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經濟 房地產危機僅僅只是開始…

十次危機九次房。房地產涉及面廣,產業鏈長,牽扯到大量銀行信用,無論是房地產開發商債務,還是個人房貸,直接間接,最終都是跟銀行有關。房地產危機,如果得不到解決,必然發展成金融危機。

中國房地產泡沫,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資產泡沫,曾經高達450萬億人民幣。現在,泡沫已經破裂,價格崩盤。這是改天換地的重大歷史事件,任何投資/交易的決策,一定要以這個重大前提為基準假設,徹底改變之前的預期。任何忽視這個宏大背景的決策,都是危險的。

中國目前的經濟困境,表面上看,是消費不行,需求不振。但是,為什麼消費不行,需求不振?這是因為居民在「漲價去庫存」中,加了過高的槓桿,透支了未來幾十年的收入,必須還債,根本沒錢消費。而居民沒錢消費,需求不行,經濟衰退,企業降薪裁員,居民收入下降,則進一步惡化了局面,產生了惡性循環。目前拉動經濟的唯一一根稻草就是外需,中國越來越依賴出口,拉動經濟。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人民幣大幅度升值,實際上會掐死出口,壓垮經濟,是一種自殺的行為。

資產價格下跌,債務槓桿過高,所有人最佳的策略都是變賣資產,提前還債,降槓桿,降風險。而這種人人理性的集體行動,則進一步加劇了資產價格下跌,加快了去槓桿的速度。這就是「資產負債表衰退」的來源。

以上就是中國目前通縮,資產負債表衰退的原因。從目前看,政府尚未意識到危機,根本沒有危機意識,也沒有及時採取行動,而是擠牙膏,吹喇叭應對。因此危機持續發展,逐漸惡化。如果危機進一步發展,最終一定會變成債務危機,急劇增加銀行壞帳,演變成金融危機。

現代經濟系統,各個環節,緊密相關,複雜互動。一個人的負債,就是另一個人的資產;一個人的支出,就是另一個人的收入;一個人的需求,決定了另一人的供給。資產/負債,支出/收入,供給/需求,不是單向,線性,而是存在循環往復的複雜反饋。居民沒錢,內需不振,最終會讓供給的產能過剩,破產倒閉。房地產債務違約,最終債權人損失,資產受損,也會引發連帶效應。隨著房地產危機的共振,越來越多的人,資產負債表會受損,無力償還債務,催生三角債,N角債,連環債。最終,所有人都欠銀行的,還不上的債,最終都是銀行承擔。由於銀行的商業模式,天生槓桿經營,動輒十幾倍槓桿。銀行的資產,主要是對社會其他部門的貸款債權。銀行資產損失10%,乘以十倍槓桿,銀行理論上就破產了,權益歸零。實際上,僅僅二十多年前,中國所有的銀行都已經技術破產,資不抵債。這段歷史,已經沒有太多人記得,卻馬上要再次上演。歷史不會簡單重複,卻總是押韻前行。

未來危機發展的方向,一定是銀行業危機。雖然銀行可以密不發喪,財務造假,不如實匯報壞帳率,拖很久,但是,如果壞帳不解決,只會滾雪球,越滾越大,複利增長。目前銀行的息差已經低於明顯低報的壞帳率,這會影響未來的銀行盈利,讓銀行股東權益受損。無論是一次性暴露,還是溫水煮青蛙,逐漸暴露,銀行都在消耗股東權益的安全墊。當股東權益歸零,剩下的就是儲戶的利益受損,銀行業危機全面爆發。危機爆發之時,就是央行不得不押上自己的資產負債表的時候。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貝樂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910/2101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