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7月4日引述四位知情人表示,中國有關台獨份子可判死刑的新規定導致一些台灣僑民和在中國經營的外國跨國公司急於評估其法律風險和暴露敞口。這些知情人包括一名律師和兩名高管。
據博欽(Perkins Coie)律師事務所駐北京合伙人詹姆斯-齊默爾曼(James Zimmerman)律師說:「有幾家公司來找我們評估其人員面臨的風險」。出於保密原因,他拒絕透露這些公司或行業的名稱。
齊默爾曼說:「這些公司仍然擔心可能會出現一些灰色地帶,比如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一個無害的帖子或在台灣選舉中投票給某個政黨或候選人是否會被解釋為參與支持台獨的活動」。
根據台灣政府距離現在最近的調查,2022年約有17.7萬台灣人在中國大陸工作。在中國的許多跨國公司都雇用台灣員工,因為他們掌握語言技能,熟悉中國文化。
據台灣政府估計,自1991年以來,台灣企業在中國的投資已超過2,000億美元,為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兩位高管知情人說,一些在中國營運的外國公司已經與員工就安全問題舉行了會議,由於此事的敏感性,他們不願透露姓名。
另一位知情人士說,一些在中國的台灣員工已經收到,並接受了離開中國的選項。
極少數人可判死刑
中國將民主治理的台灣視為自己的領土。台灣總統賴清德拒絕北京的主權主張,稱只有台灣人民才能決定自己的未來。他譴責了中國這個新規。
中國6月21日頒布的條例所涵蓋的定罪範圍包括:推動台灣加入以國家地位為條件的國際組織、進行對外官方交流以及壓制促進「統一」的政黨、團體和人士等行為。
法律專家們表示,同樣違法的還有「其他試圖將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行為」,這些措辭使得北京可以對這些規則進行廣泛的解釋。
該規定沒有進一步明確哪些人可能被判處死刑。僅稱,「領導人員或者有嚴重犯罪行為的人員,對國家和人民造成特別嚴重危害、情節特別惡劣的,可以判處死刑」。
當被問及台灣企業和員工如何回應這一規定時,中共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告訴路透社:「採取刑法措施懲治分裂國家犯罪分子,捍衛國家核心利益是世界所有國家的普遍做法。
中共外交部還說,「需要強調的是,相關立法文件針對的是極少數頑固的'台獨'分子及其分裂活動,並不涉及絕大多數台灣同胞」。
中國國台辦沒有回應置評請求。中國國台辦上周表示,絕大多數台灣同胞無需擔心,可以"興高采烈"地前來。
負責台北與北京關係的台灣陸委會在一份聲明中告訴路透社:"政府提醒在中國大陸的台商和台籍員工,現在必須更加注意人身安全。風險確實在增加。
上周,該委員會敦促台灣民眾避免前往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進行非必要的旅行。
該委員會上個月表示,在過去的一年中,有八名台灣退役軍官和警官在中國被拘留。去年,該委員會警告說,有些台灣學者在進入中國時遭到拘留和審訊,即使他們是參加正式的交流項目。
「每天評估風險」
其中一位接受路透社採訪的高管(為台灣在華投資者服務)說,在中國宣布新規定後,他的電話就被打爆了,因為人們在討論這些規定對他們的工作可能意味著什麼。
他說,在中國反間諜法和香港國家安全法等措施出台後,這些指導方針增加了在中國經商的不確定性。
第二位高管(在一家大型跨國公司供職)說,他們公司的台灣高管經常到中國出差。他說,公司一直定期與高級管理人員開會,評估危險性以及是否撤回在中國工作的人員。
這位高管說:"還沒有到決定不派他們去的地步,但我們每天都在審查評估風險」。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全球中國中心研究員宋文笛(Wen-Ti Sung)說,北京的這個規定將迫使外國公司"要麼將業務完全遷出以留住台灣人才,要麼停止雇用台灣人才"。
宋文笛指出,這意味著"在中國工作或生活的台灣人將更少,從而使北京試圖贏得台灣人心的努力更加困難"。
北京譴責台灣的賴清德是"分裂分子",並在他五月就職後不久舉行了戰爭演習。自從賴清德1月份贏得大選以來,台灣一直抱怨中國加大了壓力,包括持續的軍事行動、貿易制裁和海岸警衛隊在台灣控制的毗鄰中國的島嶼周圍巡邏。
賴清德多次提出與中國會談,但遭到了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