭博社路透社調查預測,中共第二季GDP若與第一季相比,只成長0.8%、0.5%。

蔡致中指出,《經濟日報》是一路看好中國的報紙,突然社論標題出現了這樣一個看壞的訊息,非常有指標性。他認為,中國經濟基本上是一路在萎縮,這個趨勢是不會變的。蔡致中分享,在中共公布經濟成長率5%當天,正好在跟中國華南某城市第二首富討論事情。他說,中國經濟正在往下滑,而且觀察到很多年輕人都躺平了,所以他認為「這個數字一定是假的」。

中共拉動經濟的「3駕馬車」失靈

台灣東華大學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松興說,中國經濟壓力很大,中共今年公布經濟成長率目標5%時,他就曾說中國GDP達不到5%。因為拉動經濟的投資、消費、出口「3駕馬車」失靈,比如6月份出口銳減12.4%,進口衰退6.8%,中共是以出口為主的經濟體,若中共進口衰退,未來出口一定更衰退。

陳松興指出,中國經濟過度著重在投資,不管是鐵路、公路、基礎建設或房地產,但中共百大裡面的國企、開發商也在倒閉,那你就知道這個問題有多嚴重,再加上地方政府負債纍纍,所以中共的基礎建設,甚至有一些營運的地鐵、高鐵都已經要停業。他強調,中共過去太偏重投資這種情況,也沒辦法改善。

對於有人說中國市場人那麼多,可以搞「消費」解決經濟問題的論述。他直言那叫「做夢」。因為中共政權是壓制消費者、老百姓的體制。習近平就是要做軍事、經濟大國,所以他把國家資源都擺在軍事及經濟建設,根本不給民企,而且長期忽略醫保等社會安全網投資,所以民眾擔心出事(或生病)去哪裡生那些錢,怎麼可能有錢去消費。

陳松興說,民主國家的家庭消費,一般來講占GDP約六七成以上,中共家庭消費占GDP比重是全球最低的國家之一。「所以在這個時間點,當大家都沒有工作,怎麼有辦法幫忙消費呢?」他指出,這也是當全世界基本上都處在通膨的狀況下,怎麼會有一個國家(中共)卻處在通縮中的問題。

生產基地逐漸移出中國謝金河:若對地緣政治不敏感投資會失敗

謝金河說,中共上半年及6月對美國的出口數據分別衰退17.9%、23.7%。中共從2009年起成為美國最大進口來源國,中共輸美比重超過20%。但這3年占比急降,去年是16.5%,今年降至13.4%。最近美國公布1到5月進口數字,墨西哥(1,950億美元)及加拿大(1,760億美元)已取代中共(1,690億美元)。

謝金河指出,過去大家覺得中國是世界工廠,供應鏈搬不走,但美國在不知不覺當中,把中共的進口降為第三位。現在地緣政治的大戰略當中,生產基地逐漸移出中國,印度可望成為亞洲新的生產基地、取代中國,在一旁還有印尼、泰國雙星拱月。而中共現在留下的高失業率與泡沫經濟,正在逐漸發酵當中。「如果對地緣政治不敏感,你投資一定會失敗。」

陳松興提到,中共地方政府的債務看起來是大問題,所以中共要國有銀行進去接,比如河南省債務出事,把那些不良資產移轉到中國銀行;或河北省債務問題讓中國建設銀行去接;那山東省債務也出事叫國家開發銀行捕手,而國有銀行已經編了很多呆帳,所以中共地方財政瀕臨崩潰,金融風險持續升溫。

蔡致中表示,日本知名企業Panasonic在7月宣布,要把在中國產能撤回日本,投資100億日圓做新的冷凍空調廠,也要配合美國拜登的政策投資堪薩斯州的廠房。他強調,如果連日本龍頭企業這麼保守、穩健、長期的投資人,都開始在做這樣重大的投資轉變,代表這個趨勢是不會變的,一定是長期的投資經營。

蔡致中說,台商及日本公司非常顯著地將供應鏈移出中國,在歐洲方面區域的供應鏈會是以波蘭為中心,一直延伸到烏克蘭。那亞洲是印度要成為全世界第三大經濟,東南亞(印尼、泰國)則有特色區域的製造能力,若台灣的公司能夠掌握到這個大趨勢,就會是下一個世紀的贏家。他建議,投資人在面對中國市場有反彈的時候,本來就在裡面還有部位的人,記得應該想辦法要離開中國。

明年總統選舉苗博雅吁台灣經濟應走國際化道路

此外,台灣明年1月將舉行總統選舉,台北市議員苗博雅20日在台北21世紀貿易倡議記者會表示,總統候選人要有國際觀和國際經貿戰略,台灣正在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因為CPTPP裡面現在沒有中共,所以沒有「一中原則」在卡關台灣,一旦成功爭取CPTPP至少會有12國市場會對台灣開放。

苗博雅說,台灣有總統候選人提出重啟2014年太陽花學運擋下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服貿協議),希望跟中共經濟密切往來。但台灣若重啟服貿協議將至少有400萬服務業人口受衝擊,其實現在中國經濟很差,青年失業率高達21.3%,已經超過600萬人失業,若這600萬人要來台搶400萬人工作,台灣年輕人的薪資恐倒退回馬政府執政時期的新台幣22,000元。其實台灣主流民意反服貿協議,呼籲大家要讓台灣經濟走國際化道路。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26/1932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