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費加羅報:中國富人正離開中國,中國經濟陰霾籠罩全國!

—費加羅報:許多中國富人正離開中國,中國經濟陰霾籠罩全國!

《費加羅報》亞洲特派員 Sébastien Falletti發來報導說,許多中國富人正在離開中國:中國經濟陰霾籠罩全國!

Chine, juillet2024: le méga complexe résidentiel de Hangzhou, symbole du boom immobilier chinois, tandis que la croissance du pays marque un essoufflement. AFP- STR

《費加羅報》亞洲特派員 Sébastien Falletti發來報導說,許多中國富人正在離開中國:中國經濟陰霾籠罩全國!

報導寫道,據周一在北京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停滯在4.7%,在中國共產黨召開專門討論經濟戰略的重要會議前夕,證實了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面臨的困難。這比第一季度的5.3%大幅下降,使這個亞洲巨人的半年增長率降至5%,符合中共政權的目標,但低於預測。

在7月15日發表的一份聲明中,中國國家統計局試圖向公眾保證,這一下降是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造成的,同時卻也承認這說明了中國經濟面臨的潛在」困難「,尤其是「內需不足」。6月份的零售銷售下滑至2%,創下了自2022年12月以來的最弱表現,而工業生產則從上個月的5.6%減弱至5.3%。

報導續稱,中國主要城市的房地產價格持續下跌,證實了長期以來一直是經濟增長引擎的房地產行業的不景氣,儘管當局採取了一些支持措施。餐飲、旅遊和休閒行業雖表現良好,但中國家庭正在勒緊腰帶,推遲購買非必需品和投資房地產,這證實了自解封以來普遍存在的黯淡景象。報導引述世界銀行前駐北京代表霍夫曼(Bert Hofman)說:「我們看到消費者和投資者的情緒非常低落。許多富有的中國人正在離開這個國家。經濟戰略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現在是中國攤牌的時候了。」

周一,習近平在北京的一個秘密地點宣布三中全會開幕。這次萬眾期待的會議有望為未來十年指明方向。在解放軍內部清洗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影響下,投資者和經濟學家呼籲採取措施支持經濟活動。在中共黨總書記向黨的高層提交「工作報告」以啟動會議的同時,國家統計局取消了周一的季度新聞發布會,這表明了北京當局的緊張情緒。

「改革不是改弦更張」

在北京開始致力與華盛頓外交緩和之際,市場和投資者有望看到積極的信號。然而,少數仍抱有自由轉變希望的投資者很可能會失望。中共官方黨報《人民日報》在本周的一篇社論中警告說,「改革不是改弦更張」,這預示著調整而不是大爆炸。就誠如 Natixis首席經濟學家埃雷羅(Alicia Garcia Herrero)的預測,三中全會將產生「循序漸進」的措施,「更像是中藥,而不是休克療法」。

這次閉門舉行的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原定於去年秋天召開,但被無故推遲。分析人士認為,在私營部門日益擔憂的背景下,這次不尋常地推遲9個月舉行的會議暴露了對習近平「指導主義」路線的內部分歧,霍夫曼如是說,並以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被繩之以法為標誌,監管部門對技術行業的接管留下了深深的「傷疤」。

警防黑天鵝

就經濟而言,儘管資本外逃和人口增長放緩導致困難重重,人們對經濟的預期依舊是溫和的。由於缺乏彈藥,為了建設「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政府決定專注於「有質量」的增長,今年的目標是5%,因此不會像2008年那樣推出大規模刺激計劃。中國政府希望在集權領導下,不惜一切代價限制金融風險,警惕潛在的「黑天鵝」。

報導總結道,中國正在優先發展工業,尤其是電動車和電池,希望藉助能源轉型的浪潮征服國際市場。習近平從而提出了「新質生產力」的概念,並將其作為新的號召。換言之,這是一場以「新質生產力」為口號的全球攻勢。但這種供給側戰略與許多經濟學家的建議相悖,他們強調需要通過有利於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再分配來拉動內需。對消費的支持,應有助於重新平衡比過往更加依賴世界市場的中國經濟。最重要的是,這一政策助長了大規模的工業產能過剩,而優惠貸款又使那些在世界工廠之外尋找出路的企業得以繼續生存。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717/2080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