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移民留學 > 正文

不知不覺,赴日定居的中國人竟然這麼多了

「不知不覺中,赴日定居的中國人數量,已經超過日本的一個縣了。」

這是最近日本某家媒體報導給起的標題,旨在說明日本境內的中國移民(可以理解為一手保留國籍,一手拿著長期簽證身份的人)數量增長快得叫人意外。

根據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最新公布數據:截至2023年12月底,中長期生活在日本的外國人數量,達到創紀錄的341萬992人,同比激增10.9%;

其中,毫無疑問的要數來自中國大陸地區的長期居民人數最多,超過了82.1萬人。

同比去年增幅為將近8%,幾乎是一年內新增了6萬人拿到日本簽證身份。

但與赴日外國移民、或者說中國移民快速增加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本國人口連續15年減少,一年少了86萬人,甚至是除了東京都以外,其餘的46個都道府縣人口均在萎縮。

而真正讓日本民眾感慨的,原來定居在日本的中國人,已經比他們中小規模的一個縣的總人數還要多。

比如,從人口規模從後往前數,82萬來自中國大陸地區的居民,已經力壓排在41和42名的山梨縣和佐賀縣。

但與赴日外國移民、或者說中國移民快速增加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本國人口連續15年減少,一年少了86萬人,甚至是除了東京都以外,其餘的46個都道府縣人口均在萎縮。

而真正讓日本民眾感慨的,原來定居在日本的中國人,已經比他們中小規模的一個縣的總人數還要多。

比如,從人口規模從後往前數,82萬來自中國大陸地區的居民,已經力壓排在41和42名的山梨縣和佐賀縣。

可別小瞧了日本的一個縣,它的定義和我們的理解大不相同,是屬於日本的一級行政區,相當於中國的省級行政區,後面才跟著市、町、村等下級行政區域。

更何況,要是再加上數字統計的口徑差異,如港澳台地區的移居人數等,真實生活在日本的中國人絕對接近上百萬。

這對照日本縣級規模人數的排名,還得往上提一提。

另一方面,如果說赴日定居生活的外國人,中國人占比最多為24.1%;那這些同胞當中,定居在東京的人數也最多,占比達到了32.4%;

以東京都政府更新的外籍居民人數報告來看:截至到今年7月份,共計有26萬6750名中國大陸人士,以日本居民身份定居在東京(當中超過23萬人集中於23區);

換句話說——

日本入管局每收到4個人的長期簽證申請,就有1名是中國人,而每3名中國籍居民中,必然有1人選擇定居東京。

怪不得日媒報導,只要你生活在東京,不管是在工作場所還是居住社區的附近,就沒有一天不會遇到中國人。

除了在人數方面,移居到日本的中國人「群體」轉變方面的變化,也時常讓日本人感到詫異。

如果要簡單回顧,這幾十年來中國人赴日定居的歷史軌跡,也就是算從什麼時候起掀起國人來到日本的浪潮;

最早一批應該是40多年前,即上世紀80年代,正值國內改革開放時期。

當時能夠來到日本的中國人,基本是通過政府選拔以國家公費赴日學習的精英留學生。他們通常被委以重任,要掌握別國的前沿技術發展國內。

80年代的日本,當時還沒發生泡沫危機

因那時中國的GDP生產總值還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普通人的物質經濟水平都不高,所以即便是中國學生中的佼佼者,也時常需要到建築工地當苦力為生計奔波。

而到了90年代,情況又開始發生了轉變。中國人開始以打工為目的湧向日本,算第二批。

很多人看中的是日本和國內的薪資差距,希望改善個人境遇或家庭條件。甚至某些沿海地區,還會有人通過「蛇頭」聯絡人等偷渡方式到日本掃黑工。

等來到2000年代初,最顯著的變化是,通過自費留學途徑赴日的中國人大幅增加,屬於第三波浪潮。

這些學生,大多數拿到日本語言學校或專門學校就讀的在留資格,然後白天上課,晚上做兼職。現在在日本生活十多年以上的國人,可能很多就是這批90年代的留學生在日本讀書、工作、定居,一步步在日本紮根。

可以看到,前三批赴日的中國人,基本都是經濟、家庭條件一般,需要在日本半工讀或獨自奮鬥,仿佛都是「苦哈哈」的形象。

第四波浪潮,同時也是轉折點。

正是發生在2000年-2010年這10年間,來到日本的「中國富人」開始成千上萬地增加。

在日本的中國人口,從1990年的約15萬人增加到2000年的33.5萬人,10年翻了一番,但也只是增加了15萬人左右;

到2010年又翻了一倍番,達到約68萬人,可後10年翻倍增加的人數卻是30多萬;

就連當時的日本媒體也寫到,「每周有500名中國人移住日本」的報導,可見其程度。

究其原因,是國內經濟開始騰飛,2010年中國的GDP規模正式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

中國人變得富裕起來了。

只要家裡付得起學費和花銷,任何人哪怕成績並非優異,都可以更為自由地到日本留學和工作。不過,此時赴日的群體還是以取得留學簽和工作簽的年輕人為主。

直到2015年,中國經濟再次憑藉網際網路的發展東風躍上一個新台階,當時,越來越多人相信在中國能比在日本賺到更多的錢。

這時的日本對於「不差錢」的中國人來說,不再是一片淘金地,反而是一個適合旅遊度假刷卡的購物天堂。

前往日本的他們,身份是遊客、消費者,甚至是投資者。像國內較多人開始「投資」日本房產,便是在2015-2016年,當時的日本仍掙扎於通縮困境,而中國人發現東京核心區的一套房子,竟然比北上廣深還便宜得多。

在2015到2019年,這短短4年間,在日中國人數也從66.5萬人增加到一個高峰至81.3萬人。這是第五波移民,至此在日華人已成為無法忽視的一大群體,滲透或者開闢著日本各行業的方方面面,有著龐大的圈層影響力。

而這也恰恰為後面的第六波人潮奠定好了基礎。

2022年,日本一邊經濟快速復甦,因資產升值久違地迎來通脹,一邊因少子老齡化,打開攬人的政策紅利大門,吸引了不少想要實現身份自由的中國富人。

據估算,截至23年底,共計有接近2萬中國人(家庭)通過申請經營管理簽證移居日本。而這些具備一定資產實力的富裕或中產人士也大量「爆買」日本房產,可目的不再完全是只為了投資,而是為了在日本「安家」。

此時的日本,更多地被國人視為後路(PLan B)。他們既保留國內的積累,又攜家帶口移居,有的是為子女教育,有的是為醫療養老,有的為資產配置。

即便不會說一句日語,但依靠著在日本的熟人和朋友圈,新移居的中國人也能很自如地久居在此。日媒曾這般總結到。

彈指之間40來年,移居到日本的國人群體由窮變富,又從過去把日本視為淘金地再到如今視為避風港,人數也越來越多,有增無減。

不知下一個10年,在日的華人群體又會迎來怎樣的新變化,或許我們可以靜觀其變。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掘金日本房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027/2121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