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美國策略顧問公司貝恩發布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大多數中國消費者計劃在雙十一購物節期間有限度地消費,近一半消費者稱將轉向購買更平價的品牌或自有品牌產品。西方的在華知名品牌也感受到中國消費的低迷。多重因素造成中國消費者不敢花錢。
中國77%消費者今年擬減少消費
貝恩(Bain& Company)在各大城市中抽樣訪問了3000名市民,消費者對雙十一的購物興奮感已減弱,77%的消費者不打算增加開支,比例略高於去年的76%,並較2021年的49%顯著提高。
貝恩認為,內地消費者信心仍略低於新冠疫情爆發前的水平,預計今年消耗品庫存可能會增多。
調查說,前景黯淡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宏觀經濟逆風導致消費者更加注重商品價值,但同樣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首次推出的購物節的規模日益擴大和逐步成熟,電商平台上不斷湧現同類的大促銷活動。
貝恩公司駐香港零售業務合伙人詹姆斯‧楊(James Yang)表示:「這種謹慎程度與去年的消費者情緒相當,去年76%的受訪購物者提到減少或維持雙十一消費。」「雙十一消費似乎存在結構性放緩的因素,這與其持續時間和規模有關。今年的調查更深入地挖掘了『雙十一』之後的總體消費意向,71%的受訪者告訴我們,他們將在2023年之前削減或維持購物支出。」
調查說:有很大一部分受訪者(35%)表示,他們正在等待更好的促銷活動,以便讓他們的錢花得更值,而18%的受訪者則著眼進行大批量採購。然而,有較大比例的消費者(48%)表示,他們會選擇較便宜的品牌或轉向購買自有品牌產品。
調查顯示,對商品價值的追求正在對各類產品產生兩極化的影響。購物者在購買必需品(如紙巾、洗手液、泡麵和寵物食品等)的同時,減少了對家用電器和家具等非必需品或大件商品的消費。但同時,他們仍然在外出用餐和旅行等方面尋求一些小享受。
在比較不同城市和年齡層的消費習慣時,調查發現,來自低收入階層和低線城市的消費者最容易感受到壓力,特別是嬰兒潮世代(出生於1946—1964年)、X世代(出生於1965—1980年)和Z世代(出生於1997—2012年)。在大城市和高收入階層的Z世代購物者中,這種價值意識心態也很突出,因為他們的消費能力尚未達到年長一代的水平。
西方知名品牌感受到中國消費低迷
此外,西方在華知名品牌也感受到中國消費低迷帶來的寒意。
從奢侈化妝品公司雅詩蘭黛(Estee Lauder)到服裝製造商「加拿大鵝」(Canada Goose)和iPhone銷售商蘋果公司,多家公司都公布了疲軟的業績,其中一些稱,在抗疫隔離措施解除近一年後,消費者並沒有重新打開他們的錢包。
雅詩蘭黛這家總部位於紐約的公司目前預計,2024財年的銷售額區間同比將為下降2%到增長1%,先前的目標是銷售額同比增長5%—7%。
雅詩蘭黛總裁兼執行長傅懿德(Fabrizio Freda)說,雅詩蘭黛在亞洲和中國的零售額增長放緩,雙十一購物節的預售情況印證了這一點,預售是指顧客可以提前下單購買有折扣的商品,隨後在11月11日當天完成付款。
家住浙江、36歲的艾莉西亞‧關(Alicia Guan)的柜子里曾經裝滿了各類奢侈護膚品。她告訴《華爾街日報》,自己新的購物信條是:「從繁到簡,從貴到便宜。」只有在經濟好轉後,才會考慮升級護膚品。
近日,蘋果公司也表示,在該公司的第三大市場中國,銷售額比上一季度下降2.5%,至151億美元,不及分析師的預期。
加拿大冬裝製造商「加拿大鵝」的財務長喬納森‧辛克萊(Jonathan Sinclair)在與投資者的通話中表示:「談到中國,我們看到,從經濟對中國消費者的影響來看,大環境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戰。」
多重因素中國消費者勒緊褲腰帶
隨著中國全國各地房價的持續下跌,房地產市場的螺旋式下滑導致許多家庭感覺自己沒有之前富有。
《華爾街日報》報導,市場研究公司CTR媒體融合研究院(CTR Media Convergence Institute)大中華區總經理虞堅表示,中國股市和樓市帶來的財富效應基本消失,他認為中國股市和房價一道承壓,放大了中國消費者勒緊褲腰帶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