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熱門明星 > 正文

他一生不接廣告 不與馮小剛合作

—他一生不接廣告 不與馮小剛合作

前言:

在這個人人追逐流量、為資本折腰的娛樂圈,還有幾個敢說"不"的演員?還有幾個能夠堅守自己藝術理想的表演者?還有幾個願意用一生詮釋"不忘初心"的藝術家?

答案或許只有一個——王志文

童年夢想:從軍裝到戲裝

1966年,上海的一個普通家庭里,迎來了這個註定與眾不同的男孩。

小時候的王志文,和很多男孩子一樣,心中裝著一個軍人夢。

父親專門為他收集海軍服上的銅扣,母親更是親手將這些銅扣縫在衣服上,做了一件特製的"軍裝"。

每天穿著這件"軍裝",仿佛已經成了一名真正的軍人。

生活總愛和人開玩笑。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溜進了青年宮,躲在角落裡偷聽話劇班的課程。

那一刻,仿佛有什麼東西擊中了他的心靈。

為了能多聽幾節課,他不惜"逃票"坐火車,就為了多學一點表演的知識。

青年宮的老師們很快發現了這個與眾不同的少年,看出了他身上的潛質。

就這樣,軍人夢悄然轉變為演員夢。

這個轉變,註定了他日後的人生軌跡。

命運的轉折:從病床到校園

1984年,對王志文來說是個重要的轉折點。

這一年,他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但命運似乎想給這個倔強的少年一個考驗。

就在高考前夕,騎車趕去看考場的王志文遭遇車禍。

整個人被高高拋起又重重摔下,全身多處骨折。

醫生給他下了"死命令":不許亂動,否則可能癱瘓。

可王志文是什麼人?從小就帶著"文人傲骨"的他,怎麼可能被這點困難打倒?母親一個人含辛茹苦把三個孩子拉扔大,他的夢想早已不僅是自己的,更是要給母親一個交代。

於是,在所有人的反對聲中,他選擇了躺著參加高考。

最後,這個"倔驢"真的創造了奇蹟——以文化課第一的成績"爬"進了北電的大門。

堅持的代價:從新人到"鐵骨"

人們常說"顏值即正義",可王志文偏偏要和這句話對著幹。

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帥哥,眼袋、腫眼泡、法令紋樣樣俱全,看起來總比實際年齡大上十歲。

北電的老師直白地告訴他:"我們招你就是看中了你的文化課成績,想讓你以後來當老師。

"言下之意:別想當演員了,條件不夠。

大學四年,眼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接到邀約,只有他形單影隻。

好不容易等到一個男主角色,卻因為他堅持要看完整劇本而與導演李少紅鬧翻。

"你不過是個沒畢業的學生,也太狂了吧!"這樣的評價,在他的演藝生涯中註定要聽到很多很多次。

 

 

愛情插曲:從師生情到陌路人

在中央戲劇學院當老師期間,王志文遇到了自己的學生徐帆

這個充滿朝氣的女孩,用細膩的關懷溫暖了這個"倔脾氣"的男人。

每天為他準備可口的飯菜,將他從一個放蕩不羈的浪子變成了家中的溫柔紳士。

可這段師生戀最終還是難逃悲劇命運。

隨著徐帆進入演藝圈,兩個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

當年輕導演馮小剛出現在徐帆的生活中時,這段感情走到了盡頭。

王志文用最決絕的方式結束了這段感情——將徐帆的行李扔出門外。

從此以後,他再也沒有和馮小剛合作過任何作品。

這個決定,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他日後的事業發展。

但這就是王志文,寧可得罪人,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

藝術堅守:從拒絕到成就

1991年,《南行記》讓王志文一炮而紅。

隨之而來的,是數不清的廣告邀約。

但他卻出人意料地回絕了所有商業代言。

"我是演員不是廣告牌",這句話成了他的標誌性發言。

1994年的《過把癮》更是讓他紅遍大江南北。

那個痞里痞氣卻又讓人過目難忘的"方言",改變了觀眾對男演員的審美標準。

在事業最輝煌的時候,他依然堅持自己的原則。

不接廣告、不上綜藝、很少接受訪談。

 

 

生活轉機:從倔強到溫柔

2008年,王志文遇到了現任妻子陳堅紅。

這一次,他放下了所有的倔強,變成了一個溫柔的丈夫。

他們很快有了可愛的兒子,組建成了幸福的家庭。

這個簡單的回答,道出了他堅守一生的信念。

結語:

如今的王志文,依然保持著他的"倔脾氣"。

在一個充滿浮躁的娛樂圈裡,他就像一株傲然挺立的青松,不為外界紛擾所動。

王志文,一個永遠不會向資本低頭的"倔脾氣"。

在這個浮躁的娛樂圈裡,他的存在,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內心深處對純粹藝術的嚮往。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眾播星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1102/2124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