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金門》入圍奧斯卡 導演江松長: 無畏中共壓力,台灣人走自己的路

江松長在《金門》拍片現場。

台北—

第96屆奧斯卡獎將於3月10日揭曉,由美籍台裔導演江松長拍攝的短片《金門》(Island In Between)是第一部入圍美國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欄目的台灣紀錄片。

由美籍台裔導演江松長拍攝的短片《金門》拍攝工作照(照片來源:CNEX提供)

江松長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這部短片從他個人的台灣視角出發,講述金門、乃至台灣夾在大國權力博奕間的掙扎和矛盾。

他說,即便台灣面對中國的壓力、也恐無法決定自己的未來,但應會「繼續走自己的路」,發展出更繁榮的社會及全球科技的領先地位。曾在中國工作10多年的他也感嘆,在習近平主政下,中國的言論審查越趨緊縮,讓許多新聞和紀錄片工作者都倍感無奈。江松長希望「中國能回到比較開放的狀態」。

江松長生於台灣,15歲隨家人移民美國。因懷抱電影夢,他放棄科技業工程師工作,進入南加州大學、取得電影製作碩士學位,並自2002年以來,執導了十多部影片,包括2018年在中國拍攝的《時光機》及最新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的《金門》。

江松長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新冠疫情爆發後,他回到台北長住,並於2020年陪同父母到金門旅遊,雖然那是他第一次到訪金門,但因父親1968年間曾在金門服役,他對金門並不陌生。

雖說如此,當他在金門看到對岸的廈門時,江松長說,他「很訝異」金門離中國那麼近,也被金門的閩南式建築「迷到了」,因此,起心動念籌拍一部有關台灣的紀錄片,希望從個人的家庭背景和「感情」視角出發來講述金門、乃至台灣夾在大國權力博奕間的矛盾。

江松長:盼以《金門》提倡兩岸和平

他形容,《金門》的創作理念基於他自己跨台灣、美國和中國的經歷,讓他得以近距離觀察美、中、台三方複雜的交流。近年來,美中兩大國衝突升級下,台灣人的觀點卻往往成為兩大國敘事的附屬,淹沒在全球的權力博奕下。因此,他希望《金門》「這部影片以溫柔而具人文關懷的角度來分享這個動盪地緣情勢中的故事。尤其是在全球努力理解烏克蘭/俄羅斯以色列/哈馬斯之間戰爭的可怕情況時,我希望我的電影能在倡導和平方面發揮一點影響力。」

對於台灣人被淹沒的聲音,江松長在《金門》一片中形容,美中兩國就像一對「爭小孩監護權的離婚夫妻,充滿敵意、互相依賴、且有操控欲,雙方都說是為了小孩好,卻不管小孩要什麼」。

1950年代國共內戰時期,金門是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到台灣後保衛台灣的最前線,曾挺過史稱第二次台海危機的「823炮戰」,亦即中共解放軍於1958-1979年間對金門常年的炮擊,包括1958年8月23日起連續40多天的激烈炮擊,那是中共和台灣迄今最後一次大型軍事衝突。

金門以「非軍事化的和平島」自居

不過,金門已於1992年底解除戰地任務,駐軍人數也從全盛期的10萬人以上的大軍大幅縮減至不到1萬人。因島上仍留有大量的戰爭遺蹟,金門目前全力發展戰地觀光,並以「非軍事化的和平島」自居。部分台灣政壇人士也倡言以金門作為中國的「民主示範島」。

除了江松長個人和家族的視角,《金門》一片也採訪到一位曾在金門服役的台灣退伍軍人。他呼籲兩岸避戰,因為他說「戰爭對兩邊都不好」。

另外,兩位嫁到金門的大陸籍配偶也在片中講述,金門和廈門之間的「小三通」渡輪因新冠疫情停駛至今,導致她們已近三年未回中國與娘家人團聚的思親之情。其中一位陸配甚至擔心,兩岸緊張情勢若持續惡化到連「小三通」都不復航的話,她可能就會「回去中國,不再回來」。

對此,江松長說,不管是金門人、台灣人,甚至在金門的陸配也是「夾在中間的人」,大家心底都有一種掙扎,那就是,萬一台海開戰,自己的退路在哪裡。他希望,拍出「身為台灣人的矛盾」及在認同上、立場的模糊,也相信他片中的這些人事物可以得到國際觀眾的共鳴。

2001年初開航的「小三通」是福建沿海城市與金門、馬祖的直航往來。在那之前,兩岸交流始自台灣於1987年開放的台灣民眾赴大陸探親,隨後台商於90年代也大量西進投資,在「官方冷、民間熱」氛圍下,兩岸開展經第三地中轉的間接通商或通航,直到前台灣總統馬英九政府在2008年開放兩岸班機直飛和更密切的經貿往來。

對於金門人的兩岸認同,江松長直言,他實地採訪後,了解到金門人的想法和台灣本島人有不小的落差。他告訴美國之音,或因為金門離中國太近、或不少金門人在中國設廠或置產投資,金門人普遍希望兩岸關係和緩並密切交流,但這不代表金門人就完全「親中或支持中共的政治體制」,相反地,他說,金門人還是擁抱民主體制,而且認同的是「中華民國的中國」、而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

江松長也透露,拍片過程中,部分受訪者擔心未來前往中國發展受阻而自我審查,要求刪除部分受訪片段。對此,他深感遺憾,因為代表「對岸的壓力現在已經壓到台灣人身上」。他希望,台灣人應充分享有完全的民主和自由。而且他對台灣數十年來在不安的氛圍下仍能發展出繁榮的社會、蓬勃的民主,以及科技或商業上的國際領先地位,相當引以為傲。

無畏中國壓力,台灣人走自己的路

江松長說:「大部分台灣人應該,不論對岸的壓力是什麼,會繼續做我們自己的事情,走我們自己的路,因為有時候會感覺上,本來就是我們不能影響到或者是決定不了的一個未來。

江松長也有10多年在中國的工作經驗。他說,他在2005-2018年間曾在中國教過書,也曾頻繁進出中國,拍攝各類紀錄片,包括最後一部中國相關影片《時光機》,是關於上海一對父子藝術家的故事。

他說,初期在中國影視圈工作,除了思維和當地人「有隔閡」外,影視製作倒不覺得有什麼差異,但中國的言論和創作自由越來越敏感,他自己的《時光機》一片也是因為觸及文革的禁忌話題,被迫修改幾次後,才通過中國的影視審批。而他許多中國籍的紀錄片工作者朋友,也都有在拍片或放映時遭到官方人士關切、要求「聊天」,或擔心負面影響而最後被迫放棄在影片上掛名。對於來自當權者的施壓,他呼籲各界齊力反抗,還給新聞或紀錄片工作者一個自由創作和表達的空間。

中國緊縮言論和自由創作空間

江松長說:「我覺得很明顯,這跟習近平執政可能關係蠻大的,他的政府的方向跟之前是不一樣的。我當然是希望,中國能回到一個比較開放的狀態。」

對於《金門》一片,海外觀眾多表贊同。該片在油管(Youtube)《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播映平台下獲得近500則觀眾留言。其中有網友以中文留言稱讚:「畫面取得真美」;也有在台灣留學過的海外觀眾留言呼籲:「希望兩邊得到和平。台灣加油!」;還有曾在金門服役的台灣退伍軍人寫道:「我很榮幸可以在那裡捍衛民主之盾的最前線。」

雖然中國境內新聞媒體對《金門》一片少有報導,但仍有中國觀眾在油管分享觀後感。一位中國網民寫道:「從小到大身邊很多大陸人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個離廈門這麼近,由台灣當局管轄的地方。小時候去廈門玩,就有乘船繞金門的行程,但當時大人們都把金門說成台灣,還以為語文書上的寶島台灣原來這麼近。長大後,這種金門和廈門乃至福建特殊的地理人文政治關係又令我著迷,因此到台灣旅遊的第一站就是通過小三通到金門。不得不說,金門這種特殊的戰地旅遊文化和兩岸不同的史觀是我台灣行印象最深的一站。」

對於《金門》一片入圍奧斯卡,一位從事旅遊業的蔡姓金門人也同表欽贊,不過,他直言,金門人的想法和台灣人有落差。他告訴美國之音,金門的地理位置就包在廈門灣內,若台海開戰,「金門會是第一個被收回的地方,因為只須10艘中共軍艦就可包圍了」,再加上金門駐軍人數和火炮等軍備不足,早已不是國安防線,屆時也恐無力回擊,且以中共的空優和飛彈攻勢,攻擊目標將直接鎖定台灣,而非金門。他說,金門人仍支持兩岸分治的政治現實和台灣的民主體制,對中國的認同僅基於文化和經貿利益。

蔡先生說:金門人知道,「與其跟你(中國)戰爭,我(金門)可能打不過你,不如我跟你經貿往來、跟你商業往來,我們來賺錢做生意、交朋友。」

美國之音專訪紀錄短片《金門》導演江松長的完整內容請看2月17日播出的《縱深視角》。

var disqus_config= function(){this.page.url='https://www.voachinese.com/a/sit-down-interview-with-leo-chiang-20240216/7490943.html';this.page.identifier='7490943';};(function(){var d= document, s= d.createElement('script');s.src='https://voa-zh-tw-412.disqus.com/embed.js';s.setAttribute('data-timestamp',+new Date());(d.head|| d.body).appendChild(s);})();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219/2019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