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漢字是經由長時間的演化而成,因此現在看來是錯誤的寫法,在古代反而可能是正確的。(示意圖/達志影像)
許多人參觀名勝古蹟時會發現,古人書寫的牌匾常有很多錯字,不是多一點就是少一撇,比如位於大陸江蘇揚州大明寺的「風流宛在」匾額上,「流」就少了一點,「在」反而多了一點;位於河北承德「避暑山莊」上「避」字的「辛」也多了一橫。為何古人這麼常寫錯字呢?其實這些寫法在古代可能都是正確的,只是隨著字體的演變,現代人才會對這些寫法越來越陌生,甚至認為是錯字。
根據《梨視頻》報導,古代牌匾上出現許多錯字,不少後人會聽信傳聞,認為古人寫錯字可能別有用心,像是出自清代兩江總督劉坤之手的「風流宛在」,「流」字頂上少了一點,「在」字旁邊則多了一點,就有謠傳稱是在勸人「少點風流,多點實在」。但事實上,漢字演變成現在的模樣,中間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變化,甚至很大一部分是將錯就錯的結果,有時候古人所寫的「錯字」反而才是正確的。
「流」字最早見於金文,在隸書、楷書等後來的書寫字體中,加點或不加點的寫法都有,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就偏好不加點的寫法,在作品《蘭亭序》中出現的2個「流」字都沒有點,隋末唐初書法家歐陽詢的代表作《九成宮醴泉銘》中出現的5個「流」字也沒有點,至於加了點的「在」字,在古代碑帖中也十分常見。
古人書法中的錯字有一部分是所謂的「俗體」,這些俗字如果有文人名士寫過,後世就會更喜歡使用,以凸顯自己的古文字功底深厚,比如目字旁的「明」字,就是漢代石經里的正宗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