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領導人峰會本周在華盛頓舉行,北約32名成員國領導人齊聚一堂並發表《華盛頓峰會宣言》,稱中國是俄烏戰爭的「決定性助推者」(decisive enabler),繼續對歐洲和對跨大西洋安全造成系統性挑戰。中共當局則抨擊北約宣言「充斥好戰言論」,對中國「充滿挑釁、謊言、煽動和抹黑」。
本次峰會有五大議題:支持烏克蘭;強化威懾和防禦能力;提高(國防)工業生產和能力;擴大北約夥伴關係;確保成員國履行關於防禦能力和共同防禦的承諾。烏克蘭戰爭久拖不決,中國在印太地區對北約帶來的挑戰不斷,北約的內憂外患似乎有增無減。
中國對北約存有敵意
中國對北約一直以來存在強烈的不信任感以及敵意。這首先是因為北約作為軍事集團被北京認為是冷戰的產物,也是美國維護「霸權」的軍事工具。在蘇聯解體、冷戰結束30多年以來,北約不僅沒有解散,反而在美國主導下「不斷東擴」,把俄羅斯「逼到牆角」。在烏克蘭戰爭的起源問題上,中國始終認為北約東擴直接威脅到俄羅斯的安全利益,違背了「共同、綜合、可持續安全」的原則。中俄目前在國際關係中「結伴不結盟」,對於俄羅斯的安全困境,中國感同身受。
由此及彼,「亞太地區北約」或者「東北亞地區小北約」是中國外部安全的夢魘。如果美國將北約的經歷複製到中國周邊,在中國周圍形成類似北約的包圍圈,通過條約和同盟義務將中國周邊國家整合進入新的地區集體安全架構,那麼中國將落入類似俄羅斯所面臨的安全困境,孤掌難鳴、眾寡懸殊。
再次,冷戰結束以來,中國並沒有對北約的外部干涉產生任何積極印象,反而認為北約「把軍事干涉的黑手伸向中東、非洲等地區,讓多國陷入戰亂」。2003年到2014年,北約在聯合國授權下主持了阿富汗國際安全援助部隊,幫助阿富汗政府維持國內安全。2011年,北約多國部隊在聯合國安理會1973號決議授權下開始執行對利比亞的軍事干預。從北約的角度來說,北約的軍事干預是這些國家內部戰亂的結果而非原因,但是對於中國來說,北約的軍事干預以及後來的西方政治介入並沒有使得這些國家恢復安全和穩定,反而造成內部的分裂與混亂。
同時,中國同北約有非常現實的歷史恩怨。1999年5月初炸館事件中,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遭到飛彈轟炸,雖然飛彈是美國的,但是中國一直把帳算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頭上。在網際網路上,1993年銀河號事件、1999年南聯盟炸館事件和2001年的南中國海撞機事件被認為是新中國三大屈辱歷史。自此以後,中國對北約的敵意就沒有消除。
北約加強印太合作,聚焦中國挑戰
近年來,北約在印太方向的發展更加使得中國同北約的關係雪上加霜。在中國的語境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地理上本不同中國接壤,在現實中也不應與中國發生安全上的矛盾或者聯繫。但是這一趨勢在近年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2022年北約馬德里峰會宣布了北約新的戰略概念文件,將印太定義為會直接影響歐洲-大西洋安全的地區,從而提出需要加強與印太地區夥伴的對話與合作。北約目前在印太地區擁有四個夥伴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和韓國。從2022年開始,四國的領導受邀參加北約首腦峰會。
北約存在向印太地區發展的多重動因。考慮到美中大國競爭的背景,印太地區對北約成員國的安全產生直接影響。這一點其實不難理解,《北大西洋公約》的核心條款是其第五條共同防禦條款,既針對某一成員國的武裝攻擊等同於針對所有成員國的武裝攻擊,在美中大國衝突日漸清晰的條件下,北約成員國自然要考慮如果美中發生衝突,那麼是否會延伸為所有北約成員國同中國的衝突。
就北約的最基本概念而言,北約對中國、乃至美中主要競技場印太地區的關注是勢在必行的。即便是在美中沒有衝突的條件下,印太地區的北約夥伴國是同北約成員國具有共同價值觀的民主國家,對中國的崛起以及中國對傳統國際秩序的挑戰憂心忡忡,因此主動尋求同北約的溝通、對話、交流從而加強對共同價值觀的確認、理解以及相互支持,也是應有之意。鑑於此,北約印太政策邏輯是清晰的,理由是充分的。
此次北約峰會中,分析人士最為關注的中國方向有至少三個要點。首先,在北約峰會召開的同時,中國同白俄羅斯在鄰近波蘭邊境地區進行了「雄鷹突擊-2024」陸軍聯合訓練。雖然此次聯訓以執行反恐行動任務為背景,且被中共外交部澄清為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但是其時間、地點和政治意味都異常明顯。「中俄白三國軸心」因此吸引了相當的注意力。
第二,鑑於烏克蘭戰爭仍然是此次北約峰會的重中之重,中國在援助俄羅斯問題上所扮演的角色無疑是北約成員國和夥伴國關注的焦點之一。自從今年初以來,美國對華政策的一個核心關注在於中國對俄羅斯國防工業基礎以及生產能力的支持,歐洲國家對於中國「兩邊通吃」的立場日漸不滿。此次峰會之前,就有若干歐洲高級外交官表示中國不可能在援助俄羅斯的同時還指望繼續獲得來自歐洲的善意。進一步說,如何有效阻止以及削弱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是北約盟國不得不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而制裁是不可避免的選項。
第三,去年8月拜登總統在戴維營舉行的美日韓三邊峰會音猶在耳,此次日韓領導人共同出席了北約峰會。考慮到峰會日程以及美國總統選舉的進展,新的美日韓三邊峰會此次可能性不大。但是日韓作為印太地區國家對北約的參與日漸深遠是不爭的事實。
無論中國的偏好如何,北約都將是印太地區不可消除的現實存在。中國的對美政策、對俄政策將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切實影響北約與中國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