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恐引爆民眾對中共大爆發 2200萬人組成火藥桶

—中共不作為 2200萬失業青年或引爆火藥桶

中國經濟的持續蕭條讓就業市場前景愈發黯淡,青年失業潮已經持續了四個年頭,而當局幾乎沒有提出任何福利支持計劃及解決方案,高達2200萬中國失業青年,可能成為火藥桶,引爆民眾對中共不滿的大爆發。

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和缺乏經濟機會讓中國年輕人感到沮喪,他們正在訴諸新的流行詞——躺平和擺爛(let it rot)——來表達他們對生活的態度。圖為中國大陸的人群。

中國經濟的持續蕭條讓就業市場前景愈發黯淡,青年失業潮已經持續了四個年頭,而當局幾乎沒有提出任何福利支持計劃及解決方案,高達2200萬中國失業青年,可能成為火藥桶,引爆民眾對中共不滿的大爆發。

青年失業率持續高企

今年8月份,不包含在校生的全國城鎮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為18.8%,創今年新高;到了9月份,青年失業率為17.6%,是今年的第2高。

與此同時,中國第三季度GDP經濟增長4.6%,創2023年以來的新低。國內需求繼續疲軟;儘管過去一年出台幾輪政策支持措施,但房地產市場復甦跡象很少,中國新建住宅價格以2015年5月以來最快速度下跌;作為經濟中唯一的亮點出口,9月份出口量增長急劇放緩。

經濟的持續蕭條讓就業市場前景愈發黯淡,自2020疫情以來,國內年輕人就業狀況日益惡化。

根據智聯招聘7月份發布的「2024年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只有48%的應屆畢業生收到非正式錄用通知。應屆生所謂「慢就業」、「自由業」的比重,今年高達19.1%、13.7%。

畢業於南方某重點大學、現在上海某IT公司工作的吳先生告訴大紀元,現在青年失業率很高的,統計局都改統計標準了,師弟師妹找的工作會比往年差,2023年、24年包括正在進行的秋招,都很慘。「我這家公司今年來面試的清華北大畢業生變多了,往年極少。」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黃大衛授權)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對大紀元表示,青年人失業率高,首先是這十幾年來中國一直是國進民退,國有企業不斷壯大,承擔大部分就業的民營越來越縮小;其次2018年中美貿易戰及疫情清零政策,大量的入口訂單的外移和產業的轉移,使大量就業機會流失到海外。

「跟中國整個經濟結構有關係,它往往從舉國體制去考慮,往往把經濟重點放在政治目的上,如一帶一路大量去補助國外企業,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導致失業率上升。」

黃大衛認為這也與當局推崇的所謂新質生產力有關係:中國傳統的出口優勢在老三樣(紡織品、家具、家電),但北京要開發一些新質生產力,容納就業機會比較少,在全球產業里也沒有絕對競爭優勢,會有更多的財政補貼,浪費掉一些應該扶持老三樣的資金,導致老三樣凋零,整個失業率情況肯定會越來越大。

中國2200萬失業青年當局無作為

自1978年以來,中國大陸經歷過五次就業危機,包括1980年的知青回城、1989年經濟增長失速、1998年國企下崗潮及2008-2009年金融危機。但目前這次被認為是青年就業最困難時期。

北京大學去年一項研究顯示,中國約有9600萬年齡在16至24歲之間的城市居民,其中約一半在校,另有3300萬人正在工作或尋找工作,剩下1600萬人(約占17%)下落不明。

研究認為,如果算上不上學、不就業、不培訓的青年,中國青年失業率可能高達46.5%。換言之,約有2200萬年輕人處於無業狀態。

他們中的很多人成為「全職兒女」在家啃老,或準備考研、考公,或者要麼就是短工、零工、自媒體,或快遞、外賣、網約車等所謂靈活就業。

一名外賣小哥將一根長樹枝綁在身後,吊著一個打點滴瓶去送外賣。(視頻截圖)

原大陸媒體人魏真告訴大紀元,「現在房價在貶值,家庭財富迅速蒸發,快遞、外賣、網約車又陷入價格戰,我不認為能一直養得起靈活就業的勞動力。」

「現在很多人要麼沒有意識到,現在的失業潮和共產黨有關,要麼就是意識到了但是不太敢說,不過經濟不好是共識。」她說。

長期觀察中國政經的梁先生對大紀元表示,「每次看到其實我都想笑,中國人就業根本不需要你政府絞盡腦汁去創造,它(中共)自己創造問題,然後天天撓頭解決問題。」

「黨的領導是一切的核心,直到確實難以維持。為了這個目標,二次極權化仍然是一個可能的選擇,那個時候經濟議題持續後退,政治議題占據社會的中心。」

到目前為止,北京幾乎沒有提出任何解決方案。在8月初的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期間,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認為,目前大學生就業壓力大,政府完全可以提供一些就業補貼。

但這被中共認為是西方養懶漢的發展模式而不能容忍。目前,政府建議提供諸如養老和保姆等家政服務及農村就業。

中共財政部2024年安排的就業補助資金預算是667億元,對象包括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所謂重點人員,主要還是補助企業端。對高校畢業生唯一的補助,是鼓勵他們進農村和邊遠地區就業,性質與文革上山下鄉相似。

失業青年也很少有機會拿到失業保險或社會保險補貼。失業保險要求先繳納一年的保費,並提供非自願失業證明,但2.97億農民工和2億「靈活就業者」很難滿足這些要求。

對於就業困難人員和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2017年當局出台了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政策,但必須先繳社會保險費,然後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補貼額也非常少。

儘管每年當局把「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宣傳得轟轟烈烈,在每年的畢業生季上,中共人社部就要發布所謂「就業服務攻堅行動」,但主要任務是「獲取未就業畢業生實名信息」,如其說幫助,還不如說將這些人納入中共的監控維穩體系。

這些失業的青年人,不但沒有得到官方的任何支持,官方的語氣充滿了指責。中共黨魁習近平鼓勵青年要「摒棄驕嬌二氣」、「自找苦吃」。

儘管如此,但在今年9月初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中共黨魁卻承諾,未來3年中共政府願向非洲提供3600億元人民幣(約507億美元)額度的資金支持,為非洲創造不少於100萬個就業崗位。

黃大衛表示,北京不是沒有能力去保障這些失業青年,中非峰會就撒下3600億人民幣,它解決全國14億人的養老保健能力綽綽有餘,只是並沒有把這作為考量而已。

「北京不去實行西方福利制度是相信社會達文主義,相信人類社會跟動物界一樣,靠物競天擇,你失業你老了你病了,就是社會自然淘汰。」

原大陸媒體人魏真告訴大紀元,中共在福利問題上確實沒什麼動力,即使過去經濟發展時期,政府一直想的是怎麼向民眾榨出更多的錢,甚至到現在還在想,如果稅收不上來那就走非稅收入,通過罰款來賺更多的錢。

「中國收的稅非常高,但它的資源不是朝著弱勢群體傾斜的。中國最好的免費醫療,基本上都給了政府官員和國企幹部,這些本來就有很高收入的群體。」

不滿的年輕人或成社會火藥桶

在中共當局很多政策逐漸退回到毛澤東計劃經濟時代的過程中,過去改革開放的紅利已經消失了,現在很多年輕人看不到希望了。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到,無論他們如何努力學習或工作,都無法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他們每天都為找工作奔忙、還有加不完的班以及無窮無盡的內卷,收入下降,生活降級,付出努力而沒有結果。

社交媒體上,有關「躺平」討論漸漸使這個概念變得清晰,「躺平」是指放棄靠拼命工作來攢錢、不斷產生焦慮而傷身的生活模式。

他們說,躺平者是一群不甘心的順從者,在所有社會上升通道被切斷之後,他們相信既得利益階層壟斷了資源,知道當局的監控已經滲透到微血管,所以就開始自覺邊緣化於主流,用最無奈的方式尋求個人生活的自由。

社會穩定是共產黨最關心的事情。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中共實施了4萬億元人民幣的刺激計劃,為大約2000萬農民工創造就業機會。

現在2000多萬受過教育、無所事事、「躺平」不願順從「黨的號召」的年輕人,顯然是社會不穩定的潛在根源。

中國人民大學智庫中國宏觀經濟論壇的一份報告持更悲觀的看法。報告總結稱,青年失業問題可能在十年內不會緩解,可能會對國家領導層產生更大的影響。報告稱:「如果處理不當,除了經濟問題外,還會引發其它社會問題,甚至可能引發政治問題的導火線。」

心懷不滿的年輕人是中國政治中經常出現的不確定因素,這種事情發生在1919年五四運動、1989年六四運動,以及2022年的白紙革命

2022年12月初,在全國各地大學生舉行街頭抗議後,中共突然放棄清零政策。

2022年11月27日,新疆發生致命的公寓火災後,在北京,抗議者舉著一張白紙抗議嚴厲的清零政策。這一舉動被稱作「白紙革命」。(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2018年畢業於南方某重點大學的李先生告訴大紀元,歷史上很多帝國的崩潰都是從財政開始的,失業青年可能會成為推動中共垮台的力量。

「青年人失業工資低,交不起社保、養老金,很多年輕人現在乾脆都不交了;同時年輕人失業、低工資,也會導致年輕人不願意生小孩,導致老齡化加劇;年輕人就業和老年人養老雙重壓力,也會導致中年人看不到任何希望,這是一個連鎖反應,會引起整個社會的震動。」

李先生表示,就算年輕人現在還沒有反對中共的意識,但是因為失業低工資引發的一連串的社會保障的缺口會愈演愈烈,最終會演變成對執政當局的不滿。

他說,最近幾個月明顯地感覺到中國人戾氣很重,報復性事件反覆出現,出現了好多滿門被滅的殺人事件,比如河南漯河女法官叫王佳佳,判交通肇事方面案件的,她也被殺了。

李先生表示,尤其是比較好大學的畢業生,如果他們從名校畢業都沒有工作,只會對中共更加失望。他們的視野比較開闊,很多在國內搭建翻牆梯子。

「年輕人失業問題會引發一連串社會問題,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引爆火藥桶,就像白紙運動。」

魏真表示,失業青年遊行抗議是有可能的,而且現在也看到了越來越多的無差別襲擊類犯罪,不過不知道這一次大家忍耐的臨界點在哪裡。

「我不做具體預測,不過我認為失業導致的社會變革是有可能的。畢竟之前中國人非常習慣經濟增長,以及用放棄政治權利換取收入增加,但現在很明顯收入不可能增加,而且還在減少。」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大紀元記者宋唐、易如採訪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027/2121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