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為什麼不建議大家做核磁共振?醫生說出真實原因,望提前知曉

56歲的李先生吸菸很多年了,以前他每次吸菸後只是咳嗽一陣,然而最近,他發現自己的咳嗽症狀持續時間越來越長,同時還出現了咳痰的症狀,痰中還偶爾帶有血絲。

這些不尋常的症狀讓李先生不禁產生了恐慌和擔憂,回想起一個月前,鄰居陳大哥因為持續咳嗽、痰中帶血,在腦部磁共振檢查的輔助下,被確診為肺癌腦轉移。

李先生驚恐萬分,他害怕類似的厄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於是,他急匆匆地來到醫院,要求醫生為他雙肺做個磁共振檢查,以便及早發現肺癌跡象。

然而,醫生並沒有按照他的要求開出磁共振檢查的單子,而是給他開了一個低劑量螺旋CT的檢查單。對此,李先生感到困惑不解,為什麼醫生不建議他做核磁共振呢?

01

什麼是核磁共振?其原理是什麼?

核磁共振(NMR)是磁矩不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場作用下自旋能級發生塞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頻率的射頻輻射的物理過程。

其原理是利用射頻脈衝讓人體某一組織或部位的氫原子發生共振,當外部磁場撤銷後,氫原子會發出特定頻率的無線電信號,通過這些信號就可以得到人體某一組織或部位的T1、T2、T2*等不同參數,從而獲得病變組織的相關信息。

在臨床醫學中,核磁共振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診斷人體各種器官和組織的病變,尤其是對腫瘤、腦部疾病、關節病變、心血管疾病等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

此外,核磁共振成像技術還可以用於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對於生物科學和醫學領域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02

為什麼不建議大家做核磁共振?醫生說出真實原因,望提前知曉

1、核磁共振檢查需要使用強大的磁場,因此對金屬植入物和體內金屬物體敏感,可能會引起不適或危險。

2、核磁共振檢查需要花費較長時間,通常需要20分鐘以上,因此對於需要長時間保持靜止的患者來說可能會感到不適。

3、核磁共振圖像質量受多種因素影響,如患者的移動、呼吸、器官運動等,因此對於圖像質量的評估需要更加精細的技術和設備。

4、核磁共振檢查價格較為昂貴,且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和設備,因此對於一些患者來說可能不是最佳選擇。

03

哪些情況,醫生會建議進行核磁共振檢查?

神經系統疾病

核磁共振檢查是診斷神經系統疾病的常用方法之一。它能夠清晰地顯示大腦和脊髓的結構,幫助醫生診斷諸如腦炎、腦膜炎、腦梗死、腦出血等神經系統疾病。

肌肉骨骼系統疾病

核磁共振檢查可以生成高解析度的肌肉骨骼系統影像,幫助醫生診斷骨折、韌帶損傷、關節炎症等肌肉骨骼系統疾病。

心血管系統疾病

核磁共振檢查能夠提供心臟和血管的詳細影像,幫助醫生診斷心臟瓣膜疾病、心肌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統疾病。

腫瘤性疾病

核磁共振檢查可以檢測和定位腫瘤,提供有關腫瘤的大小、形狀和生長方向的信息,幫助醫生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其他疾病

除了上述情況,核磁共振檢查還被用於診斷肝囊腫、腎囊腫等內臟器官疾病,以及評估手術效果和判斷疾病預後。

04

核磁共振檢查有沒有輻射?

事實上,核磁共振檢查並不涉及任何輻射。它利用強大的磁場和射頻脈衝,將人體內的氫原子核磁化,然後測量它們返回到靜態狀態的速度以產生圖像。在這個過程中,被檢查的人不會接觸到任何放射性物質,也不需要擔心輻射的問題。

相比之下,一些其他的醫學影像技術,如X光和CT等,確實會使用到放射性物質,因此具有一定的輻射風險。但是,核磁共振檢查是絕對安全的,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輻射傷害。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核磁共振檢查本身沒有輻射,但是有些人在接受檢查時可能需要服用或注射造影劑。

這些造影劑的作用是幫助醫生更清晰地看到病變部位。有些造影劑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因此在接受檢查前,應該向醫生說明自己的過敏史和藥物使用情況。

05

閱讀延伸:核磁共振和CT,哪個更好?

核磁共振和CT是兩種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它們各自具有獨特的優勢和適用場景。首先,核磁共振使用強磁場和射頻脈衝,通過測量磁場的變化來生成圖像。而CT則使用X射線和計算機技術,對物體進行斷層掃描。

在圖像質量方面,核磁共振可以提供更豐富的細節和更清晰的圖像,尤其是對於軟組織和神經系統。

核磁共振的磁場穿透力較強,能夠檢測出肌肉、關節和韌帶等組織的異常。此外,核磁共振還可以生成三維圖像,更直觀地展示病變部位。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CT可能更具優勢。例如,對於肺部疾病的診斷,CT的效果通常優於核磁共振。CT的X射線掃描速度快,可以迅速捕捉到肺部病變的細節。此外,CT還可以生成橫斷面圖像,更準確地顯示肺部組織的結構。

在適用範圍方面,核磁共振對於神經系統和軟組織疾病具有很高的診斷價值。對於腦部疾病、脊髓損傷和關節炎等病症,核磁共振可以提供更準確的信息。而CT則更適合用於檢測肺部、腹部和骨骼系統的疾病。

總之,核磁共振和CT各有優劣,選擇哪種檢查方法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醫生的建議來確定。在某些情況下,兩種檢查方法可能都需要進行以得出更準確的診斷結果。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小康說科普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102/1973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