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從諾貝爾獎,看美國科技為何強大

並不是所有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會和他們所在的美國大學保持良好的關係。比如獲得今年諾貝爾醫院獎的卡里科曾經在賓州大學過任教,但是她在賓大的經歷很不愉快,因為申請不到經費,她曾經在賓大做不成永久的教職,成了臨時工。2012年賓州大學甚至還逼著她退休,她後來只好去了魏斯曼的實驗室工作。這才有了她後來和魏斯曼一起研發疫苗獲得諾貝爾獎的事情。

最近幾天,是今年的諾貝爾獎頒發的時候,和往常一樣,除了文學獎、和平獎之外,科學類的獎項里,美國又是最大的贏家。

在今年已經揭曉的諾貝爾物理、化學和醫學獎中,有8位科學家獲獎,其中6位是美國人。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在美國的科學家中,只有2位是真正出生在美國的,其他4位分別出生在匈牙利、法國和前蘇聯

但上述這些人也被稱作是「美國科學家」,因為他們的研究成果是在美國取得的,他們工作和服務的機構也都是美國的,也就是說,他們創造的科學成果,也是美國最先享受的。

美國是迄今為止獲得諾貝爾獎科學類獎項最多的國家,據統計,截止去年,美國一共有384個人獲得過諾貝爾獎,在過去一百年裡,獲得過諾貝爾獎最大的30所大學裡,美國占到了20所。

因此,美國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科技最發達的國家。

美國是怎麼成為科技最發達的國家的呢?大部分人都會這麼回答,因為美國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學教育和水平最高的科研機構。

但從今年諾貝爾獎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來,上述並不是美國科技強大的真正、全部的原因,擁有國際化的人才是美國在科研領域最大的競爭力。

事實上,在諾貝爾獎最早的那些年裡,美國並沒有現在這種碾壓式的優勢。從1901第一次頒發諾貝爾獎開始,一直到1930年,這期間諾貝爾獎的最大贏家是德國。

在這段時間裡,全世界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總共有93人,其中德國是28人,英國是15人,法國是13人,而美國只有4人獲獎。

德國之所以在20世紀前端的科技水平領先世界,這主要得益於他們優秀的大學制度。德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一水兒的都是大學教授。

僅在柏林大學一個學校里,光物理學家的教授就有基爾霍夫、愛因斯坦、薛丁格、海森堡、玻恩。還有化學家霍夫曼、拜耳、艾米爾·費歇爾、德拜、能斯特、哈恩等這些如雷貫耳的大科學家。

另外還有生物學家魏爾嘯、科赫、埃爾利希;數學家魏爾斯特拉斯、狄利克雷、馮·諾依曼和哲學家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叔本華、杜林等。

這些人隨便一個拿出來,都是大師中的大師級的人物。

直到一戰爆發後,歐洲出現動盪,再加上二戰前後,納粹在德國實行了文化清洗政策,導致德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的科學家流亡美國躲避戰亂,這些來自歐洲的科技人才使得美國的科研水平迅速提升。

不過,要是說美國的科學水平提升完全依賴於這些流亡的科學家,顯然也是不準確的,畢竟,當時的南美洲國家比如阿根廷、巴西甚至古巴等也沒有戰亂,經濟在當時也非常發達,可是這些歐洲科學家為什麼偏偏要去美國呢?

這當然是由於美國開放、自由的社會制度和本來就水平很高的大學教育和科研基礎,而且,早在戰前,歐洲和美國的科學家的交流就已經很頻繁了,去美國搞研究和教學在那個時候已經蔚然成風,戰亂只是加快了這個進程。

而由於大量歐洲科學家的到來,也促進了美國高校體制的多樣性改革,使得美國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迅猛發展,進而成為世界科技最發達的國家。

從1941到1950年開始,美國的諾貝爾科學獎獲獎人數開始顯著增加,首次達到兩位數,但只是以1打頭。

從上個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美國的諾貝爾科學獎獲獎數開始以2打頭,但進入70年代後就開始一直以3打頭了。

現在,美國擁有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包括畢業生及職員)的大學遍布全國,其中有20人以上獲得過諾貝爾獎的大學就有19所。

它們的排序是:1、哈佛大學113人;2、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82人;3、加州理工學院70人;4、哥倫比亞大學69人;5、麻省理工學院62人,芝加哥大學62人;7、斯坦佛大學55人;8、康奈爾大學50人;9、普林斯頓大學42人;10、洛克菲勒大學38人;11、耶魯大學34人;12、霍普金斯大學30人;13、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27人;14、賓夕法尼亞大學25人,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25人;16、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24人;17、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23人;18、紐約大學20人,19、卡耐基·梅隆大學20人。

這些大學,隨便拿出一個來,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都比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還要多。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會和他們所在的美國大學保持良好的關係。

比如獲得今年諾貝爾醫院獎的卡里科曾經在賓州大學過任教,但是她在賓大的經歷很不愉快,因為申請不到經費,她曾經在賓大做不成永久的教職,成了臨時工。

2012年賓州大學甚至還逼著她退休,她後來只好去了魏斯曼的實驗室工作。這才有了她後來和魏斯曼一起研發疫苗獲得諾貝爾獎的事情。

而她和魏斯曼那篇讓他們獲得諾貝爾獎的論文,一開始投給著名的《自然》雜誌,但被拒絕發表,才改在次一級的《免疫》雜誌上發表。

如今,卡里科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卡姨」,在她獲獎後,賓大也表示了祝賀,但慘遭網友群嘲。

「卡姨」的經歷也讓我們懂得,美國的大學和科研製度並不是十全十美的,但它有足夠自由度和包容性。只有在這樣的地方,才會有那句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否則,她遇到的很可能是「明珠暗投」。

諾貝爾科學獎的發展歷程是從20世紀早期德國獲獎人數獨占鰲頭到二戰結束後美國獲獎人數遙遙領先,再到21世紀初期日本獲獎人數出現井噴。

可以看出來,提高科研水平,靠閉門造車是沒有前途的,只有自由、開放和包容的制度和社會環境才是孕育高科技的最佳土壤。

責任編輯: 李安達  來源:老魚講古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009/1963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