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家庭生活 > 正文

懶得遛狗的中國年輕人 開始遛鳥了

幾十塊的快樂。 

花式養鳥

凌晨5點的成都,李陽家的窗外已經比早市還要熱鬧。 

從窗戶伸展出去的、被防盜欄圍住的不到一平方米的空間,被他改造成了一個生態鳥籠:鳥籠下方鋪滿了綠色的草皮和石子,左側插著文竹、小葉榕和麥冬草,右側則建著一個手提箱大小的池塘,裡面還有幾條遊動著的魚,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微型花園。五顏六色的鳥,在這塊小綠洲上空棲息著,白毛黃嘴的、綠身紅臉的、灰白相間的,幾隻在鳥架上站著,幾隻躲進葦草編織的窩裡,還有幾隻呆不住的,揮著翅膀飛來飛去。 

能伴隨著鳥鳴聲起床,睜開眼就能看著鳥在窗邊飛來飛去的夢想,李陽在32歲這一年實現了。 

去年春天,李陽偶然在社交媒體上刷到了一個文鳥的視頻,這些毛茸茸的小東西,看起來胖嘟嘟的,毛散開的時候,就像棉花糖一樣蓬鬆柔軟,也被稱作「會飛的棉花糖」。李陽覺得好可愛,打算也買一隻回來。 

畢竟,價格不貴,說買就能買。之前他幫朋友養過一段時間貓,貓毛無處不在,貓還把家裡沙發撓破了,狗呢,需要遛。養鳥,最省事。 

而第一步,是要先給它安好家。 

那時,市面上能看到的鳥籠,差不多都是雙肩包大小。李陽想要給小鳥提供些更大的地方,讓它們飛得更自在些。恰好 李陽用來健身的房間的防盜窗剛好閒置著,天氣好的時候,陽光總會透著朝東的窗戶打進房間,特別漂亮。 李陽便有了把這裡改造成鳥籠的念頭。 

他先是給防盜窗安裝了雨棚,防止小鳥下雨時被淋濕;又安裝了不鏽鋼絲網,防止小鳥從防盜欄里鑽出去飛走;為了規避掉陽台滲水和花草掉落的情況,李陽還專門找人做了防水和承重。 

基礎框架搭建好,李陽又開始給鳥籠添置各種裝飾。在他心裡,小鳥生活的地方應該是有樹、有草,有山的,所以他專門跑了趟花鳥市場,買了草皮、假山和文竹。後來,他又覺得如果能添置一個小魚塘就更完美了,便用之前甜品店創業失敗剩下的物資——一個塑料箱子,DIY了一個小池塘,在裡面蓄滿了水,又種了一點銅錢草。 

前前後後花了20天的時間,李陽最終用3000塊在窗外完成了生態鳥籠的改造。 

接下來,李陽便開始了自己的「集鳥」人生。 

先是在網上花50塊買了一對白色的珍珠鳥,又在其他鳥友手裡買回了6、70一隻的文鳥,100-200塊不等的金背文鳥,300多一對的藍背文鳥,以及一對600塊的鸚雀...…「這跟女孩子買口紅是一樣的,你有了什麼一號、二號,有了什麼豆沙色什麼死亡芭比粉,為什麼還要買?養鳥也是一樣的,它是個坑,看到這個小鳥好可愛,我也想要一對,就會去搜它是什麼品種,適合什麼季節,好不好養。慢慢的,你就會想要收集各個品種。」到現在,李陽家已經有了30多隻鳥。 

後來李陽在社交媒體上隨手拍了個小鳥在籠里飛的視頻,播放量沒多久就超過了10萬。還有人給李陽留言說,「我小時候也夢想著早上起來或睡覺之前,有兩隻小鳥站在窗台上,會和我互動一下,謝謝你實現了我小時候的夢想,甚至還養了魚。」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對養鳥感興趣了。 

在小紅書上搜索「養鳥」,能看到8萬+篇筆記,有人分享自家可愛小鳥的照片,有人科普養鳥知識,也有人感嘆「養鳥實在太治癒了」。 

為了提高養鳥的幸福感,腦洞大開的年輕人整的花活也是格外多。

23年末,33歲的啾啾開始在社交媒體上更新自己畫的小鳥,每周一張,主題不同,場景也不同。有睡覺的小鳥、貼貼的小鳥、吃飯的小鳥,有小鳥形狀的湯圓、小鳥形狀的聖誕樹,還有畫著小鳥的過年紅包等。啾啾給這一系列的小鳥初步起了個IP名,叫zazabird。 

這些小鳥的原型,是她從2019年開始先後養的三隻珍珠鳥。那段時間,啾啾養了一年的企鵝珍珠鳥不幸去世了,美術專業畢業的她想用自己擅長的方式把自己的小鳥畫出來,並用這種方式讓小鳥「一直活著」。

到現在,幾乎每天下班,啾啾都會打開自己的繪圖軟體給小鳥畫像。可愛的簡筆畫風格,配上各種生活化的場景,也吸引了不少喜歡小鳥的年輕人,紛紛在評論區感嘆啾啾的畫風可愛。有人把啾啾的圖作為頭像,有人把啾啾的圖做成表情包,甚至當啾啾做了一些周邊的草圖,下面也會有不少人留言,「什麼時候出!我買!」 

更有人看中了啾啾的畫工,專門給啾啾發私信,問能不能給自己的小鳥約稿,希望用同樣的形式讓自己的小鳥實現「永生」。儘管啾啾沒有足夠的精力再搞一個副業,但為了回應粉絲的熱情,她還是會定期隨機抽取幸運粉絲,給她們的小鳥進行「私人訂製」,用畫筆刻畫下小鳥的可愛模樣。 

低成本的快樂

花式養鳥的背後,是小鳥給年輕人提供的不可替代的情緒價值。 

前段時間,李陽家裡的鳥孵出了一窩小鳥,他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鳥籠旁邊看鳥。為此還被老婆吐槽,「回家第一件事兒就是要先去小鳥那屋,能不能先看一下兒子再去?」 

對於李陽來說,鳥籠就是一個讓自己可以放空、打發時間的居心地,「平時也沒什麼特別的愛好,除了上班之外就是打籃球或者自己在家健身,總覺得需要一點地方去心靈寄託。」 

天氣好的時候,陽光透過防盜窗打進鳥籠里,看著小鳥在陽光下吃食飛翔,李陽就覺得好美好。 有時候心情不好或是無聊了,李陽還會跑到鳥籠旁坐著消解情緒,看著每隻鳥喝了多少水,吃了多少食,精神狀態如何,甚至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就算每天早上都要每天打掃鳥屎和它們吃剩的稻殼,李陽也樂在其中。他覺得自己不是在養鳥,而是在讓小鳥陪伴自己。相較於那些燒錢的愛好,自己養的30多隻鳥,也沒花自己幾千塊錢,「成本不高,但它確實讓我很快樂。」 

今年26歲的小夏則在養鳥的過程中,體驗到了「養孩子」的快樂。 

相較於身邊同齡的朋友,都在用1、2萬的價格買貓貓狗狗回家,而小夏的鸚鵡只需要幾百塊就能搞定。而且相較於貓貓狗狗,它也有著更吸引人的優勢——既不需要每天出門遛,也不會掉那麼多的毛,而且對主人的依賴程度則要更高。

養鳥之前,小夏專門看了本名叫《第一次養鸚鵡就戀愛了》的書,學習鸚鵡的飼養知識,了解鸚鵡的習性特點。她會給自己的兩隻鸚鵡(一隻玄鳳鸚鵡,一隻小太陽鸚鵡)聽音樂,教它們唱歌;給它們買南瓜、紅薯,補充維生素;還讓它們和自己一起吃西瓜、草莓、車厘子,增強免疫力。在她看來,兩隻小鳥就像是自己的寶寶,她總怕寶寶們吃不飽、穿不暖。 

吃飯的玄鳳鸚鵡 

因為玄風和小太陽都是熱帶鳥,對溫度的要求很高,小夏就讓自己的家常年保持在25度以上的溫度。杭州沒有暖氣,這個冬天,小夏每天都會為了鸚鵡開空調,光是電費一個月都要1500塊。這還不夠,小夏還添置了各種能讓鸚鵡保溫的設備,比如保溫箱和圍腿神器,「如果溫度和濕度是舒適的,鳥基本上不會有什麼病,而且鳥在生病的時候,第一個措施也是要給它升溫、保溫,它會自愈。」 

鸚鵡是沒有主人的意識的,在它們的眼裡,主人就是它的同伴或是伴侶。每當小夏不在家,她的那隻玄鳳就開始不吃不喝,「因為我太過於慣著它了,它不吃我就拿著吃的追到他屁股後面喂,很像那種小時候小孩不吃飯,然後家長就在後面追著它。」小夏不在的時候,「它可能就會覺得我拋棄它了,可能會不開心,然後就絕食。」 

自從養鸚鵡之後,小夏的社交時間和外出時間都大大減少,「沒有什麼太大的事情的話,我都會想回家陪陪鸚鵡。」 

甚至還曾因為對鳥太過上心,讓小夏前男友覺得她對鳥的關心比對自己多,罵自己的次數卻比罵鳥多,最終吃醋分手了,「我跟他可能觀念不一樣,他覺得小鳥只是個寵物,我覺得小鳥是我的寶寶。」 

2021年秋天,小夏剛把玄鳳接回家,為了在幼鳥餵奶間隔期內(4-5小時)及時給它餵奶,小夏甚至會在中午午休時,專門搭計程車回家一趟。如果中途沒辦法回家,比如要去旅遊,或是參加工作論壇,她就會把鸚鵡放進一個20cm寬的外出包里,隨身攜帶。那隻玄鳳也很乖地配合她,不吵不鬧、不飛不叫。 

當然,工作忙的時候,小夏也會覺得鸚鵡對自己的過度依賴算是一種負擔。但看著鸚鵡在自己地照顧下平安長大,在身邊飛來飛去,她覺得自己還是會被一次次治癒。 

每當小夏在家裡難過時,鸚鵡就會飛過來模仿小夏笑的聲音安慰她,還會用嘴貼她的臉,看看小夏是怎麼回事。小夏在廁所洗澡的時候,鸚鵡也會飛到一旁的洗手台上,站在上面等小夏一起回到客廳,「你看著它很可愛,你的心情會很平靜。」 

幾十塊買回家,治個病超1000

但如果小鳥生病了,這種治癒就會轉化成致郁,因為給小鳥治病,既耗神又費錢。 

每帶鸚鵡進一次醫院,小夏的開銷就要500塊起步,要便檢,還要細菌檢查,收費高不說,還不確定到底有沒有用。 

一次,小夏的小太陽在還不會飛的時候,摔在了地上,腿摔青了,眼眶也淤血了。小夏帶著它去了一家寵物醫院,醫生告訴小夏自己也沒什麼好辦法,要麼就打止血針止血,要麼就帶回家保溫,讓它自己恢復。 

自行判斷後,她決定把鳥帶回去保溫,「我是覺得打針對小鳥是很嚴重的治療了,所以對打針比較謹慎。」那次諮詢過程還不到5分鐘,卻也花了小夏30塊,「治鳥會比養鳥貴」。

儘管如此,鸚鵡生病時,帶它去看醫生依舊是小夏的首選。「費用是一方面,專業肯定是比自己瞎治專業。而且鳥類會隱藏痛苦來當做自我保護,所以等你發現鳥不對勁的時候,其實已經是蠻嚴重的了,是需要及時就醫的。」 

但就算一些鳥友願意不計成本地為小鳥治病,依舊有很多病鳥還是沒有辦法得到有效的醫治。 

一方面是異寵醫生的數量實在太少,想找到一家能給鳥看病的醫院,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成本。另一方面是,目前國內異寵醫生的水平參差不齊。 擁有10年養鳥經驗的博主@龍息就曾公開表示,甚至「有個別網絡買藥的會冒充醫生治病,賣點廣譜抗生素治百病,導致很多鳥都治不好」。 

如果不幸養了一隻體質差的小鳥,更是需要在看病上定期支付一筆巨額開銷。 

啾啾那隻去世的企鵝珍珠鳥,就是個病秧子。企鵝珍珠鳥是一種人工繁育出來的品種,毛色像企鵝一樣,肚子和後背有著明顯的分界,啾啾一開始覺得它十分可愛,花了150塊網購了一隻回家,還給它起了個名叫「胖丫頭」。 

沒成想剛接回家不久,胖丫頭就總卡蛋(即雌鳥生蛋時,蛋阻塞在輸卵管中,排出困難),啾啾只能給它「開小灶」,定期進行食療和藥補。等到半年後,胖丫頭的頭上又突然長了個水泡,啾啾自行幫它把泡給戳破了,結果水泡變成了一個大包,把羽毛都撐開了。啾啾急得在網上四處詢問當地可以給小鳥看病的地方,一番尋覓下,只在當地找到了兩家擁有異寵醫生的醫院,其中一家可以給胖丫頭做手術的醫院,要價1300塊。 

社交媒體上,總有人分享給小鳥看病的經歷,價格都不菲,要幾百甚至一千以上不等。當然,總也有人不理解為什麼願意用超過成本十倍的價格去治療一隻小鳥,但對於已經成為家人般存在的小鳥來說,「它病了後能不能活下去完全是看主人的,主人都不願意努力一把,它又怎麼活得下去?」 

一位網友在關於小鳥生病了該不該花幾百上千塊來醫治的帖子下表示,「中國老式觀念是給吃給喝就叫養,病了死了那叫命。他們不太明白養寵物是一種關乎性命的責任,也不覺得自己就是寵物的依靠。」

小時候,啾啾也養過一些小鳥,每次小鳥生病,啾啾只能去問那些年紀大的鳥友或是養殖專業戶,尋求一些土方子或便宜藥來治療,比如大蒜片泡水,或是土黴素。就算是病了,也「很被動」,沒有機會帶到寵物醫院去給它們醫治。現在,經濟獨立了,啾啾終於可以自己花錢給小鳥看病了,「只要我努力,這個事就可能會有好的結局和轉變。」

啾啾最終還是掏了1300塊給胖丫頭治病,並在手術後把胖丫頭接回家照顧。 

那陣子,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啾啾想給胖丫頭買個保溫箱安置。但因為封控,商家都不發貨。啾啾只能在本地自營那裡買了個電熱毯和電燈泡,做了個簡易的保溫箱。後來,啾啾不幸被傳染了新冠,還要撐著自己虛弱的身體每天給胖丫頭噴藥,「又伺候她又伺候我自己」。 

儘管在這隻企鵝珍珠鳥身上耗費了太多精力,但每次啾啾在疲憊的時候看著它們,幸福感油然而生。 她總在感嘆希望小鳥能多陪伴自己幾年。可惜去年年初,因為回程的飛機被取消,啾啾就晚了一天回家。等它回到家,企鵝珍珠鳥因為沒人照顧,已經沒了呼吸,摸著胖丫頭還發熱的身體,啾啾難過得哇哇大哭,發誓以後再也不養小鳥了。 

但事實是,看到可愛的小鳥,啾啾還是忍不住剁手。前些日子,啾啾又買了兩隻鹿子雀回家。 

從情緒價值到鳥圈生意

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對鳥感興趣,社交媒體上也催生了一群鳥圈博主。

有像李陽那樣分享小鳥日常,供大家雲養鳥的;有像啾啾一樣的小鳥畫手,增加養鳥可玩性的;也有在社交媒體上科普養鳥知識,分享養鳥好物的——

擁有近3年養鳥經驗的瓜瓜能明顯地感覺到,從去年開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養鳥,「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該怎麼養鳥,哪裡需要注意」。想到自己剛開始養鳥的時候,也遇到了不少問題,瓜瓜便開始在社交媒體上科普養鳥的知識與經驗,既是希望和鳥友交流交流養鳥經驗,「國內的鳥類書籍不多,國外的大部分講的是鴿類不是鸚鵡的,比較多的書籍就是疾病相關的,但描述和真實遇到也不完全一樣。因為養的多了,相處久了,我分享一些相關經驗」,也是希望給大家科普一些養鳥的專業知識,避免意外發生,「養鳥現在還是很多新手,沒做功課的也很多,死亡率還是蠻高的」。

在瓜瓜分享的一系列養鳥入門建議下方,是各種小鳥愛好者的留言,有請求她幫忙看病的,有讓她推薦品種的,還有詢問養鳥方法的。到現在,這篇帖子的點讚量也超過了3k+。

也是在養鳥的過程中,瓜瓜發現了一門新「生意」。

市面上的小鳥,大體分為三類——籠養、手養和家庭精養。籠養鳥多來自於繁殖商,顧名思義是把鳥關在籠子裡,被母鳥養大的,性格比較凶,而手養鳥則是從小被人工餵養鸚鵡奶粉長大,和人比較親近,所以價位也要比籠養鳥高一些。家庭精養的養鳥條件則要比手養更好一些,據瓜瓜介紹,無論是奶粉、食物的選擇,還是保溫箱的配備,都要更高級全面一些。

瓜瓜本以為市面上鳥都是籠養鳥,但從21年9月開始手養了第一隻玄鳳鸚鵡後,瓜瓜發現不同的小鳥會有自己的偏好,而且性格各異。自此,瓜瓜會專門從繁殖商那裡打包一些還在窩裡的小鳥回家,養到一個半月獨立後,再用100塊的價格給小鳥找個家庭領養,「價格和我買進來差不了幾十塊,我主要是想要找一個願意對它好的家庭,加上養鳥成本也在那,所以會說用100塊領養。」

到現在,瓜瓜已經養過36隻鳥,也在這個過程中享受到了給小鳥餵奶,並和它們培養感情的快樂。

還在上初三的星群,也是偶然間從自養轉向了自繁,蹚出來一條賺零花錢的路子。

2023年9月,星群家裡的兩隻鸚鵡在已經閒置了半年的繁育箱裡,生下了一批小鸚鵡。接著便一發不可收拾,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家裡多了11隻小鸚鵡。算上之前養的玄鳳、牡丹和小太陽,星群家裡一共有25隻鳥,不光叫聲越來越大,開銷也逐漸增加——既要給它們買新鳥籠,又要給小鸚鵡餵進口奶粉補充營養,星群決定想個辦法把小鳥清出去。

她帶著自己的鸚鵡來到一個小學門口,支了個小攤,起初也沒抱啥太大希望,「誰閒著沒事兒在大街上買鳥啊?而且虎皮鸚鵡在國內的存欄量實在太多了,可能不會有太多人會對它感興趣。」

星群的定價是85塊一隻,「它包括的不只是一隻小鳥的本錢,我平時照顧它們要花很多的時間成本、金錢成本。」相較於市面上只要2、30塊的藍綠色虎皮鸚鵡,這並不是一個有競爭力的價格。但不到兩小時的時間,就被大學生和領著孩子的家長買走了5隻。

一次成功的擺攤,讓星群有了長期自繁的想法,一方面是那天自己的攤位圍滿了小朋友和大學生,她才意識到原來這麼多人喜歡小鳥,另一方面則是,擺攤的錢都成為了自己的零花錢,也能支撐自己給小鳥買更多好吃、好玩的東西了。

儘管到現在,星群賺到的錢連自己養鳥的成本都夠不到,她還是決定繼續多繁育些花色出來,滿足不同的受眾需求,「我當然是會選擇試著挑戰去賺更多的錢,因為如果我不賺錢,我的小鳥吃什麼?」前些日子,星群家的虎皮鸚鵡在巢里掛了窩,星群想,也許新的一批小虎皮,將隨著春天一起到來了。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後浪研究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331/2037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