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7月30日報導,越來越多的中國太陽能製造商陷入重組或破產,供應過剩加劇和激烈的價格戰造成巨額財務損失,並威脅到許多規模較小的企業的生存。
根據浙江愛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ST愛康」)周一提交的一份文件,「ST愛康」的子公司浙江愛康光電(Zhejiang Akcom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在債權人表示該製造商「無法償還債務」和「明顯缺乏償債能力」後,被法院下令進行重組程序,成為最新宣布破產的公司。
7月24日,長興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江陰康達包裝製品有限公司對浙江愛康光電的破產重整申請,此前ST愛康及實際控制人鄒承慧已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ST愛康面臨的經營困境和財務風險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彭博社指出,由於產能過剩導致價格低於生產成本,中國全球領先的太陽能產業正面臨一波企業倒閉和整合浪潮。
雖然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等規模較大的企業迄今為止通過停產和裁員等方式度過了數十億元人民幣的虧損,但規模較小的企業填補資金缺口的方式卻較少。在浙江愛康光電破產之前,另一家規模較小的製造商甘肅金剛光伏股份有限公司(Gansu Golden Solar Co.)本月早些時候進入了預重組程序。
根據其股票文件,自2019年以來,「ST愛康」每年都報告淨虧損,上個月不得不暫停其四家子公司的太陽能組件和電池生產,包括現在被迫破產的子公司。
截至2024年4月30日,浙江愛康光電資產總額為25.13億元人民幣、負債總額15.62億元人民幣、淨資產9.51億元人民幣。
為緩解資金壓力,「ST愛康」近年來頻繁尋求與地方國資的合作。2023年7月,公司將註冊地址遷至杭州餘杭區,餘杭國資成為股東後為其提供了8000萬元轉貸資金,雙方還計劃共同打造"雲雀新能源雲製造中心"項目。ST愛康還與江西贛州區域國資、雲南省曲靖市政府等洽談合作,希望藉此優化負債結構、增強資本實力和擴展新能源領域布局。
但這些舉措能否幫助「ST愛康」走出困境仍存在不確定性。儘管餘杭國資的支持一度使ST愛康迎來發展機遇,但近期大量員工從餘杭區辦公區搬走的現象引發市場質疑,這是否會影響雙方關係與合作的持續性值得關注。
在「ST愛康」股價連續20天低於人民幣1元(合0.14美元)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個月終止了其上市資格。
此外,天眼查還顯示,自2024年6月以來,「ST愛康」或其子公司,新增了20起股權凍結。其中,數額最大的是蘇州愛康15.08億元的權益,被登封市人民法院從7月24日起凍結。
就在上周,一個中國太陽能行業組織呼籲採取措施,促進更快的整合,包括不向即將倒閉的公司提供資金幫助。該組織還鼓勵大型企業收購規模較小的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