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中國彩禮文化新趨勢:買房、生育、女權?

中國最高法院在釋出的文件中強調,各法院在裁定彩禮糾紛時,不應只關注夫妻身份是否進行了法律登記。

近日,中國最高法院有關婚姻一方能否要求退還彩禮的問題說明,引發輿論熱議。經濟下行之際,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而在年輕人"躺平"不結婚的背後,公眾對於當前的彩禮文化又是怎麼看的呢?

中國近年常出現結婚彩禮過高,一方要求退還彩禮的糾紛事件。1月18日,中國最高法院發布相關審理規定。規定指出,自今年二月起,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此外,以下三種情況能要求對方退還彩禮:沒有辦理結婚登記,已登記結婚但沒住在一起生活,或因為彩禮而導致生活困難。

官方人民網也在當天報導,安徽潁上縣舉辦了首屆「零彩禮」集體婚禮。報導說,八對新人讓人們對愛情有了新的認識,是「倡導婚姻觀念改革」的重要一步。

中國彩禮金額演變

其實,中國社會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曾出現過不要彩禮的宣傳。網易理財網2008年「講述我的三十年」大型徵文活動,就能看出彩禮金額在中國的演變。從文革期間象徵意義的幾十元人民幣,到改革開放後,因為人民收入提高並有一定積蓄,加上物價上漲,彩禮也增加到了幾千、幾萬元以上。

中國各地因為經濟發展程度及風土民情不同,也導致彩禮出現不同行情。23歲的單身河南鄭州X(前推特)網友「雨淋囹」以文字回複本台採訪時表示,在他的家鄉,「彩禮頂多幾萬元」,「基本上是給新婚夫婦的啟動資金,而不是專門給娘家的。」

根據「數據寶」的資料統計,2020年中國禮金平均金額在7萬元人民幣左右,其中又以浙江、黑龍江及福建等地最高,超過13萬元,是當地居民一年可支配收入的3-6倍;重慶、新疆、吉林等地則最低,不到3萬元。如果以經濟水平來看,彩禮壓力最小的是上海、廣東、重慶、北京、海南等地,僅需一年的可支配收入。

在結婚過程中,男方向女方支付彩禮是中國古老的習俗。(路透社圖片)

彩禮之於城鄉差距

雖然許多城市沒有那麼盛行彩禮文化,金額也相對容易負擔。但農村地區因為男女比例失衡,男方往往為了爭取女方家庭的認可及青睞,被迫支付越來越高的禮金。而這還不包括娶妻必備的房子及車子。

新華社2021及2023年走訪中國農村的報導指出,車、房加上彩禮的三大件花費,少則五、六十萬,多則上百萬。有的人因此舉債、陷入貧窮,還有的父母把攢錢娶媳作為畢生的奮鬥目標之一。

網友「雨淋囹」對此認為,「中國許多農村視女性為婚姻中男性的附屬品」,因此「彩禮實際上是原生家庭出售女兒的價碼……。彩禮風俗有悖於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現代理念,應當在不斷加強女性受教育程度、就業環境的基礎上,逐步移風易俗。」

彩禮相關糾紛以及男方同時要承擔房車等多重經濟壓力,都導致年輕人結婚生子意願的降低。(路透社圖片)

從買房到生育補償

三十歲來自天津的旅美程式設計師Peter Wang則告訴本台,在中國三線城市,包括農村地區,因為年輕人收入低、財富自由的機會低,女方家庭更傾向直接要一筆相當於當地居民平均年收入4-5倍的金額作為彩禮。有的把彩禮留給新婚夫婦使用,也有的拿給女方的弟弟,做為未來買房用。

Peter Wang說,儘管天津等地因為城市化悠久,不要求男方支付高昂的彩禮,「包括東北,頂多象徵性地要個五萬十萬就到此為止了」,家長也因為當地房價過高而不要求一定要先有房才能結婚,但可能會鼓勵女孩找有房的當對象或請男方出錢支付首付,然後由女方買車及負擔房子的裝修費用。他說,常見的情況是,婚後男女一起還貸,財產平分或按比例分割。

除了把彩禮當作新婚買房的依據,Peter Wang還觀察到,有些中國國內的中產女性或是一些在國外受過教育的女性認為,生育將導致身體機能受損,也可能影響職業升遷發展,因此把彩禮當作生育補償,要求可能高達五十萬元人民幣:「傳統意義上要彩禮的,其實在中國已經是非常底層的、在社會上邊緣化的一些人。現在要彩禮的主流這些人,很多是為了女權,為了自己要的彩禮。」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120/2006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