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歐洲議會選舉右傾 民調輿論普遍對中國持負面看法

圖為歐盟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中國與歐盟就電動汽車反補貼爭端趨於白熱化之際,第十屆歐洲議會的選舉投票於布魯塞爾時間6月9日落下帷幕。投票初步結果顯示,歐洲議會整體向右傾斜,引發外界對中歐關係走向的討論。路透社圖片

歐盟針對中國電動汽車出口的新關稅稅率公布在即,中國與歐盟的關係也日趨緊張。近日的一項最新民調發現,西歐國家普遍對中國持負面看法。

在中國與歐盟就電動汽車反補貼爭端趨於白熱化之際,第十屆歐洲議會的選舉投票於布魯塞爾時間6月9日落下帷幕。投票初步結果顯示,歐洲議會整體向右傾斜,引發外界對中歐關係走向的討論。

國際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下屬的全球事務研究所近日公布一項民調,其中涵蓋美國、英國、德國和法國民眾對中國的看法。

這份名為《新調查:新大西洋主義》的民調顯示,西方國家的民眾普遍對中國持負面看法,但美國人比西歐人持「非常負面」看法的可能性高出50%。此外,美國人認為中國是其國家安全威脅的可能性是西歐人的三倍。這意味著與西歐人相比,美國人更傾向於西方應該為與中國的冷戰做準備。在針對西歐的受訪者中,年輕群體比老年群體對中國更持積極態度,認為西方誇大有關中國威脅的年輕受訪者幾乎是老年群體的兩倍。

報告指出,由於遠離印太地區且依賴中國貿易,歐洲領導人不願將中國視為主要對手。與美國採取不同詞彙強調中國是其頭號外交政策挑戰相比,歐盟採取了多方面的方法,將中國視為「合作夥伴、競爭對手和系統性對手」。然而近年來,對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的不滿,以及中國與俄羅斯日益加強的聯繫,對歐洲內部的對華政策一致性提出了考驗。

報告發現,儘管德國政府力求以謹慎的態度在與美國的聯盟和與中國的經濟利益中維持平衡,但四分之三的德國人對中國「有些」或「非常不滿」。而隨著中國在香港加大對民主的鎮壓,近四分之三的英國人對中國亦持負面看法。民調還顯示,大多數對中國持負面看法的受訪者都以中國的專制政權和技術帶來的安全威脅作為理由,過半數的德國和法國的受訪者普遍認為中國存在不公平貿易行為。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11/2066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