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發月餅就發吧,幹嗎還嘲諷我...
大家收到這條推送的時候,中秋假期已經開始了。
公司什麼中秋福利都沒發的,評論區扣1集合。
當然,也不能說是一無所有:有的公司發了過節值班表,有的老闆發了脾氣。
「單獨給我發的,挺大的,很有面兒。」
這兩天一直刷到很多中秋福利比拼帖,發現一件比自己收到「空氣福利」更難受的事:
其實有錢又大方的公司多的是,福利嘎嘎好,但就是跟你沒什麼關係。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窮的被自己公司笑死。
只發了月餅的朋友不要哭,拎著它回家至少也算有個交代。
而有的公司發月餅,致力於開發新型職場情商測試題:
問,我和30多個同事以及5個領導分一盒月餅,平均每個人能分到多少?
網傳胖東來中秋員工福利
脫口秀看多了的老闆,整上了些自以為是的諧音梗。
庫克在那兒發布蘋果16,你中秋節給我發蘋果石榴,是不是覺得自己很幽默。
聽說要發米麵糧油,還以為過上了後備箱拉著滿滿幸福的日子。
然後發現自己還是年輕,竟從來不知道米和油還能有這麼迷你的包裝。
世界的真理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能讓人更加破防的,只有眼睜睜看著其實還是有人在過好日子的。
本以為大家都窮到一塊兒去,互相發發「發不起東西就別羞辱我」的牢騷;
結果發現,怎麼那麼多濃眉大眼的人叛變了?
到底誰在賺錢?到底,誰在,賺錢!
一批網友曬出的過節費500塊、某東購物卡1000塊、成箱成箱的水果,就像一座座巨山壓在另一批網友的心頭。
仔細一看,還是軟籽石榴、陽光玫瑰這種拿得出手的高級貨。
有些人意料之外地收到了公司還不錯的福利,自己都有些心虛:難道上半年我們公司賺到錢了?
畢竟自己平時上班什麼德性,自己最清楚。
但退一萬步講,這種衷心為公司感到欣慰的事,就不能換我來嗎?
拎著一兜子散裝月餅上地鐵的打工人,在別人宛如搬家一般的大包小包面前,一整個抬不起頭。
內耗的人決定自己湊點,撐撐場面,省得被人偷拍了還遭笑話;
外耗的人決定把公司名字大大地貼在寒酸的包裝上,讓公司又窮又摳的名聲傳遍這條通勤路。
換個角度想想,對今年打工人中秋福利如此兩極分化的觀察,或許是最好的新一季秋招廣告。
00後都能從中判斷個二三,到底哪些行業還在賺錢。
網際網路大廠的禮盒內卷已經不用多說了。
字某跳動繼年初給員工發的馬歇爾音箱成為閒魚爆款之後,中秋福利更炸裂了:一床被子。
其實我們公司作為合作夥伴也收到了,很喜歡,但也很怕將來有一天加班加到真的用上它。
卷創意禮品已經是網際網路大廠的基本操作,也養刁了大廠打工人的胃口。
福利里要是只有月餅,哪怕是包裝精美的月餅,也等同於消費滑坡。
另一個新興的battle賽道,就是當下最熱門的新能源汽車行業。
發福利秀肌肉的時候,也毫不意外地成了外人指指點點的對象,排出了三六九等。
員工數量矚目、這兩年擴張速度迅猛的某迪,目測是小紅書上被議論中秋福利最多次的車企。
摞成小山的水果可能不是很貴,但是重在量多實惠,足以讓員工表示「三個月不黑迪子」。
一些注重中產生活方式的新勢力車企們,給自家員工的待遇也跟自身調性牢牢綁定。
發露營小車以及各種露營相關裝備,已經成了不止一家的基本操作。
哪怕禮品上沒有什麼特別的創意,也不能輸陣。
車企打工人曬出的照片,不經意流露出禮物擺滿了公司大堂、累壞了快遞小哥、領的時候都得排大隊等細節。
看起來有種沒裁員、人丁興旺的美。
@大號鱷魚@美樂蒂老公主
一片節日的火熱氣氛中,只有蔚某員工顯得格格不入地佛系。
他們平靜地接受了「苦了誰也不能苦車主」的宗旨,香車配的紅酒,那都是送給客戶的,我們什麼都沒有。
@冰力十足
老馬家的特某拉也口碑下滑,被有些內部打工人蛐蛐「不如去年又好看又實用的皮旅行箱」。
高情商說法是深耕本土化,低情商就是六塊月餅過度包裝。
@yj
另一個福利讓打工人還算滿意的行業,是年輕人還在為之花錢的新消費。
把防曬衣做成了社畜工服的蕉某,中秋禮袋清單列得老長,像我雙11的購物清單。
雖然定睛一看,好像都是鼓勵你上班效率高點的小玩意兒,但總比讓牛馬自己花錢鞭策自己強。
國產美妝、護膚品
今年也是員工曬內部福利的大頭。
引起人羨慕的幾家,跟平時消費者感受到哪幾個國產品牌風很大、捨得下本營銷,恰好有些吻合。
更讓人感受到世界參差的是,有些公司連新入職員工的福利都想盡辦法剋扣,有些卻連實習生都能領大全套。
潮玩行業
給員工發獨家新品,也在小紅書賺足了羨慕。
雖說大家以前都覺得,如果公司發福利發的是自家產品,多多少少也顯得誠意不足。
但好歹發的東西挺新潮,評論區也擠滿了人問「出嗎」。就算轉手賣了,也算自己白賺了。
@Vivia.R@Ta兮兮
在商業街上如影隨形、一年更比一年紅的網紅餐飲老幾位,雖然一個個沖向縣城下沉市場。
但給自己員工發福利,也開始有了點學一線大廠年輕化、創意化的路子。
雖然水平可能有待改進,比如塔某汀家的員工,吐槽自己家送的菜籃子、碟子太難看,點名不如人家瑞某、霸某的周邊那麼有設計感。
但足以讓圍觀網友咬牙切齒:好了,別不知足嗷。
也有賺得盆滿缽滿的行業頭部,因為中秋禮盒有點拿不出手而被嘲笑。
一個遊戲月流水能破億的疊某,今年給10w氪玩家的中秋禮,既沒有往年的IP設計,還偷工減料——說明上寫著10枚茶包,其實只有7枚。
被玩家吐槽,「不會是拿內部員工禮盒來糊弄的吧」。
員工:?我是什麼很低賤的人嗎。
這倒也反應出大眾的樸素認知:
賺錢多就別那麼摳,甭管是對外面還是對自己人,好歹要有點誠意吧。
更好笑的是,只要一個公司實力夠雄厚、規模夠大,你就能在他們曬福利的評論區看到——
哦,原來同一個公司內部的福利也「親疏有別」。
這邊華子的HDS部門曬了又是審美高級的車載保溫箱,又是包裝精美的茶葉和咖啡。
底下就恨不得看到了全集團中秋福利大比拼。
終端雲服務的是月餅禮盒加紅酒,做生態系統的是露營小車、背包、露營燈……
別爭了,雖然在你們看來有優劣之分,但給我我都不挑的!
@Niere
像大廠一樣所有人都能平等地分到滿意的豬肉,肯定是極少數,更現實的情況是:
公司業績再好、再欣欣向榮,傳遞到最末端,也不是所有人都與有榮焉。
總部和不同地區的公司之間,一個公司內部不同的事業部之間,打工人的悲歡都並不相通。
比如瑞某、名某優品等門店眾多的消費品牌,總部員工曬出的福利都很不錯,精緻又實用。
但卻遠遠輪不到門店的打工人人手一份。
很多時候,還得看門店老闆是不是大方,自掏腰包給員工發點福利。
說真的,年輕人其實已經很好「收買」了。
大家都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行情不好,工資不高,雙休難尋,職場PUA難免。
逢年過節公司哪怕是裝一裝對打工人好點,就會有大批的人覺得已經很不錯,想立刻投遞簡歷。
我刷到過好多帖子,都懷疑是腦子活泛的HR,趁最近這個熱度開發了新的招聘手段。
拍張挺好看的照片,曬一個看上去挺不錯的禮盒,夸兩句公司氛圍好。
底下就大把網友真心發問:什麼公司啊?還招人嗎?
老大廠、新大廠們在一個中秋禮盒上爭先展現出欣欣向榮,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職場籠絡人心手腕大賞」。
好福利不一定真的代表這個公司、這個行業在賺大錢,且一定能持續賺大錢。
但至少表明,願意維持一種表面的和平,換取員工的信心——當下最稀缺的東西。
一些老牌外企,低調而平穩地輸出大家都習以為常的節日福利。
很難說它們是值得年輕人進入的風口,畢竟現在外企裁員、撤出中國等新聞比比皆是。
但「瘦死駱駝」不僅比馬大,還願意把體面做足。
有時候時代的大浪中,一艘船的生死與否,也不在這一筆節日福利有沒有剋扣。
還有一類被誇的中秋好老闆,是三四線城市、規模很小的私人企業或者個體戶。
公司雖小但老闆格局大,花點小錢換的可能是幾個員工未來一年的穩定和信賴。
@小周的自由書
當然,大可以說年輕人看了幾個中秋禮盒就吹捧什麼工作好、什麼公司妙,是不現實的。
但也很難苛責,大家越來越愛在這些細枝末節上攀比、幻想、發泄情緒。
畢竟就算在鐵達尼號上挑座位,人還是忍不住要挑個窗邊風景好點的,別太暈船的。
說到這裡了,沒有在評論區扣1的就留言說說自己公司都發了啥吧。
福利多的注意點措辭,別太凡爾賽,算我替大家求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