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你看,她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一個年輕女孩的死亡,這兩天被網際網路迅速「拼湊」了出來。

浙大畢業,中金就職。在30歲的年紀遇到了金融業大降薪,在上海花1500萬買的豪宅價格大跌。她最終被千萬貸款和產後抑鬱壓垮了,於是跳樓自殺。

甚至連她的房貸截圖和樓盤名字,也都被「扒出來」,截圖顯示,貸款就有1177萬,而分攤到每個月的月供,也有近5.7萬元。

她買的豪宅,也被「指名道姓」為上海的弘久·新弘北外灘,有人以安居客上的掛牌價為例證,這個三年前開盤價為13萬單價的豪宅,現在只能掛9萬多了。

社交媒體都在說,短短几年內,她已經把首付賠進去了。

金字塔尖的大學,鄙視鏈最頂端的投行,又怎麼樣?還是這麼輕易地,被時代的一粒沙壓垮了。

各路導師們會以她為例警醒粉絲,看吧,我早說過,年輕不能加這麼大的槓桿呢。

儘管中金已經發了正式的公告:

對於網傳我司員工跳樓系謠言,情況不屬實,希望大家尊重逝者隱私,不信謠、不傳謠。

但沒有人相信。

1

我網際網路玩的不多,但上海房地產還是略懂一二。

我看了下,新弘北外灘有400多套房子,分兩次開盤。一次在2021年6月,一次在2022年1月。

這項目兩開兩罄,是被上海人搶完的房子。

這個樓盤確實有很多問題,比如延遲交房,但並沒有爛尾。2024年1月開始交房,2024年7月1日,開始辦理產證。

當然,這家開發商相當不靠譜。交房的時候,和業主玩心眼,質量也被狠狠吐槽過。這裡不展開說了。

我翻了一下兩次認購名單,沒有鄭姓女孩,當然也不排除是她和丈夫一起買的。

即便她是新弘北外灘的業主,賠掉首付這事:

是不太可能發生。

首先,這個樓盤的二手房還沒有流入市場。

這裡給大家普及一個知識點,上海新房是有積分制的,樓盤越是搶手,就越是容易觸發積分。一旦觸發,這個項目將執行5年限售政策。

也就說,新弘北外灘現在根本不存在二手房。

如果業主一定想要變現,也不是沒有辦法,比如以假結婚這種騷操作。但二手房的價格,也至少在16萬/平方米。

畢竟周邊已有10年樓齡的二手房,在這個市場下成交均價也有13萬多了。至於安居客上單價低於十萬的房源,仲介朋友和獸爺解釋說:

是因為平台對價格的限制。

這個樓盤位於黃浦江直線距離700米的北外灘。20層以上,都能看到江景,哪怕開發商不太靠譜,依然被認為是北外灘的天花板。

上海的二手房相比最高峰,確實跌去了20%-30%,但說新弘北外灘讓業主虧掉了首付,完全是臆想的。

至少目前來看,三年前買新弘北外灘,是很不錯的選擇。

退一萬步來說,哪怕傳言全是真的,這位女孩也不太可能因為賠掉500萬首付,或者降薪,就陷入財務危機。

她的履歷,有一項semester at sea(海上學府)的經歷,其實是郵輪遊學項目。

她用一個學期的時間,坐郵輪遊覽多個國家,航行時上課,郵輪靠岸就上岸遊覽去港口城市遊覽。

這個項目學費不便宜,20萬-30萬。普通家庭的孩子,怎麼可能有能力有時間在大四的時候去遊學。

2

最近有個國產經濟學家提出個創新的理論,叫:

通縮繁榮。

他說內卷致通縮,通縮激發消費需求,進而帶來經濟的繁榮。

看到這個詞,我真想戳瞎自己的眼睛。「通縮」這個詞,我認識;「繁榮」這個詞,我也認識;但這個詞組合在一起,我真的怎麼就不認識了。

但這個「經濟學家」好歹也提了「通縮」這個詞。這就是當下很多人,正在經歷的。

幾年前的信貸急劇收縮,導致貨幣緊縮,導致資產價格的大幅下跌,進而導致大批地產公司和上市公司的暴雷。

資產價格和公司的暴雷,帶來了預期的減弱。預期很重要,在經濟領域:

預期就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過程。

預期的減弱,讓消費和投資信心大幅受挫。隨之而來,進一步加劇信貸收縮。如是循環,日本當年曾出現的,資產負債表衰退,也出現了。

用網友們調侃的話來說,買得起的都在漲價。泡麵、榨菜、可樂,都在漲價。買不起的,都在降價,比如中產階級的作死三件套:

房貸過千萬,配偶不上班,二娃上國際。

上面的微博,是中金女孩新聞中的主流評論,說這是女孩自己的原因,她太激進了,負債太多了。

通縮社會裡,這是主流觀點。大家都試圖增加自己的儲蓄,天然地厭惡風險。

但這並不是惡意揣測別人人生的理由。

這兩年,很多人都在討論日本失去的三十年,怕中國走日本的老路。我寫過好幾次。日本失去的三十年,是通縮的三十年。

通縮哪會帶來什麼繁榮。看看我們這兩年的實際感受,就能知道。每年找工作,都比前一年都難,做生意也越來越難。

凱恩斯說,自己曾經從一則古老的寓言中得到了啟示。從前有一群蜜蜂過著揮霍、奢華的生活,整個蜂群興旺發達,百業昌盛。後來,它們改變了原有的生活習慣,崇尚節儉樸素:

結果社會凋敝,經濟衰落,終於被敵手打敗。

3

前不久想找老同事聊聊天。打開群發現,其中一小半不在北京了。

很多已經出國了。這段時間和朋友聊天,要不就是躺下了,要不就是出去了。

上周,一個為了孩子教育移民北歐的朋友,回到了北京。我們幾個朋友晚上一起,在慈雲寺橋擼串。

他去的國家,白晝與黑夜的界限很模糊。冬天沒有日出,夏天沒有日落。小鎮上沒有中國人,除了他們一家。

我們喝著啤酒,看著歐洲杯,聊著這些年身邊朋友起落落落落落落。有的炒股巨虧,有的理財巨虧,有的買房巨虧。

正吐槽著,旁邊半開放包廂,一個紋身大哥出來抽菸。然後過了一會,突然坐了過來,說你們聊的,那哪叫事:

知道我在固安買房虧了多少錢嗎。

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全美實際房價跌了大概是25%。

但現在打開小紅書,點進「大家買的房都虧了多少錢」的話題里,看到的,是觸目驚心的數字。就算在串店擼串,旁邊也有人附和。這兩年資產下跌對普通人內心的衝擊,可想而知。

好像幾年前,大家在咖啡館、串吧聊天的畫風,完全不是這樣的。

吳曉波頻道今年發布一個《新中產白皮書》,43%的新中產家庭在2023年資產縮水,這個數字在2022年和2021年分別為31%和8%。

中金女孩的死亡,看起來就被視為順理成章,太適合被社交媒體總結為時代的縮影:

努力讀書,考上名校,畢業後進名企,努力工作,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買房賠錢的人,說她可能是被房貸逼死的;降薪失業的,說她可能是被降薪逼死的;感情不順的,說她可能是被產後抑鬱逼死的。

她的死亡,一起悲劇,被標籤化,成了一個時代的符號。

包叔轉給過我這個女孩公眾號上的一篇文章。2015年寫的,21歲的她,說自己要環遊世界了。文章最後,她說:

好在,日子很長,以後慢慢講給你。

這句話,讓我有點破防。這麼好的姑娘,很遺憾這樣知道你。

人生其實是一場體驗,好好體驗這短暫的過程。多看看各種各樣的生活,人生不一定只能向上,不能向下的。

成功的對立面並不是失敗,而是平庸。多一些善意和理解,我們不容易過上想要的生活,但卻不難成為想要成為的人。

希望她在世界的另一頭,也安好。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獸樓處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706/2076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