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大便為何「前干後稀」?醫生:多半與4個原因有關,可別不當回事

「排便」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正常生理現象,因為我們每天吃進去的食物,有很多物質都不能被身體消化吸收和利用,它們隨著消化道遊走,最終就堆積在了大腸內。

這些廢物對人體沒有利用價值,所以當積攢到一定程度後,其就會隨著大腸、肛門排出體外。

也正是因為消化代謝系統的運轉有很多器官參與其中,所以糞便的顏色、形狀和氣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器官健康情況。

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排出的大便應該是黃褐色狀態、成形的圓柱體,呈現出了垂直或蛇形下降,且整個排出的過程非常順利。

在生活中,部分人排便出現了明顯的異常,比如排便過程中,前段的糞便非常乾燥、也是成形的狀態,但是到了後面,就排出了稀軟、不成型的大便。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各種各樣的腸道疾病,甚至是想到了癌變。

那麼問題來了,大便前干後稀,到底是怎麼回事,與什麼因素有關呢?

1、飲食影響

從食物進入消化道到糞便形成、再到糞便排出,並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事情。只有糞便積攢到一定程度後,人才會產生便意,這大約需要12-48小時左右的時間。

如果近期飲食模式有改變,比如前天吃下了大量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但昨天和今天卻吃下了大量含脂肪、蛋白質的食物,這些脂肪並不能被身體完全吸收,它們變成糜樣物質堆積在大腸內,隨著便意到來排出體外,自然就形成了前干後稀的狀態;

2、便秘出現

臨床對便秘的定義,就是大便乾結難排出、大便的形狀改變、每周排便次數低於兩次。如果自己備受便秘困擾,在排便的過程中,舊的大便已經變得乾燥、新的大便堆積且水分還沒有被吸收,自然就出現了前干後稀的症狀表現

除此外,如果自己有長時間憋便的壞習慣,也會對導致類似症狀出現,甚至是會發展為便秘;

3、腸胃功能紊亂

除了便秘這個常見問題之外,腸胃道存在功能障礙,也可能會影響到大便的形態,這包括了腸道菌群紊亂、腸易激症候群等等。

受這些因素影響,大便整個形成的過程出現紊亂,前段大便已經非常乾燥,但後端大便還沒有成型。繼而發展為了大便前干後稀,除此外便秘、腹瀉、二者交替出現也可能會找上患者;

4、器質性病變

除了功能紊亂之外,腸胃道器質性病變,也會直接影響到大便的排出過程和大便形狀。

這裡要重點提到的就是腸道息肉和腸道癌變,二者都會在腸道內形成異常占位,並對腸道黏膜產生刺激、改變腸道黏膜的分泌,繼而出現排便習慣紊亂、排便困難、大便前干後稀、便秘、大便形狀改變等多個異常症狀。

最後還要強調一點,如果僅僅只是偶然一次出現了排便異常,這基本都是受到了飲食因素的影響,大家首先要從生活中找到原因。

但是,如果近期反覆出現了類似表現,同時還伴隨其他症狀,比如排便困難、腹痛、排便疼痛等等,這就可能是疾病到來的信號,患者應當提高警惕,並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健康周周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30/193425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