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白丁:論中共話術中的「反動」

作者:

作者前言

中國共產黨及其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為「中國」)所使用的政治術語之豐富,大概在世界上無出其右者。這種豐富不僅是因為從20世紀初傳承下來的政治詞語數量巨大,更是得益於新時代的新術語如雨後春筍般每天都在媒體上蓬勃湧出。

然而,在政治術語極大豐富的同時,卻是交流用詞的日漸貧乏。在信息審查的壓力下,敏感詞語和被禁詞語越來越多,安全可用的詞彙越來越少。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會有那麼一天,中國的《新時代社會主義特色漢語大詞典》將分成三冊:《可用詞詞部》,《禁用詞詞部》,和《政治術語詞部》。第一冊《可用詞詞部》的厚度將越來越薄,而第二冊和第三冊的頁數將越來越多,最終《禁用詞詞部》和《政治術語詞部》將成為中國新時代漢語大詞典的主要部分,而《可用詞詞部》則變成無關緊要的參考附錄。

在所有的中國政治術語中,對國家的走向和民眾的生息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反動」一詞(包括其派生詞「反動派」、「反革命」,等等)。這個詞彙的使用頻率之高、波及範圍之廣,可以從浩如煙海的中共官史和官方媒體中得見一斑。

中共如此熱衷使用這個詞彙,背後一定有其重要的原因和意圖。

「反動」一詞是中共的策略武器

為什麼中國共產黨和中共控制的宣傳機器對「反動」一詞如此情有獨鍾?中共黨魁和中共最後一面賴以維繫其生存合法性的旗幟——毛澤東——早在70年前就已經說得再明白不過。1946年8月6日,毛澤東對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說,「反動派總有一天要失敗,我們總有一天要勝利。這原因不是別的,就在於反動派代表反動,而我們代表進步。」

雖然在那之前,中共也一直在使用「反動」這個詞,但是自1946年8月6日那一刻開始,中共在理論策略上和行動綱領上正式建立起了一套全新的、極其有效且極易推廣和複製的實踐指南。該策略的核心要義就是,只要在對手的腦門上打上「反動派」的紅字印標,對手的失敗就註定了,己方的勝利只是早幾天和晚幾天的區別。

歷史證明,中共的這一把對手打上「反動」紅字印標的策略屢試不爽,實施過程中從未失手。

1948年9月8日—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西柏坡召開。「會議提出建設500萬解放軍,用五年左右時間(從1946年7月算起)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戰略任務。」【《中國共產黨一百年大事記(1921年7月—2021年6月)之一》】

當國民黨在抗戰中被貼上「消極抗日」標籤、抗戰勝利後被貼上「反動統治」標籤以後,全國上下各個階層,從知識界到士農工商,都積極響應中共的印標宣傳,群起而對抗民國政府,以表明自己是站在「進步」的一方。這種對抗在民國政府和民國軍隊中表現得更是令人瞠目,無以計數的人在內部積極或消極地磨耗政府和軍隊的力量。他們或是出於自願,或是被中共策反。雖然其中最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在中共和民國政府的歷史記錄中都有提及,但是這種內部損耗在多大程度上導致了民國政府的最終垮台,至今仍沒有一個嚴謹中立的量化分析。

不過,中共自己在上述的歷史文件中,對「反動」印標策略的效果有過一個量化表述。在全國自上而下、從外部到內部的對抗和磨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浪潮的衝擊下,中共只用了三年時間,就實現了原本計劃需要五年時間才能實現的「打倒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目標。

因此,中共在國共內戰中使用的「反動」印標策略的巨大成效,在中國當代史的研究中絕對不應被低估。

給對手打上「反動」紅字印標是中共最擅長的策略,但中共在使用「反動」這一印標的語境和頻率,隨著時代在不斷變化,從建政之前頻繁使用的「反動派」標籤、到建政後直至文革結束時不斷揮舞的「反黨反革命」大棒、到鄧小平時代的「反四項基本原則」、直至今日的「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對「反動」一詞進行溯源,是理解中共這一策略變化的關鍵起點,也是了解和認識中共及其治下的今日中國的至關重要的一步。

「反動」一詞的詞彙溯源

「反動」與「進步」是在近代形成於歐美、並在全球流行至今的政治學與社會學術語。這兩個詞彙所指的,是對歷史發展進程所持的兩種相反的態度,可以分別簡單解釋為:回歸傳統或是從傳統中蛻變發展。對這兩個詞彙的通俗描述可參見維基百科中的「反動」與「進步」條目。

漢語「反動」一詞,源自法文réactionnaire。和許多現代漢語新詞彙一樣,réactionnaire一詞首先傳入正在大量吸收西方文化技術的日本,在那裡被譯成「反動」,並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從日本原封傳入中國。

法文réactionnaire一詞最初起源於19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它是將另一個早已存在的法文單詞réaction(意為「反應」、「反作用」)加以變化而形成的一個新詞彙。當réactionnaire這個詞語最初出現時,它是用來代指那些反對法國大革命、希望恢復王室地位的教會組織、王室成員和貴族階層。

但即使是早在法國大革命時期,réactionnaire一詞的詞義已經開始產生出另外一個含義。在大革命中期,激進派雅各賓俱樂部成員在掌握了大革命的領導權之後,架空國民議會,成立了「公共安全委員會」,打破了大革命初期建立起的穩定的憲政政府和經濟自由主義的行政和社會架構,從而將法國帶入了一個以大規模處決「革命的敵人」、全面禁止宗教、驅逐貴族並罰沒其財產、極度壓縮商業和個人自由的狀態。據研究資料記載,這期間僅在斷頭台上被處決的就超過一萬六千人【The Thermidorian Reaction|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II】。西方歷史研究把這個時期稱為法國大革命的「恐怖統治」時期(1793-1794)。

雅各賓派的這些激進政策使得整個法國社會充滿恐怖和敵意。革命者中的溫和派最後聯手推翻了雅各賓派的「恐怖統治」。他們逮捕和處決了以羅伯斯庇爾(Maximilien Robespierre)為首的激進的雅各賓派領袖、解散雅各賓俱樂部、恢復國民議會、廢除嚴酷的雅各賓法律。法國被恢復到大革命勝利初期的相對寬鬆的政治和商業狀態。簡言之,就是放棄「恐怖統治」的極端激進政策,轉而力求恢復之前的穩定憲政政府和經濟自由主義。

政治學界和史學界把法國的這個廢除激進、重建秩序的時期稱作Réaction thermidorienne(中文譯為「熱月政變」)。西方歷史學和政治學學者在提及該事件時所使用的réaction,已經沒有了它在法國大革命最初期、與réactionnaire連用時所帶有的對抗大革命的負面含義。

可以看出,在Réaction thermidorienne中的「Réaction」與中國大陸現代漢語中的「反動」一詞,在語義上有著極大的差異。

「反動」一詞在英語中的定義和使用

Réactionnaire一詞出現不久,就被譯成英文reactionary和它的英語同義詞reactionist或reactionarist。

今天,劍橋英語詞典對reactionary的定義是:(1)反對「極端的」政治或社會變革、反對新觀念的政治與社會立場;(2)持有這種立場的人。柯林斯英語詞典特別列舉出reactionary的同義詞:conservative, conventional, right-wing, oldfashioned, ultraconservative[對應於漢語裡的保守(人士)、傳統(人士)、右翼(人士)、老派(人士),極端保守(人士)]等等。

從以上對reactionary的英文定義可以看出,reactionary和它的英語同義詞reactionist,語義上是多是中性或稍偏負面。這與中共話術中「反動」一詞所傳遞的充滿殺氣的語義完全不同。

「反動」一詞在中國現代漢語中的定義

中共利用它所控制的話語體系,對「反動」的定義做了刻意的扭曲和延伸。

中國的《漢語詞典》對「反動派」一詞的解釋是:反對進步、反對革命事業的集團或份子。

在中共對民眾進行的百年語言灌輸過程中,中國大眾已經在視、聽、讀三個維度上自然而然地在語義上把中共與進步和革命等同,又把進步和革命把與正義等同,因此中共也就成為了正義的化身。

反之,反對進步、反對革命的「反動派」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非正義和不義的同義詞。這是中共在語義上對法文réactionnaire、英文reactionary和日文「反動」原意進行的暗中扭曲和引申。

中共對「反動派」一詞在詞義上進行操縱的真正目的,是為後續的一系列清洗與社會管控運動製造輿論條件。對此,百度百科對「反動」一詞有進一步的解釋:「反動」在很長一段時間是與「淫穢」、「荒誕」內容一起,被認定為必須取締和處理的。」

「政治案件刑事化」是「反動」紅字策略的無限延伸

在中共治下的中國,那些必須被取締和消滅的「反動」勢力,除了上文提到的「國民黨反動派」和「國民黨反動政府」之外,還有反動軍人、反動文人、反動學生、反動地主、反動武裝、反動組織、反動團體、反動學術權威、反動職員、反動工頭、反動教會、反動書籍、反動廣播、反動宣傳、反動集會、反動言論、反動思想,等等等等,無所不包。

但中共認為這些還不夠。在「反動」一詞之上,中共不斷重造出新的派生詞彙。除了建政之前頻繁使用的「反動派」標籤之外,「反動」一詞的派生詞彙還有:「反黨反革命」(建政後直至文革結束時期的最嚴重的罪名)、「反四項基本原則」(到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時代)、「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習近平新時代),等等。

如此廣泛施行的「反動」紅字策略,使中共可以任意壓制與處罰中國社會中與官方敘事不同的思想與行為。而這些處罰包括對財產的剝奪和從肉體上消滅。

必須指出的是,中共的「反動」紅字策略所打擊的對象與行為,即使依照中國當時與現行的法律衡量,也不構成犯罪。為了對內對外標榜中國的法治進步,中共在傳統的「反動」紅字策略之上,又在近年發明出「政治案件刑事化」。有了這個新武器,中共在管控中國社會、剝奪大眾自由與權益、施行人身迫害等方面,可以披著法律的偽裝而更加隨心所欲。

中共的終極目的,是通過壓制與恐嚇、話術洗腦與按需定製的法律,達到永遠把持國家政權這一終極目的。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議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218/2019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