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韓國第二大企業集團會長:韓國要保持競爭力 焦點需移開中國

韓國第二大企業集團SK集團的會長崔泰源在周三(7月2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對記者說,「即使我們想促進與中國的貿易,但考慮到中國的國內問題以及其它地緣政治風險,這存在局限性。」

韓國億萬富翁崔泰源(Chey Tae-won)表示,韓國企業需要在中國以外實現多元化,這樣韓國才能保持其工業競爭力。圖為2022年7月26日,崔泰源在等待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視訊會議。(Anna Moneymaker/Getty Images)

韓國 億萬富翁崔泰源(Chey Tae-won)表示,儘管中國是韓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但企業需要在中國以外實現多元化 ,這樣韓國才能保持其工業競爭力。

彭博社報導,韓國第二大企業集團SK集團的會長崔泰源在周三(7月2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對記者說,「即使我們想促進與中國的貿易,但考慮到中國的國內問題以及其它地緣政治風險,這存在局限性。」

崔泰源表示,韓國要保持競爭力需將焦點從中國移開。這就要求韓國企業尋找替代市場,並擴展到更多新興行業,例如涉及人工智慧的業務。他強調了韓國提出的在其第二大城市釜山舉辦2030年世博會的提議。

中國一直是韓國產品(從半導體到顯示器)的最大買家,但隨著經濟放緩以及中國企業在增強自立的國家目標的推動下,通過更多高科技製造向價值鏈上游移動,其在與韓國貿易中所占的份額一直在下降。

韓聯社對中共海關總署資料進行分析的結果顯示,今年上半年韓國對華出口同比縮水24.9%。按中國的進口來源地看,今年上半年韓國在中國進口來源地中占比同比減少1.5個百分點,為6.1%,排名從第二下滑至第五。

「現在的市場都很分裂,不再像過去那樣受到世界貿易組織的控制。」崔泰源說,「這對於像我們這樣經濟依賴出口的國家來說變得更加困難,我們現在需要真正找出較小市場的需求。」

SK集團在中國有大量投資。根據該公司的年度業務報告,半導體子公司SK海力士(SK Hynix)去年約27%的年收入來自中國。

近年來,在華外企因競爭加劇、勞動力成本上升、商業環境不穩定以及對爆發台海戰爭的擔憂,而紛紛尋求供應鏈 多元化 。很多公司實施「中國+1」策略,避免只在中國投資。

台灣資產第二大銀行國泰世華銀行正在將其業務和招聘重點轉向東南亞。這是因為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國泰世華在高科技和紡織品製造領域的企業客戶,正尋求將供應鏈 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

國泰世華銀行東南亞區負責人苗華本(Benny Miao)表示,從2020年到2022年,該銀行在越南的員工人數增加了75%,在新加坡的招聘人數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

苗在接受彭博採訪時表示,該行的擴張計劃的重點不在中國,並指出越南、印度尼西亞和柬埔寨是重點國家。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27/1932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