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比亞迪正在複製華為模式 國家扶持、抄襲、過河拆橋

REUTERS/Edgar Su

歐美電動車的開源技術加中國舉國體制的扶持,中國電動汽車正在快速占領全球電動車市場並持續擴張,這種以市場換技術再壟斷市場的模式,其實是複製華為發展路徑,但當歐美的產業界警覺中國電動車的威脅時,中國電動車巨企又會否步華為後塵呢?

至少在特斯拉將專利全面開源前2個月,如今的中國電動汽車龍頭老大比亞迪,發出的最豪氣的公關廣告,是「542戰略」,即百公里加速5秒以內,四輪電驅,百公里油耗2升以內。

與之對應的是頻繁的安全事故,如在車禍中,甚至行駛或泊車狀態下電池突然起火。但在官方宣傳部的禁令下,這些事故被悄悄隱去。

中國過去幾十年發展模式:抄襲與過河拆橋

要求匿名的資深的汽車上游產品提供商告訴本台記者,至少,即便是在開源之後,一直到在特斯拉進入中國之前,中國的電動汽車獲取了巨額的國家補貼,但技術實際進展很少,直至特斯拉超級工廠設籍上海之後,中國國產電動車迅速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並在2022年底中止了持續13年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簡稱「國補」)。

但目前特斯拉在中國持續遇到一些官方機構限行、限停、限充電,都有卸磨殺驢的味道。

他說:跟特斯拉的開源有關係嘛。國產的那些廠商它肯定把特斯拉拿來做一些拆解,詳細的研究,這很正常。就最近幾年,比亞迪為龍頭,市場應該是比較大。就現在中美關係,如果說持續惡化的話,特斯拉在中國會遇到一些困難。這個變數很大。

他還指出,迄今為止,中國方面都是利用合作進行抄襲,然後過河拆橋。按照過去幾十年來的經驗,外國車企只要是拿出技術和管理團隊跟中方合作的,無論是日本鈴木,還是美國的福特,還有法國雪鐵龍、標誌,最後的結局都是慢慢被中國車企蠶食。

他說:比如說原來長鈴,就是跟日本鈴木合作的。它之前自身的實力做強了嘛,後來就把鈴木搞死了嘛。從2015年之後呢,長安福特那個品牌就不行,反是長安發展得很迅猛。

他還指出,官方和中國的車企,都將新能源車視為彎道超車的機會,因為可以繞開日本車企那種工藝複雜的發動機研發。

不公平競爭與舉國體制護短

智慧財產權律師麥克指出,特斯拉技術開源,是希望以此促進新能源汽車特別是充電系統的普及,但他顯然不明白中國的抄襲和不公平競爭的嚴重程度。

他說:馬斯克他有宏大的理想,他並不排斥競爭對手對他的抄襲,但他沒有想到中國山寨的東西,所向無敵。一般從特斯拉出來的(技術人才)肯定是高薪聘請。也不排除他們事先把人派過去臥底。

比亞迪發展模式與華為相近

麥克還指出,以華為和比亞迪為例,這種以所謂民族品牌面目示人的企業,同時享受了官方的保護。普通人試圖追究他們的法律責任極難。

此外,和華為一樣,比亞迪亦享受到了宣傳系統的直接庇護。特斯拉的任何事故都可能被突出炒作,但比亞迪等國產車,即便是電池頻繁爆炸,甚至導致人員傷亡,也禁止媒體報導。

他說:智慧財產權那個糾紛有民事方面的,也有刑事方面的,比如,金額超過了50萬就可以抓人了。民事是可以立案的,刑事立案就肯定立不上。像比亞迪呀,華為呀這種公司,他們基本上是跟公檢法是共同體的,是不講法律的。比方說,在龍崗看守所那就有專門關華為的,只要華為要告哪個?立馬就把他關在這個地方。

事實上,即便是在2016年前後,比亞迪亦深陷品質低劣的醜聞。深圳市愛出行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創始人吳建明即公開指控,其耗資4億多元購買1333台騰勢300型電動車用於租賃營運,結果因電池續航不足導致公司陷入絕境。但迄今為止,問題依然沒能得到解決。

而另一位原央媒記者稱,比亞迪也是以愛國作為營銷策略,被稱為汽車界的華為,主要是以迎合中國社會的民族主義風氣。此外,在持續的體制加持下,比亞迪創辦人王傳福本人和任正非的處事手法亦越來越相似。

比亞迪和政府一直沒有披露國家補貼資料

實際由官方主導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今年1到8月,完成汽車產銷分別是1822.5萬輛和1821萬輛,從2019年的低谷,一路攀升至今。8個月同比,持續三年出口增加。

但對包括政策性扶持、國家補貼及包括宣傳部在內的機構的袒護,則沒有任何披露。

本台記者亦就此多次致電該協會,但未獲回應。

而比亞迪方面也沒有回應採訪請求,其官方公布的深圳總部電話也一直無法撥通。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920/1956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