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房地產股自五月高點暴跌20%,熊來了?

隨著各界對中國當局提振房地產業的努力仍舊疑慮重重,中國房地產股已從5月的高點暴跌了20%,即將跨入技術上的熊市。

資料照:建築工人在北京中央商業區的一處建築工地圍牆外休息。(2018年6月26日)

隨著各界對 中共當局提振房地產業的努力仍舊疑慮重重,中國房地產股已從5月的高點暴跌了20%,即將跨入技術上的熊市。

彭博社星期四報導,彭博智庫中國開發商股價指數6月6日下跌了3.2%,延續了自5月中旬高點以來的一路下滑,跌幅高達約20%。融創中國控股(Sunac China Holdings)下降多達11%,世茂集團控股(Shimao Group Holdings)下滑了8.3%。

報導說,由於對中央政府5月17日出台的廣泛支撐計劃的懷疑,房地產股票此後一路下跌。投資者最初對這些包括降低購房者首付要求的政策感到鼓舞,但隨後又質疑這些措施對於重振需求和解決房屋庫存過剩能有多大作用。

報導援引晨星房地產分析師Jeff Zhan的話說,「最新的銷售數據顯示,房地產業的基本盤沒有多少改進。我們可能需要等到年底才能看到政府救助計劃實施後銷量下降幅度的縮小或月度銷量的上升。」

同時,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降低了對2024年新屋銷售價值的預期,認為將有15%到20%的下跌,原因是今年頭四個月低於預期的銷售趨勢及新房價格的下行壓力。

另據香港英文的南華早報周三報導,碧桂園(Country Garden)今年5月賣出更多的房產,成為第二個自北京出台提振政策後看到業績有所改善的主要開發商。

據碧桂園周三向香港股票交易所提交的文件,總部設在佛山的碧桂園上個月出售了價值42.9億元的房產,相當於4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比4月份高出11.4%。

不過,碧桂園在香港面臨6月11日的另一次法庭聽證,因為債權人謀求碧桂園償付高達1890億美元的債務。曾是中國最大房地產開發商的碧桂園截至去年6月30日共有1.36萬億元的欠債,包括2580億元的債券和銀行貸款。

報導說,碧桂園沒有按照香港證券交易所的上市規定,在4月30日前提交2023年的報告。

路透社此前報導,標普全球股份有限公司(S&P Global)表示,中國政府5月中旬出台的提振措施可能暫時能增加對房地產的需求,但槓桿的增加可能導致房屋借貸的倒帳,對在二三線城市運作的銀行構成風險。

標普表示,預計三線城市的房價2024到2025年這個階段將下跌約14%,可能潛在性地造成購房者陷入負資產局面,即房貸的餘額超過的房屋的價值,一些房主可能最終倒債,放棄支付房貸。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07/2063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