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汽車世界 > 正文

下雨天的高速上,有些車開得很穩,為什麼毫無徵兆就失控了呢?

想必大家一定看到過這樣的事故視頻:下雨天的高速公路上,一輛汽車平穩地行駛著,看起來沒有任何異常。但下一秒這輛車突然就毫無徵兆地側滑並失控了。

這種視頻網上一搜一大把,老司機一看就知道這是路面積水引起的水滑現象。但是一些新手司機並不了解其原理,看完以後肯定會感到莫名的恐懼,特別是自己也在下雨天跑高速的時候會格外地擔驚受怕。

其實這只是一個普通的物理現象,我們只需要弄清楚其原理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從而成功避免出現類似情況了。

我們小時候一定都玩過打水漂的遊戲吧,找一塊光滑且扁平的石頭,以儘可能與水面水平的方向扔出去,這塊石頭就會在水面連續跳躍,直到速度降低後才沉入水底。

打水漂時石頭為什麼能在水上漂那麼遠呢?主要還是水的表面張力在起作用。

石頭快速撞擊水面時由於表面張力的作用,石頭並不能直接擊穿水表面的那層水膜,而是被水給拖起來了。打水漂時用的都是表面光滑的石頭,因為表面越光滑越不容易刺破水膜。

而汽車在積水路面行駛時也是一樣的道理。

輪胎快速撞擊路面,如果輪胎表面很平整、光滑的話在接觸的瞬間輪胎就無法刺破路面的那層水膜,結果車輪就會像打水漂時的石頭一樣被積水給拖起來,在水面滑行。由於此時輪胎完全不接觸地面了,因此車輪會喪失幾乎所有的抓地力,車身任何受力不均勻都會導致車身瞬間失控。這種現象被稱為水滑。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汽車的輪胎都有很豐富的花紋,它可以降低在積水路面行駛時發生水滑的概率。

因為輪胎花紋的邊緣都很尖銳,在接觸水面時可以快速刺破水膜,儘可能地破壞水的表面張力。其次花紋的溝槽可以把輪胎與路面之間的積水快速排出,這樣一來就可以最大程度清除掉輪胎與路面之間的積水,讓輪胎與路面有充分的接觸,從而避免發生水滑現象。

雖然水滑是客觀存在的,但很多人依然對它的危險性有足夠的認識。

就像我一個朋友說的那樣:我在雨天跑120也很穩,沒發現水滑失控啊。其實這是很容易誤導人的,因為之所以沒出現水滑,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積水厚度不夠。

因為現實中路面並不是完全平整的,比如柏油路,細看的話路面其實是凹凸不平的。在積水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部分積水淹沒了路面凹進去的部分,路面凸起的部分則暴露在外面,這樣汽車經過的時候輪胎仍然與路面有一部分接觸,所以你再怎麼跑也不那麼容易出現水滑的現象。但有些司機會想當然地認為水滑只是嚇唬人的,而忽略了路面積水厚度對水滑發生概率的影響,假如遇到積水很厚,那情況就非常危險了。

因此在下雨天跑高速時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判斷積水的厚度。如果積水沒有完全沒過路面,那情況還是可控的。而積水一旦淹沒路面,那危險性會直線上升。

如何判斷路面積水厚度呢?我平時跑高速時都是以輪胎濺起水花的多少以及方向盤反饋的手感來判斷的。

如果路面積水已經完全沒過路面,那麼輪胎濺起的水花會像水柱一樣向兩邊排出,而且此時你能感覺到方向盤似乎在暗中跟你的手較勁。這是因為積水太厚,已經對車輪產生足夠大的阻力了。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一定要控制車速,起碼不能高於80公里/小時。

如果路面積水沒有完全沒過路面,那麼車輪碾壓過去時輪胎四周會有一團水霧,但沒有明顯的向兩邊噴射出去,這時候從理論上來說發生水滑的風險還是比較低的。

但這只是理論分析,現實中如果輪胎磨損嚴重或者遇到個別路段積水突然變厚或者變道打方向太突然,那也是有可能出現水滑現象的。

這裡就要說說輪胎磨損對雨天行車的影響了,輪胎磨損嚴重會導致兩個問題:一個是輪胎花紋邊緣不銳利,無法高效地刺破水膜。另一個是輪胎花紋太淺,排水效率太低,這都會增加發生水滑的概率。

水滑非常危險,因為一旦發生水滑,車輪會失去抓地力,汽車就會像無頭蒼蠅一樣在路面上亂撞,這時候即便是經驗豐富的老司機也很難做出有效的應對,而且水滑一般都出現在車速比較高的情況下,發生之前幾乎沒有任何徵兆,所以其後果還是很嚴重的。

但你弄清了水滑的原理後就可以做到精準的預防了,這樣水滑就沒那麼恐怖了。想做到精準預防其實很簡單,首先要學會判斷路面積水狀況,其次要定期檢查輪胎花紋深度,保證輪胎良好的排水性能。最後就是在路面積水嚴重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放慢車速,這樣輪胎有充足的時間排水,發生水滑的概率就會低得多了。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愛車大家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908/195126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