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人格的成長,與哀悼能力密不可分

人格的成長,與哀悼能力密不可分

  1. 精神分析視角下的成長標準

  先講兩個比較常見的標準。

  從普遍的人格發展上說,成長可以劃分為3個階段:

  ①0-1歲的口欲期。我們跟這個世界的關係就是我們跟母親的乳頭的關係,這個階段最重要的特徵就是依賴。比如一個人他已經長到了35歲仍然在啃老,我們就會說他仍然活在口欲期,在精神層面仍然還在犧牲媽媽的乳汁。所以,我們得出以下的結論:不管年齡多少,人格如果仍然處在對他人的過度依賴中,就表示我們的人格或是人格的某些部分還停留在0-1歲。這可能會攻擊到某些人,但是剛才已經說過,如果我們有口欲期這種特徵依賴,只是表示我們某一部分沒有成長,而不是整體的人格沒有成長。

  比如,我過度依賴一個機構、一個體制給我提供需要的金錢,或者是其他福利還有安全感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把它理解為口欲期故障的表現。意思就是,我有一部分還停留在嬰兒期,我需要這個體制給我提供一個像爸爸媽媽早年給我提供的那樣安全的環境,我才能夠活下去。當我們發現我們不管是對人、對機構、對公司有過度依賴的時候,都是我們仍然沒有成長的證據。

  ②1-4歲間的肛欲期。比如說,我們經常談到的焦慮症、抑鬱症、恐懼症這些東西,還有人際關係的各種衝突、親密關係中間的各種衝突、父母跟孩子的各種矛盾,實際上都是沒有充分從肛欲期發展過去的原因。

  這個階段每個人都需要學習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本質上不僅是我們對自身的控制,也是對周圍環境的控制。他擴展的內容是非常大的,包含了所有的控制。比如說,如果一個老闆過度控制的話,我們就會說這個老闆有肛門性格,就表示他的人格還停留在肛欲期。我們在生活中間真的可以看到很多與過度控制有關的事情。當你對自身或者是你對周圍環境,對他人有過度控制的時候,就表示你的人格成長還沒有超越一個小孩在訓練自己控制大小便的這個階段,就是過度控制。

  ③俄狄浦斯期。這個階段就是要發展愛和跟他人分享愛的能力。

  一般來說,當一個人的大部分發展到愛和分享愛的能力這個階段的時候,我們就說他的人格已經發展到最高水平。在俄狄浦斯期之後,沒有比他更高的人格發展階段。但是,有一點也需要說一下,就是剛才說的一個人的大部分發展到俄狄浦斯期,我們就說他整個人格大概在神經症水平。我們在說神經症的時候就已經說是正常人了,所有的正常人都是神經症。

  所以,當我們去判斷一個人是否成長,可以考慮一下這個人大部分時候的人格水平停留在哪個階段,是口欲期、肛欲期還是俄狄浦斯期?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很難絕對地脫離「口欲期」、「肛欲期」的殘留。就是當我們看到一個人他的大部分的衝突都是在俄狄浦斯期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說他成長得已經足夠好了,至於有一些殘留,無論是口欲期還是肛欲期的殘留,這是人之常情,大可不必咄咄逼人地去揪著這些毛病不放,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有一點毛病,這並不是一個過於糟糕的事情。

  第二個標準——使用的防禦機制。

  如果是非常原始的自我保護方式,比如理想化、投射性認同,還有分裂等等這樣的防禦機制,我們就說他的人格還停留在非常早期的水平;當一個人學會壓抑的時候,我們說他的人格已經有大的成長;而更高水平的防禦機制是升華、幽默和利他。

  看一個人使用的到底是什麼性質的防禦,如果使用的是有點像冷兵器的這種防禦,就是非常原始的防禦手段。就像現在一個國家如果仍然是用刀、斧頭、石頭這種東西來保衛自己,我們就說他的防禦非常原始,就證明他的人格發展水平還沒到更高級別。如果他能夠用現代化的防禦方式,就是剛才說的三個高水平的防禦機制,他的自我防禦機制足夠現代化的意思就是他充分地成長了。

  這裡再增加一個新的標準——對新經驗的態度。

  看一個人是不是成長得足夠好,就是看他對新經驗的態度。比如,認識新的人、獲得不一樣的人際關係、讀以前不喜歡的書、聽以前不喜歡聽的觀點,或者去不熟悉的環境。如果對這些新東西都是一個開放態度的話,可以說人格已經成長到足夠高的水平。反過來,如果封閉我們自己,只接觸我們熟悉的東西,任何新東西都會把它看成對固有知識和人格體系的威脅,對他抱有敵意的話,這樣的封閉人格,就是沒有充分成長的。

  2. 成長,快樂大於痛苦的體驗

  有句話說:「成長是痛並快樂的。」

  在成長帶來的快樂面前,其實成長伴隨的痛苦是完全能夠被「cover」的。而且,我們使用逆向思維來思考一下,不成長的痛苦與成長的痛苦對比,哪個更痛苦呢?答案顯然是前者。不成長,痛是深遠而長久的,而成長帶來的只是陣痛,即便有點痛,那也在可忍受範圍內。

  痛苦本身其實不是問題,問題在於什麼呢?問題在於我們對成長的態度,也就是對痛苦的態度。如果我們誇大了痛苦,那麼這個痛苦就可能變得不能忍受。但如果只是成長自然伴隨的痛苦的話,根據過來人的經驗,是能夠忍受的。

  說「成長有太多痛苦,乾脆放棄成長算了」實際上是在掂量需要付出的代價。這就好比有人說:「教育這個事情太花錢,能不能減少教育經費?」一個人回應說:「如果你覺得教育太花錢,那你可以試一試愚昧的代價。」這就可以把人嚇死,因為教育花的那些錢,只不過是錢而已。而沒有教育,大家都很愚昧,後果就可能是無法估量的。

  成長也是一樣,如果成長有痛苦就不成長了,那就試一試不成長的痛苦有多大。這樣一比較,成長的痛苦是可以忍受,而且成長的痛苦,不是純粹的痛苦,是痛並快樂著,伴隨巨大的成長的快樂,而不成長的那些痛苦真的是到了不能忍受的程度。

  所以,當一個人停在原地,不成長的時候,可能會在那裡傻樂。內心怎麼調整才能夠達到傻樂的狀態?就是把自己從存在這個級別降低為比人低等的動物,讓自己不要有太多的感受,不要應用作為人的心智,不要有人的基本的欲望和追求。當一個人就是害怕痛苦,把自己整成這個樣子的時候,可能真的不痛苦,因為麻木了。但作為外人可以看到他付出了更高的代價,而且可悲的是他都不知道,或者說他正在經歷更大的痛苦,但這些痛苦是被他潛意識感受的,所以他不知道。

  不管成長有多痛苦,痛苦的程度都要遠遠低於不成長伴隨的那些痛苦。甚至可以懷疑,這些成長自然而然的痛苦是老天的善意,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當成長有一點痛苦來陪襯的時候,會使我們的快樂變得更加快樂。

  3. 成長痛苦來源的確認與歸還

  但如果有一些自然而然之外的痛苦的話,我們需要確認的問題是:這個痛苦是不是我們的?

  舉個例子,父母很愛自己的小孩,看到小孩一天天長大,爸爸媽媽會有一種感覺——這個孩子越來越不需要我了,他對小朋友和老師的態度都比對我好,讓我有被拋棄的感覺。

  正常情況下,父母需要忍受被孩子拋棄,然後在孩子生命中間慢慢體面地退場。但如果父母本身就是成長不太充分的人,這個被拋棄的創傷被孩子成長激活之後,就會把這部分創傷投射給孩子。讓孩子感覺到如果成長得太好、離父母太遠就相當於拋棄,甚至是象徵層面的「謀殺」。孩子就會放慢成長的腳步,甚至停止成長,用這種方式來緩解拋棄或者是「謀殺」之後的內疚感,與內心想成長的力量相互撕扯。

  一方面需要不斷成長,充分地成為自己,另一方面需要顧及父母的感受,這樣成長的痛苦不是成長必須的,而是周圍人把被拋棄的痛苦投射之後擁有的。那就需要識別,哪些成長的痛苦是成長本身的,哪些痛苦是別人帶來的。

  當我們能夠分清楚我的和別人的痛苦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把痛苦還給別人,繼續成長。

  4. 哀悼: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我們琢磨一下這句詩,告訴自己昨天是留不住的,那就讓我死了要把昨日留住的那條心,昨天就跟我沒關係,我需要面對的是今天,這就是哀悼。

  ● 哀悼不能,是什麼樣子?

  哀悼不能,就是我覺得可以昨日重現,過去失去的東西通過後悔可以得到。例如我的愛人死去了,只要認為他沒有死,他就永遠活在我心裡,就真的沒有死,這都是沒有哀悼的。

  弗洛伊德天才的地方在於,他分清了哀傷和抑鬱的本質區別。

  我們舉個例子,比如一個我很愛的,也很愛我的親人去世了。哀傷的意思就是,他去世了,我情緒很不好,而且我確認了他的去世,不管是意識層面還是潛意識層面我都認定了這個事實。而且讓人有點難過的就是,我讓我的一部分隨他而去。我們每一個人在喪失一個所愛的人的時候都會有這種感覺,就是我們的一部分隨他去了。真的是有一種短暫的、難以忍受的感覺,這就表示內心裏面有一部分跟他一起埋葬了。那麼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就只會哀傷而不會抑鬱。最重要的是自我功能不會損傷,我不會因為懷念就在家裡總是板著臉,沒有辦法跟家人說笑,或者茶飯不思等等,沒有這些功能的喪失,這就是哀傷。

  抑鬱不一樣,這兩個事情都沒有完成。第一個事情,就是在幻想層面我認為他沒死,總覺得他活著,我還通過收集他曾經的用品,或者到處向人打聽他的事跡,或者為他的去世做更多的事情。比如,為他出書、為他演講。用這種方式來否認他的離開,也不可能讓我的一部分跟他而去,這就是抑鬱。

  心理治療的干預思路就是把它帶到第一種狀態,你需要完全的接納你已經喪失了所愛的人,以及你的有一部分肯定會隨他而去。恰好是因為你的有一部分隨他而去之後,他的死亡這個事情就不會全面地影響你的自我功能。

  4. 警惕表演型哀悼

  我們看看有一些表演型的哀悼,有巨大的情感隔離,這樣的人也會抑鬱。我想了一個例子:有一個讀中學的男生自殺了,打電話給我要我給他們學生和家長做一些事情,我叫了我們醫院一個經驗比較豐富的諮詢師去。

  這個自殺的孩子的同班同學說要搞哀悼活動,就是每個人都談一談跟這個人的關係,每個人都寫一個悼念文章,想把這個活動搞得大一些。這個諮詢師就說:「我理解你們的心情,你們很想念他,希望他沒有離開,能夠繼續跟你們在一起上課,你們一輩子還可以維持很長時間的友誼。但是,我們需要接受這個人已經走了,為了不打擾他在天堂安息,我們不可以做出太大的動靜。如果內心想他,我們就默默地告訴自己就可以。」所以,他們搞了一個非常安靜的哀悼的儀式,沒有任何人因為這個事情說得太多或者做得太多,然後這個事情就這樣過去了。

  反過來,一個沒有經驗的諮詢師可能會怎麼做?

  你可以任意表達你的哀思,你可以大哭、大鬧、大跳,寫很長的東西。這些高度興奮的東西出來之後,有大片大片的人會抑鬱,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表演性地表達了哀傷,這種東西是不可以被表演的,那麼反過來就會有大批的同學抑鬱,就不會像剛才我說的那個有經驗的分析師處理之後那種風平浪靜。

  6. 殘忍不能型人格障礙

  我們說哀悼,特指一些重大的喪失。而昨日之日不可留,或是過去用的那些東西總捨不得丟,搞得家裡像垃圾場一樣,或是總沉浸在過去,沉浸在回憶之中,沒有辦法活在當下這種情況,我發明了一個搞笑的說法,叫殘忍不能行人格障礙。

  我們總覺得好像過去是有生命力的,如果我忘掉的話,就相當於殺死了一個名字叫過去的人,所以我需要永遠都惦記著他,這樣子就破壞了我充分生活在當下的可能性以及謀劃未來的能力。但如果能夠讓自己殘忍一點,把叫過去的人殺死,就會過上不被過去限定的生活,這就是所謂的殘忍。

  不能行人格變成了殘忍能夠行人格,這個殘忍也不是真正的殘忍,因為並不是真正殺死了一個叫過去的人,只是跟過去告別而已。跟一個抽象的,你永遠都不可能再見到的一個對象告別。

  有時候我們因為自戀,也可能會誇大我們對他人的價值。比如,覺得十年前在街上橫了一個人一眼之後內疚了十年。然後總認為在這十年之內,因為我在路上橫了他一眼之後他過得不好,所以讓自己處在某種抑鬱的狀態中間,這是誇大了自己的攻擊性。有人真的會為對他人或者對社會造成的一個所謂的傷害,而鬱鬱寡歡很長時間,這屬於太把自己當回事,叫做自戀。

  哀悼是一個過程,要相信治癒會慢慢發生,也要留給自己在情緒中反覆的空間。一句略雞湯的話:和過去好好告別,接受當下的體驗,剩下的交給時間。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03/1935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