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家庭越來越興旺的三種「培養方式」,有一種都要守住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社會上,總有一些人,迅速崛起,也有一些人,一落千丈。

作為中年人,是家庭的頂樑柱,不僅要應對個人的沉沉浮浮,還要考慮家庭的出路。

誰都希望家越來越興旺,但是礙於能力有限,只能說「愛莫能助」了。

其實,做人真的不要悲觀,很多事情,是「無中生有」的,只要你善於培育,種子會變成大樹,白手也能起家。

學會以下三種「培養方式」,家庭就會厚積薄發;若是你已經在培養了,就堅持守住,靜待春暖花開時。

01

培養孩子的格局,興旺有人。

一代人興旺,不算旺;幾代人興旺,才算。

中年人,需要用好家長的角色,在培養孩子的格局方面下功夫。不能單純地推動孩子的學習成績,還要考慮到孩子以後「單獨走路」的問題。

孩子能不能發財、有好的小家庭、優良的三觀、職業的選擇、生活習慣,都是父母要考慮的問題。情商和智商、財商,都要發展。

在印度,有一個叫阿齊姆·普萊姆基的人,從小就被父親教導:「如果不想犯同樣的錯誤,就要收集別人的錯誤,然後記住,並且用它時刻提醒自己。」

孩子犯錯誤,這是常事,但是父親卻用不一樣的方式,避免了孩子持續犯錯,並且慢慢減少錯誤。

阿奇姆去史丹福大學上學時,用一個本子,把同學、老師的錯誤,都記錄下來,並且詳細地解讀。這一行為,引起了同學們的不滿,還被孤立了。

大家認為,這個人的做法,很小人。

因為父親忽然過世,他不得不離開大學。可是他沒有閒著,把記錄本整理好,變成了《史丹福大學生存攻略》,放在學校,迅速變成了老師和同學們喜歡的讀物。人生也因此逆轉了。

自己不犯錯,反過來說,做什麼都是正確的。這樣的處事格局,讓阿奇姆在計算機行業,迅速崛起,成為印度富豪。

很多家長,一開口就責備孩子:「看看你,又錯了吧。」

也有家長,隨時翻臉,狠狠地教訓孩子,不知不覺,把兩代人的情感弄丟了,孩子活得戰戰兢兢,無法正常發展。

給孩子引路,就是給家庭創造財路。

如果孩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說明父母成功了,沒有了後顧之憂。

02

培養自己的習慣,持家有方。

在中世紀,人們的生活條件不太好,就是上層的人,也可能為生計發愁。

多數的人,都沒有講究衛生的習慣。比方說,卡斯蒂利亞的伊莎貝拉女王承認自己一生洗過兩次澡,一次是結婚,一次是出生。

但總有一些家庭,從骯髒的環境裡,脫穎而出。

英國的約翰王,就經常洗澡,出去旅行,也會帶著浴缸;其後代愛德華三世,在家裡設立了浴室,安裝了熱水、冷水龍頭。

有句老話說得好:「財不入污門。」

如果你的家庭髒亂差,那麼誰都不喜歡,家人也會嗤之以鼻,從而無法好好休息。久而久之,家庭就失去了希望。

人到中年,你是家長,不管多累,也要帶頭養成好習慣。愛乾淨,是起碼的習慣。

平時,主動做家務,收拾房間,告訴孩子如何存放東西,如何取捨東西;和愛人一起做飯,商議如何過節儉的日子;多關照年長的父母,不僅孝順,還教導父母。

家裡的中年人,做到了勤儉節約,就能留下存款,不管是自己發展事業,還是幫助兒女創業,都是很有用處的;養成了整理的習慣,家庭有了溫暖,誰都很舒服,從而滋養了精神面貌。孝順、和睦的習慣,體現了一個人的肚量。

進一步細化,就是克制抽菸喝酒、爭執時主動低頭、多說暖心的話、日行一善、和家人溝通等。

你習慣什麼,就會帶來什麼。培養自己,關鍵在習慣。

03

培養人群的喜好,聚財有力。

看過一個包裝袋,上面寫著:打開包裝,把食物放入沸水,然後加入某調料,煮五分鐘,加入另一種調料......

你應該和我一樣,經常看到類似的包裝袋。

並且你從包裝袋上,能夠學到煮麵條、做美食的方法。事實上,這是一個「說明書」,是給你智慧的。

如果你把智慧送給周圍的人,那麼周圍的人就會按照你的設計,去喜歡某件事。你就可以從中找到財富密碼了。

比方說,你在某小區做糍粑。根據顧客要求,你做了一些半成品,讓顧客回家去油炸、紅燒、水煮,並且和顧客探討、修改方法。

要不了多久,喜歡糍粑的人會越來越多,你就能打開銷路。還成為大家的朋友。

一個家庭,不能單獨生存在某個角落,需要和周圍的人產生聯繫。若能得到周圍人的幫助,興旺就指日可待了。

真的不要告訴家人,時時刻刻提防鄰居,把小區裡的人當成盜賊來看。建立一個無形的關係網,你就是「網主」,那麼你就是致富帶頭人,家人也沾光。

群體的力量是無窮大的。你培養大家的喜好,就是匯聚合力。

04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上半生奮鬥,下半生享福。這些道理,都在告訴我們,好的未來,需要培養,而不是坐享其成。

家庭能興旺,不是今天擁有無盡的財富和地位,而是持續走上坡路,明天會更好。

春天培養了一粒種子,秋天收穫萬顆子。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布衣粗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10/2053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