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個新聞引發了不小的關注:7月31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發布了《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審核專家核查及評議結果公示》,此次共新增83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和192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這是什麼概念呢?
此前,全國碩博授權點有18442個(2022年公布),也就是說,這回一次性增長了15%;而且新增長的碩博點裡,碩士點占了75%。
有媒體梳理了新增碩士點的學校,說滿屏都是「學院」二字——這個說法當然不準確,但從一些統計里確實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比如,新增新增碩士點最多的淮陰師範學院,共有15個,其次大連民族大學、台州學院和南京工程學院各擬新增碩士點14個,而且他們的通過率皆為100%。從統計表確實能看出,通過率較高的大多不是超一流名校。
在人們的印象里,現在社會上的碩士已經不少了,求職滿坑滿谷都是碩士,大學宿舍都不夠住了,再增加這麼多的碩士點,未來會不會迎來「人均碩士」的時代呢?
甚至,套用人們評價國外一年制碩士的說法,未來會不會是個「人均水碩」的時代?
01
研究生到底多不多?
放到整體來看,不算多。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3》,6歲及以上人口中,受教育程度為研究生的人口占比為0.95%。
這麼看,確實不算多。但是如果對數據進行一番篩選,馬上就會得出不一樣的觀感。比如在北京,這一比例達到了9.01%,上海則達到了5.4%。而在2023年,北京的碩博畢業生人數甚至超過了本科畢業人數。
這才是正常的。眾所周知,高校的集中程度差別極大,少數地區高校、人才扎堆才是常態。
以杭州為例,根據浙江省統計局去年發布的數據,杭州以占全省18.76%的就業人口數,卻擁有占全省34.22%的大學本科學歷、56.98%的碩士研究生學歷和65.42%的博士研究生學歷就業人口。
這就是人們為什麼覺得碩士多、博士多的原因,因為他們全集中在少數的學校、少數的地方。
那麼由此也能理解這次碩博點新增的思路——大量不在一線城市的學校開始新增碩士點,事實上有某種平衡學歷分布的意圖。
當然,這只能是比較理想的情況。一個讀了人工智慧應用技術的碩士,很難想像他的就業地選擇會特別廣泛。大概率,他還是要去少數城市裡捲起來。
那麼,如果大家現在已經覺得「研究生太多」,那麼未來只怕會進一步加劇。
02
事實上,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有更多機會讀到碩士、博士當然是好的,更長的教育年限,肯定會帶來更高的素質,更寬廣的視野。
對於大學來說,多一些碩士點、博士點當然也是好的,這肯定能提高學校的層次和質量。
而且碩士、博士多本身也不見得是問題。如果說金融學的碩士都去了券商,自動化的都去了車企,法律的都去了律所,想必也人們也不會覺得碩士多是個問題,這反倒是個好事,起碼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提升了。
但現在的問題是,人力資源錯配越來越明顯。
2021年時,中部某省的捲菸廠發布錄取名單,其中「一線生產操作崗」錄取的135人中,不乏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鄭州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畢業生,其中碩士學歷共41人,高達錄取總人數的30%。
此外,諸如斯坦福博士報考鄉鎮公務員,東京大學碩士入職街道辦,211高校碩士畢業生在火鍋店做保潔,浙大畢業生到機場當驅鳥員,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畢業去應聘普通安檢員,招聘保全要求「碩士畢業」等等的新聞,都十分地刺激眼球。
當然,也有人會說,一個「素質更好、學歷更高、視野更全面、人格更豐滿」的年輕人,去「卷」香菸,這也挺好的啊。
但有沒有一種可能,這個工作不需要讀到研究生,他多讀的幾年書對於職場來說,完全是內卷式的無效投入?
而這可能才是人們感覺「研究生太多」的原因,他們找不到很好匹配自己專業的工作,他們更像是提高了就業市場的水位——無論什麼工種,技術含量如何,都是碩士起步,這成了一個職場的通行證。
所以這些年反倒出現了另一個現象,即主動放棄高學歷,擁抱穩定性。比如今年就有不少高分考生選擇了報考提前批,包括公費師範生、定向委培生、警校,也上了不少熱搜。
這不能說他們「沒有遠見」,他們也許只是更精打細算:與其拿一個高學歷去碰運氣,倒不如把時間和經濟成本節省下來,「帶編入學」。
可以想像的是,現在大量學校新增碩博點,至少從「有學可上」的角度看,學生當然更容易了。2024年考研人數438萬,考錄比約為20%,相比於考公這已經很高了,未來只怕還會進一步抬升。
所以,看到新增碩博點,可能讓很多人難言滋味——增加的未必是多少工程師之類的專業人才,而是海投簡歷的求職者,「學歷通脹」未來只怕還會繼續加劇。
03
事實上在新增碩博點之外,人們還能看到一個趨勢——延長學制。
比如過去有不少碩士、尤其是專業碩士,培養年限是兩年,碩士是三年。現在不少學校開始明確碩士三年、博士四年的學制。
據媒體統計,東南大學、中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師範大學、上海體育大學等等都出台了類似舉措,由此媒體判斷「研究生學制延長,已逐漸成為常態」。
再和新增碩博點的新聞一對照,人們似乎也聽到了某種弦外之音:這是不是把學校當成一個蓄水池,去對沖就業壓力?
當然,這只是一種推測。從教育本身的規律來說,學校提升培養層次,提高培養質量,這當然是有益的。
但仍有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是,如果教育直觀的經濟回報越來越不清晰,這就有可能帶來巨大的資源浪費。
比如前面提到的時間、金錢。且不說學費,一些學生「二戰」「三戰」、全力考研的生活費,各種補習學校的補課費,甚至因為學校宿舍住不下、而不得不付的房租。
在當前的人口形勢下,這些20多歲、年富力強的年輕人,非但不能掙錢,還要投入越來越高額的支出,匯總起來其實是一筆巨大的社會成本。
而不可見的心態挫敗感,同樣是一筆社會成本。無論如何,一位讀到研究生的年輕人,他必然是位孔乙己。這個教育階段一定會學一堆無用的「屠龍術」,抽象思考、規律總結、論文寫作,這是研究生教育本身的特點決定的。
如果很多人最後只能去找一些簡單的體力型、重複性工作,這一定會帶來巨大的落差和不適,以及年輕人整體的自我矮化、生氣萎頓。
這也是為什麼一方面社會早就知道學歷貶值,但又對「碩士干保潔」之類的新聞唏噓不已——人們心裡明白,這當中一定存在錯配和浪費,也知道這是不正常的。
而且對於學生來說,恐怕也很難說廣設碩博點可以降低上岸的難度。就像現在考本科也不難,但高考依然很卷,因為好學校總是有限的。
所以,有更多的報考選擇,未必是有更多的「岸」可上,而是把「岸」推遠了——你必須游得更遠、更持久,才能抵達那個真正帶來就業優勢的夢校,而不是僅僅有個學歷。
教育的問題,恐怕還不能只從教育本身想辦法。研究生多不多,這其實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多寡終究是相對的概念。
研究生多了其實也沒什麼,只要與專業匹配的崗位也足夠多。所以,關鍵的問題還是活躍市場、產業升級、創造知識密集型的崗位。
歸根結底,教育的回報只要令人滿意,其實人們就不會覺得「讀研究生虧了」,社會也不會覺得「研究生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