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損失嚴重 中國公司購買的2千噸俄羅斯銅失蹤

由於金屬價格高漲,通常隱秘的原材料買賣市場的欺詐行為似乎也日益猖獗。近日,中國一家大型國有大宗商品交易商因購買的一批俄羅斯銅失蹤蒙受巨大損失。

物產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物產中大」)為浙江省政府旗下的重點企業,是省屬特大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擁有成員單位超400家,員工逾2萬人。2023年,該公司的銷售額為5800億元人民幣(約800億美元)。

「物產中大」近日發現自己因一筆交易蒙受巨大損失。該公司從一家俄羅斯冶煉廠購買了2千噸精煉銅,這些銅本應在5月份交付。但據知情人士向彭博社透露,這批銅一直未抵達港口。知情人士拒絕透露姓名,因為這是一個敏感問題。

據處理這批貨物的航運公司的記錄顯示,這批金屬被列為便宜得多的花崗岩,很可能最終會被運往土耳其。

知情人士說,「物產中大」的工作人員已經前往俄羅斯調查,儘管他們甚至無法確定冶煉廠的位置。

「物產中大」拒絕回應彭博社的置評請求。

此次事件雖然不太可能產生全球影響,但卻對國際金屬交易及其聲譽造成新的打擊。該行業屢屢曝騙局醜聞,包括偽造倉庫收據。去年,貿易巨頭托克集團(Trafigura Group)因一起金屬失蹤案損失超過5億美元。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銅供應國之一,中國是最大的銅消費國。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西方對俄羅斯商品實施的制裁促使兩國加強貿易,為保持貿易暢通,俄羅斯為中國買家提供折扣和其它優惠付款條件。但在金屬價格高企時,也會帶來風險。

據知情人士透露,現在,受最近事件影響的「物產中大」已經開始就自己與交易對手的合同進行內部檢查。

知情人士稱,「物產中大」去年年底從一家名為Regional Metallurgical Co.的俄羅斯生產商手中購買了這批銅,並計劃將這批貨物轉售給當地的一家貿易商,這在中國是一種常見的做法。

知情人士稱,這批貨物於今年年初離開聖彼得堡,原定於5月底抵達中國寧波港,此前,為了避免紅海衝突,貨物改道繞過好望角。

倫敦金屬交易所現貨銅的最新交易價格為每噸9,821美元,因此按這個價格計算,這批貨物價值近2千萬美元。

去年,中國每月平均進口精煉銅總量超過30萬噸,用於建築、電力傳輸和清潔能源等多個行業。

全球範圍內的銅礦短缺可能逐漸開始影響到精煉銅的生產,據Earth-i的衛星分析顯示,5月份,1/5精煉銅的冶煉廠處於停產狀態。

除了欺詐盛行外,在俄烏戰持續的情況下,中俄貿易可能更加困難。周三(12日),華盛頓宣布旨在切斷俄羅斯資金和商品流通的新一輪制裁。

美國財政部表示,其目標是俄羅斯的「金融體系架構,該體系已被調整為促進對國防工業的投資以及採購進一步侵略烏克蘭所需的物資」。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14/2067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