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英國智庫報告:亞洲軍演激增,中共規模和複雜性落後於美國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IISS)一項新研究發現,近年來區域緊張局勢加劇下,美國和中國顯著增加了在亞洲各地軍事演習次數,但就演習規模和複雜性而言,北京仍然落後於華盛頓。

美軍和菲律賓軍隊在聯合演習中,發射M198榴彈炮擊沉假想敵船。(法新社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IISS)一項新研究發現,近年來區域緊張局勢加劇下,美國和中國顯著增加了在亞洲各地軍事演習次數,但就演習規模和複雜性而言,北京仍然落後於華盛頓。

總部位於倫敦的IISS對從2003年至2022年在亞洲的軍事演習進行調查,發現演習次數持續擴增,部分原因是美國和中國致力通過軍演測試其能力和加強戰略外交。

IISS周五發布的「腳本指令」(Scripted Order)研究報告統計了美國涉及亞洲國家的演習約1,113次,至於中國涉及亞洲國家的演習則為130次。

研究指出,美軍最終可能在該地區失去對中國的優勢;反觀中國則面臨缺乏作戰經驗的挑戰、其演習「仍低度開展,並且針對地區突發事件的腳本過多」。

研究指出:「美國將通過與幾乎所有地區國家舉行大量軍演來尋求保持領先地位。中國將試圖通過深化與少數地區夥伴的演習關係來縮小差距。」

更廣泛地說,由於中國不放棄武力奪取台灣而引發緊張,加上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重要貿易航道的主權聲索爭端,近幾年來此地區的軍事部署持續在增加。

外交官和分析人士表示正密切關注這一趨勢。部分人士指出,演習有許多目的:促進爭議水域的航行自由、發出嚇阻和再保證信號、以及改善外交。

路透社報導,事態敏感而不願透露姓名的3名武官表示,演習也為刺探對手的戰力和通訊創造了機會,美國和中國的艦艇和飛機經常互相跟蹤。

中國、朝鮮俄羅斯都抱怨,美國演習的頻率越來越高,無論盟友有否參與,此舉皆加劇了本地區的緊張局勢,並引發了軍備擴張。美國表示,這些演習有助於建立信心並提高協同作戰能力(interoperability)。

中共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周四(5月30日)表示,北京的目標是加強對「侵略」的防禦能力,並增進地區信任。

中國與其他部隊的聯合演習通常涉及平行行動,而非美國與其盟友和夥伴所提倡的協同作戰能力。

IISS指出,中國對印度洋的關注度日益升高。一些分析人士警告,如果東亞爆發衝突,中國將很難保護對其至關重要的能源供應。

IISS指出,2023年11月中國與巴基斯坦在阿拉伯海舉行的海軍演習涉及中國最先進的052D型驅逐艦,可見其複雜性。

IISS報告說,自2010年代中後期以來,華盛頓專注與中國競爭,引發了本地區軍事演習的變化,美國與盟友日本、菲律賓和澳大利亞的行動變得更加重要,與更多合作夥伴進行更頻繁、更大規模演習的趨勢,預計將持續到2024年之後,且這個趨勢會更加明顯。

「華盛頓並不是獨立追求此一轉變;如果一些亞太國家沒有日益升高的威脅感(這些國家多年來與日益強勢專斷的中國發生衝突),這種轉變不可能發生。」

新加坡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學者伊恩·斯托里(Ian Storey)對中國與東南亞國家軍隊的互動進行了調查。他表示,北京涉及和東南亞國家軍事互動在2023年激增,預計還將繼續上升。

專注安全的國際智庫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高級分析師尤安·格雷厄姆(Euan Graham)說,更廣泛地說,軍演趨勢對地區安全的影響取決於誰在進行軍演、以及為什麼進行,一些東南亞國家並不認為結盟軍演習能讓人放心,反而會刺激另一方(中國)舉行更多的軍演。

不過,他也指出,東南亞國家的一些地區盟友「強烈要求美國提供保證」。

(本文依據了路透社的報導。)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02/2061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