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因誤解引發的論戰

作者:
 

陳西瀅與凌叔華

1925年10月,徐志摩主編的《晨報副刊》發表了凌叔華的小說《中秋晚》,插圖是一幅英國畫家比亞茲萊的畫像。這幅畫像來自凌叔華珍藏的畫冊,被徐志摩看中後,打算撕下來拿去製版。凌叔華捨不得毀壞畫冊,就照原樣描摹了一幅給了徐志摩。這幅畫像發表出來時,徐志摩因為不記得它的出處,就在下面落款說,圖是凌叔華畫的。

7天後,一位署名重余的作家,在《京報副刊》發文指出,這幅畫是剽竊比亞茲萊的。

儘管徐志摩趕緊出面說明,是自己一時疏忽,與凌叔華無關,意圖挽回不良影響,但仍然鬧得滿城風雨,難以收場,給凌叔華招來不少指責。不久,凌叔華的另一篇小說《花之寺》在《京報副刊》發表,又被一位署名陳牧的人指責是抄襲了契訶夫的小說《在消夏別墅》。

接連兩次被指剽竊,對於剛剛步入文壇的凌叔華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令她難以忍受。

且不說剽竊畫作,原本就是飛來之冤,就連抄襲契訶夫小說,凌叔華也很冤枉。新文學運動初期,借鑑和模仿國外作品是普遍現象,並非凌叔華一人如此。化名陳牧的作者,不分青紅皂白就認定凌叔華抄襲,也是有失公允。

那段時間,北大教授陳西瀅正在追求凌叔華,眼見心上人被人誣陷,陳西瀅不免怒火中燒。他聽到一些傳言,懷疑重余和陳牧均來自魯迅化名,決心以牙還牙,也指責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涉嫌剽竊。

陳西瀅在《晨報副刊》上發文說:「他常常挖苦別人家抄襲……,可是他自己的《中國小說史略》卻就是根據日本入鹽谷溫的《支那文學概論講話》裡面的小說的一部分。其實拿人家的著述做你自己的藍本,本可以原諒,只要你書中有那樣的聲明。可是魯迅先生就沒有那樣的聲明。」

此話一出,等同於公開指責,魯迅也抄襲了別人的作品。

隨即,陳西瀅又在另一篇文章《剽竊與抄襲》中直言不諱的說:思想界的權威魯迅「整大本的剽竊」。

這下,可把魯迅徹底激怒了,兩人就此結下不解之仇。對魯迅來說,猶如「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落」!因為報上指責凌叔華剽竊、抄襲的兩篇文章,與他毫不相干。而且,對於凌叔華的文字,他還因為欣賞,給過正面的評價。

但這一切都不重要了。文人最羞恥的,就是剽竊抄襲別人的作品。對於來自陳西瀅無中生有的構陷,是可忍,孰不可忍,魯迅理所當然地要奮起反擊。他在《語絲》周刊上登出了一篇6000多字的文稿,痛斥陳西瀅毫無根據的說法,同時聲明:「叔女士的剽竊一事與我無關。」

論戰大幕一經拉開,便一發不可收拾,不斷升級,被卷進來的人越來越多,李四光、林語堂等名人都紛紛下場,場面一度混亂不堪。後來,經胡適出面調解,這場爭論才得以平息。

雖然這場風波令陳西瀅傷痕累累,但他卻贏得了凌叔華的芳心。此前,凌叔華對是否接受陳西瀅的追求,一直猶豫不決,在另一個追求者徐志摩和陳西瀅之間搖擺不定。

現在,陳西瀅為紅顏衝冠一怒,挺身而出,讓凌叔華看到了男人的擔當和愛意,於是拿定主意,選擇了陳西瀅做她的夫君。

這場漫長的筆戰結束後,陳西瀅深感無趣,決心退出文壇。適逢1929年武漢大學校長給他來信,聘請他到武大擔任文學院院長。於是陳西瀅攜新婚妻子凌叔華,遠離京城的論戰漩渦,來到武大教書育人。

1943年,陳西瀅一改決不從政的初衷,去英國出任中英文化協會會長。1945年11月,國民政府指派陳西瀅出席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會議第一屆大會,並任常駐代表。1966年陳西瀅辭職,去英國倫敦休養。傳說有次,一位留學生上門拜訪這位旅居英國的中國老人。年輕人侃侃而談,談中國、談五四新文化運動,談到當年有一位叫陳西瀅的文人,和魯迅打了好幾年的筆墨官司,被魯迅打得落花流水……老人認真地聽著,不時地微笑點頭。

曾經,他在大陸的親朋好友,比如徐悲鴻就在1950年11月,寫信勸他早日回國。徐大師在信中說:「今後五年必能使中國改觀,入富強康樂之途。兄等倘不早計,爾時必惆悵無已。」誰知,沒等到看見陳西瀅惆悵不已的情景,徐悲鴻便在1953年撒手西去。

1956年秋,原《現代評論》周刊的同人周鯁生,應邀赴倫敦訪問,特地拜訪過陳西瀅,兩位老友晤談了很久。周鯁生除勸說陳西瀅落葉歸根外,還希望陳西瀅動員胡適也回大陸看看。對此陳西瀅只是點頭而已,並不具體答覆。

在說服陳西瀅夫婦回國的事情上,竺可楨也配合過上面的工作。竺可楨的第二個太太是陳西瀅的妹妹陳汲,兩人是郎舅關係。竺可楨在日記中說,他得知倫敦大學一位中國留學生江濤是陳西瀅的女婿。1960年2月,凌叔華在新加坡大學教授國文期間,轉道港澳回國考察。在北京期間,竺可楨夫婦在華僑大廈廣東大同酒店為其設宴洗塵。1961年,竺可楨應英國皇家學會之邀訪問英國,本想藉此機會與陳西瀅見上一面,結果未能如願。

雖然終其一生,陳西瀅未能再回大陸,但他卻在李四光秘密回國這件事上,幫過大忙。1949年新政權成立後,李四光應國內邀請準備回國。台灣方面聽說後,密令駐英大使鄭天錫,要李四光公開發表聲明,拒絕接受全國政協委員的職務,否則將予以扣留。陳西瀅獲悉這一密令後,冒著風險給李四光打了個電話,讓他提前一天離開英國,轉道義大利港口熱那亞乘船回國。

陳西瀅幫助李四光順利回國,自己卻一輩子待在國外。1970年,陳西瀅在倫敦病逝,遺言歸葬大陸。1989年,凌叔華來到丈夫的出生地無錫,將丈夫的骨灰入土為安。又一年,凌叔華去世,遺言女兒將她與陳西瀅合葬於陳家祖墳。

2024-03-22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漢嘉女1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325/2034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