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璐璐,今年35歲,祖籍福建建陽,現在生活在美國得州的達拉斯,已是兩個混血寶寶的媽媽。
13年前,我因為憎惡大學校園裡的腐敗現象,下定決心要去美國闖出自己的一條路。在美國讀碩畢業後,通過社交軟體認識了一個勤奮上進的美國男人,沒要彩禮也沒辦婚禮就嫁給了他。
他性格溫和,開朗幽默,可是過日子特別摳門兒。我買衣服、化妝品太貴,他就會向我發出靈魂拷問。生了娃他也捨不得花錢請保姆,帶娃帶得我幾乎崩潰。
當他跟我商量想再生二胎時,我直接氣惱地爆粗口「Get lost」,可他仍然心平氣和地跟我分析生二胎的好處,還答應我提出的一系列條件。二胎我到底要不要生呢?
01
35年前,我出生於一個很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老師。我是獨生女,深受父母寵愛。我一直是個很有主見很有個性的女生,甚至和世俗有些格格不入。
父母從來不雞娃,對我很包容,但是他們的夫妻關係不是很和諧,常為瑣事吵架。這對我的性格形成有一定影響,總想遠離他們的紛爭,所以考大學時,我選擇了離家很遠的重慶。
我是2007年上的大學,2011年大學畢業後就直接來美國留學了。之所以去美國留學,少部分原因是想逃離不和諧的原生家庭,但最重要的原因是被大學裡一個非常官僚主義的輔導員刺激到了。
大學,曾經是我心中美好而聖潔的象牙塔,我卻從那個輔導員身上看到了醜陋與黑暗的一面。班級里的選舉完全沒有民主可言,他一個人就有97%的決定權。
最讓我噁心的是,他還會找學生借錢,變相地讓學生給他送禮。像我這種剛直不阿的人,會被他視為不識相。
所以,不管我學習多麼努力,任何榮譽都跟我沒關係。我好不容易拿到了一等獎學金,他居然把我的獎學金拿去充當班費。而一個成績排第7的學生,他卻讓他拿了國家獎學金。
這樣三觀不正的輔導員,如果放在反腐力度很強的今天,以我的性格,早就把他曝光了。但十多年前網絡沒那麼發達,我只能任人宰割。
因為這個卑鄙小人,讓我不僅對大學校園的氛圍不滿,也對那時的社會風氣很失望。我真的很煩這種人際關係,也不想進入社會後繼續參與勾心鬥角,所以我下定決心,我要出國,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2011年秋,我來美國德州大學讀碩,學制2年。一共花了四五十萬人民幣。讀碩第二年的下學期,我就開始到校外兼職,每個月好幾千美金的收入,從那時起,就沒再花家裡錢了。
02
畢業後我在一個家族公司實習,與此同時我也收穫了愛情,遇到了我現在的老公steve。
在美國得州,找對象是很難的一件事,很多時候,方圓幾里一個人都見不到。所以很多人選擇在交友網站找對象。而我選對象就像獵頭面試應聘者一樣多個挑選。
其實我的要求並不高:對方必須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長相不一定多帥,但要說得過去。最重要的人品要好,有情趣。至於物質條件,我並沒有太高的要求。
跟steve在網上認識的時候,我同時也有跟其他人交往。但幾個月後,我就終止跟其他人交往,只跟steve保持聯繫。
steve比我大5歲,性格很好,開朗幽默,智商很在線。我覺得他是個很有趣的人,跟他在一起輕鬆愉悅。交往幾個月後,他問說要不要認真地發展成男女朋友,我答應了。
他家的經濟條件很一般,父母很和善,但不是那種可以幫孩子很多的父母。
那時他們無存款,還背了一堆學生貸款。我如果選擇跟他結婚,完全要靠白手起家。但我看中了他的人品,也相信他的能力,毅然決定跟他在一起。
跟steve在一起後,我發現他是個生活很節儉的人,幾乎不怎麼買東西。但我們約會,他從來沒有AA過,會付全部的帳單。他還教我養成節約的好習慣,把自己掙的錢全部存起來。
我覺得他是個很會過日子的人,讓我對以後的家庭生活充滿了信心。
戀愛期間,雙方父母都沒反對。在美國,父母們普遍都很民主。孩子成年了,找什麼樣的對象,選什麼樣的工作都可以自己做決定。我父母那邊也沒任何意見,而且,他們知道我有了正牌男友還挺開心的。因為有了男朋友,我就不再孤獨無依了,有人照顧我是件挺好的事。
我們戀愛了兩年多,覺得彼此合適才決定結婚。我不喜歡繁文縟節,僅花了79美金,去法院做了公證,就把婚結了。
那天我倆都和自己的老闆請了幾個小時假,事後得知我們請假是為結婚,兩個老闆都很驚訝。當我們通知家人我們已結婚了,他們也是感覺難以置信。
其實在美國,大部分人都會花好幾萬美金辦一場盛大的婚禮,而我倆結婚省時又省錢。我沒有要彩禮,因為我覺得彩禮只是個形式,就算給我仍然還要帶過來,沒必要多此一舉。
而且在美國,也沒有男方給女方彩禮的婚俗。我們連婚禮也沒舉行,因為我們把辦婚禮的錢省下來,去買了一套房。當然,買房的錢大部分都是他出的。
雖然當時為了攢錢買房,沒有舉辦婚禮,但3年後,應我父母多次要求,我和老公回中國辦了一個中西結合的婚禮,也算是彌補了最初沒辦婚禮的缺憾。
婚後我們去了很多個國家旅行,算是度蜜月了。情侶旅遊真的很能考驗一個男人的綜合素質,也能檢驗出兩個人是否能相處融洽。我們出行,都是老公提前做好計劃,我只管跟他走就可以了。
03
我這個人比較懶,不喜歡操心。但懶人有懶福,任何事情我老公都安排得妥妥噹噹。
但婚後生活中也會因中西文化差異產生矛盾。美國人普遍都很喜歡鼓勵讚美別人,同樣也喜歡被鼓勵讚美。不但人際交往中是這樣,夫妻之間也一樣。
記得有一次在朋友家做客,聊天中出於自謙,我說我老公做菜沒有那麼好吃,結果回來後老公很生氣,覺得他做菜給我吃我卻不感恩他,還嫌棄他不夠好。
後來我給他解釋:我其實只是謙虛一下,不想讓朋友覺得她的老公不夠好,這才把他哄得不生氣了。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好男人都是夸出來的。不要指望對伴侶批評指正能讓對方變得更好,只有多讚美他,給足他面子,他才會越來越優秀,也越來越愛你。
我們之間還有一些小摩擦與金錢有關。老公是個特別會精打細算的人,過日子很節儉。而我和很多女生一樣,經常會買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也會買一些比較貴的衣服、護膚品。老公常常勸我不要亂花錢,要記得中國人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每次看到我高價的購物帳單,他就會發出「靈魂拷問」:「不是說亞洲女生都很節約嗎?你怎麼這麼奢侈?」說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老公其實並不是對我苛刻,而是他覺得錢應該花在該用的地方。他不贊成我鋪張浪費,對他自己更是吝嗇。他平時基本不花錢,就連衣服破了還要打個補丁繼續穿。每次買東西,他都要貨比多家,挑最划算的買。
他過生日,也不需要我送他禮物。在他看來,買的每一件東西都是必需,而且物有所值。
雖然我們有時會起爭執,但冷靜下來後,我們會好好溝通,也會主動向對方道歉。我們都是非常理性的人,而且他穩定的情緒也對我影響很大,讓我學會拒絕精神內耗。我們都認為要想經營好婚姻,要學會換位思考,互相理解和包容。
認識我老公之前,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女強人型,可是結婚後,我發現自己原來也可以做個小女人。因為他太會操心了,家庭生活中的各種事情他都會考慮周全,安排妥當,我根本不用過多憂慮。
04
但生第一個孩子時,我卻過得很抑鬱,畢竟懷孕這件事,男人是替代不了的,也無法感同身受。婚後我一直在工作,因為我個性比較強,覺得自己有一份收入,就多一份底氣。
但懷孕的滋味實在難受,每一天我都體倦乏力,萎靡不振,躺在床上跟患病了一樣。
可老公不理解我為什麼會這樣,覺得我有點矯情。因為美國的女人懷孕了沒有一個像我這樣,她們挺著孕肚,在健身房舉重拿鐵是司空見慣。
生完孩子後,我每天也是身心疲憊。因為那一年,我老公在另一個州創業了,沒辦法跟我一起照顧孩子。生意初期還沒有盈利,我的工資還要補貼家用,所以沒錢請保姆。
我們也沒跟公婆一起生活,一切只能靠自己。而且在美國,公婆都是不會幫忙帶孩子的,頂多是周末過來幾個小時看看孩子,幫忙做一些小家務。
我每天一邊帶孩子,一邊在線上工作。白天,孩子睡覺我工作,等我晚上休息時,孩子卻三更半夜不睡覺。被她折騰得要崩潰,只能無助地和孩子一起哭。
就這樣一直堅持到女兒8個月大,她白天也不睡覺了,鬧得我實在沒法工作。終於,忙得焦頭爛額的我和老公大吵了一架,我說他再不雇保姆看孩子,我就跟他離婚,財產一人一半。
最後,他只得僱人。但是保姆只用了兩個月,他就把剛1歲的女兒送去了托兒所。我不由感嘆:他這種摳門兒的特質,真的發揮到了極致。
嘗夠了懷孕帶娃的苦與累,所以女兒2歲時,他跟我商量想生二胎,我直接就讓他「滾」。但他沒有惱怒,而是耐心地跟我談,說再生一個,女兒也多個陪伴。而且他的生意已上軌道了,以後他也有更多時間照顧家裡。
雖然最後我同意了,但我也定了條件:再生娃我要坐月子、請月嫂、做產康、報普拉提私教課。我工作時,要請育兒嫂照顧孩子。「鐵公雞」最終答應了我提的每個條件。
沒想到我們「造小人」挺順利,很快我就懷上了。後來生二胎,他也確實兌現了他答應的事。我要早九晚五地工作,可老公為了省錢不想請人,那麼他就只能自己帶了。
我發現,世上最好的絕育手段,就是讓男人親自帶娃。看到他陷入了帶娃的抑鬱,我感到很開心。讓他知道帶娃是多麼折磨人的事,他才能切身體會到我曾經吃過的苦,理解我的不易。
05
因為二胎大部分都是靠他帶的,所以現在就算我找老公商量生三胎,他也死活不肯。
我們平時在育兒過程中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在一起吐槽美國基礎教育如何差,性價比如何低。在美國,很多小學畢業的孩子讀寫能力還很差,連基本的加減乘除都算不明白。
而且,不管你送孩子去頂級私校還是公校,想要孩子學習好,都得送去補習班。像這樣的教育模式,普通人家的孩子怎麼卷得過別人?所以,我們打算近兩年回中國生活一段時間,主要是為了讓倆孩子學中文,讀寫能力,計算能力也打好基礎。
我和老公都對美國的社會治安、基礎教育等方面很擔心,而中國城市的生活品質比以前高了很多,社會風氣也非常好,養孩子會特別安全。
而且中國的教育質量很高,根本不用擔心孩子小學畢業了還不能讀寫不會算算術。還有一點:我們覺得傳統一些的社會環境比較適合家庭生活。
因為我們既要工作還要帶兩個娃,加上疫情三年,所以沒有機會回國。平時跟國內的父母「相見」都是靠視頻。不過父母已經退休了,他們來美國也很方便。孩子放假時,我們也會帶他們回去。
如果有一天我們實現了財富自由,我和老公可能會回中國居住。因為美國生活成本太高,沒法躺平。花同樣的錢在中國三四線城市生活,會過得很愜意。
我覺得無論是在跨國婚姻還是非跨國婚姻,女性始終要保持精神獨立和經濟獨立,在情緒上不要太過依附你的伴侶,還要有自己的收入,自己的朋友圈,自己的愛好。不斷學習提升自己,做好形象、身材的管理。女人要想過得開心,首先要學會愛自己。
還要記住婚姻里的兩個人,是合作關係,而不是競爭關係。常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多讚美對方,才能營造更加和諧的婚姻關係。
(搜索「半中半美混合養娃「關注主人公)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真實人物採訪」友情提醒:請自行辨別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衝動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