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18⽇清晨,⼀位⼗歲男童在上學路上被陌⽣⼈以⼑具突襲,最終在次⽇凌晨傷重不治離世。這個可憐的孩⼦在臨終之際恐怕都⽆法理解,他之所以成為襲擊者挑選的對象,很可能因為他是個⽇本⼈。雖然中國方面還尚未公布,很可能也不會公布起訴書和審訊記錄,但行兇的時間和地點,仍然無法不讓人產生如此聯想。
這起慘案發⽣在被譽為"改⾰開放前沿城市、社會主義先⾏⽰范區"的深圳。事發地所在的深圳南⼭區,按照官⽅宣傳,是"全球GDP最⾼⾏政區",騰訊、⼤疆等深圳⼀流民企,均在南⼭區。⽽去世學童的家長正是服務於南⼭區的⼀家⽇本企業。
在不到三個⽉的時間內,中國發⽣了兩起針對⽇本學童的有⽬的襲擊事件,顯⽰出⼀部分中國⼈的仇⽇⼼態,已從個⼈的內在情緒,轉化為針對⽇本⼈的外部具體⾏為。⼀部分中國⼈對⽇本的喊打喊殺,已經不是停留在⼜頭上或者文藝作品的話語快感,⽽是將這種歷史仇恨現實化與具象化。
這當然是⼀種⾮常值得警惕的新狀況。歷史仇恨現實化、具象化,在中⽇兩國,還會滋⽣針對⽇本⼈的有⽬的犯罪,久已存在的⽹絡⾔論的對⽴與衝突也會更加⽩熱化。已⾄冰點的中⽇外交,在這樣的狀況下,也會被敷上⼀層厚霜。這是中國開放海產進⼜及停⽌指責核處理⽔都⽆法挽救的冰點狀態。
那麼,這種仇恨,到底是如何完成了具象化?在中國極端仇⽇的民眾那⾥,如何⾛出了從"恨⽇本⼈"到"殺⽇本⼈"的這重要⼀步?
918的愛國密碼
深圳慘案發⽣於9⽉18⽇,就⽇期⽽⾔,很難說這是⼀個巧合。9⽉18⽇是"九⼀⼋事變"的紀念⽇。從1997年9⽉18⽇開始,瀋陽每年在此⽇上午都會鳴響警笛,以⽰不忘⽇本的侵略歷史。
中國官⽅的歷史敘事過去常說"⼋年抗戰",抗⽇戰爭從"盧溝橋事變"開始。最近⼆⼗年,對⽇抗爭的起始時間從"九⼀⼋事變"開始計算,官⽅敘事稱之為"⼗四年抗戰"。這⼀說法的源頭來⾃2005年胡錦濤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會上的講話,胡錦濤說:"⼀九三⼀年九⼀⼋事變是中國抗⽇戰爭的起點,中國⼈民不屈不撓的局部抗戰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四年抗戰"之說⾃此成為主流敘事概念。其實在江澤民時代,這種針對⽇本的民族主義敘事已經開始,1995年,中國發⾏了反法西斯勝利50周年的紀念⾦幣及郵票,並在當年舉辦了隆重的紀念⼤會。次年,南京確⽴了在12⽉13⽇鳴響防空警報的慣例,瀋陽則在1997年確⽴類似慣例。
每年12⽉13⽇,南京城全城都會響起防空警報,以控訴當年的⽇本兵進⼊南京。位於江東門的南京⼤屠殺紀念館,在1995年⼆期⼯程時,曾向南京市民發起"⼈⼈為紀念館捐⼀元錢"的群眾募捐,⼏乎每⼀位南京市民都參與了這個活動。
南京⼤屠殺紀念館。(網絡圖片)
2014年,⼗⼆屆全國⼈⼤常委會確⽴每年12⽉13⽇為"南京⼤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此後每年在南京⼤屠殺紀念館舉辦⼤型公祭。2015年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紀念⼤會時,中國政府在北京舉⾏了聲勢浩⼤的閱兵儀式,這也是歷史上第⼀次。
從歷史脈絡中可以看出,從江澤民時代開始⾄今,中國⼀直在涉及⽇本的紀念⽇、紀念活動上累進加碼,使得涉及⽇本侵華的紀念活動的舉辦標準達到最⾼層級,成為典型的政府⾏為。
這種政府⾏為當然會對中國民眾產⽣不可估量的影響。中國官⽅媒體長期以來對⽇本政府在歷史問題上的官⽅態度甚少報導,甚⾄從不提及⽇本政府過去數⼗次的對侵華戰爭的道歉,因此,"⽇本"成為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抓⼿,是宣傳民族主義的常見⼯具。918也因此成為⼀些中國⼈的愛國密碼。
⾁眼可見的"敵⼈"
然則,⾃1972年兩國恢復邦交以來,直⾄1995年,似乎是中國和⽇本的蜜⽉期。1992年10⽉,明仁天皇及皇后訪華,這是兩國關係最為密切與⿍盛的時刻。明仁天皇是⾄今為⽌唯⼀訪問過中國的⽇本天皇,當年他在西安碑林的《尚書》⽯碑中找到"地平天成"四個字,那是"平成"年號的來源。天皇與皇后在西安鐘樓⼴場附近,降下車窗,向街頭的數萬市民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