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魚被餓成大蝌蚪」引起網友熱議!(圖/翻攝自微博)
鲶魚又叫鬍子魚,全身沒有一塊鱗片,嘴上有鬍鬚,並以此來辨別味道,而且鲶魚對環境的適應很強,壽命可達70餘年,是名副其實的老壽星。在一般人印象中,鲶魚有3大:嘴大、頭大、肚子大;不過,近期網絡上流傳一段影片,顯示幾條鲶魚在被停止餵食一年後,竟然餓得只剩皮包骨,大腦袋拖著纖細的身軀,活脫脫像一群「大頭蝌蚪」。
▼▲正常鲶魚跟停止餵食一年後的鲶魚,形成鮮明對比。(圖/翻攝自微博)
不過,經過網友追根溯源,該「鲶魚被餓成大蝌蚪」事件,實際的發生時間應該是幾年前。據悉,2019年的時候,廣西崇左一位男子(黃先生),從河裡捕到了幾條鲶魚,打算給生病的家人補補身子。然而,這幾條鲶魚卻意外地被遺忘在了水池裡,一忘就是一年多,直到2020年10月,男子才偶然發現這些鲶魚竟然還活著,只不過已經餓得不成魚形,剩下皮包骨,像極了「大頭蝌蚪」。
影片一出,網友紛紛留言,有人調侃鲶魚瘦身成功,也有人同情它們的遭遇。更有網友提出疑問,這些鲶魚是怎麼在長達一年的飢餓中存活下來的?
▲網友好奇,鲶魚在長達一年的飢餓中如何存活下來!(圖/翻攝自微博)
對此,有專家表示,魚類屬於冷血動物,可以透過減緩自身的新陳代謝,來降低能量消耗。此外,鲶魚的消化系統也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能夠將有限的食物充分吸收和利用。更重要的是,鲶魚的肝臟可以儲備大量的營養物質,在飢餓的情況下供給身體所需。
魚類普遍具有很強的耐餓能力,這主要得益於它們獨特的生理結構和生存策略。同時,有些魚類具有冬眠和夏伏的習慣。在冬季低溫和夏季高溫時,它們的新陳代謝幾乎處於停滯狀態,對營養的需求非常低。
▲被餓成大頭蝌蚪的鲶魚最後被放生了!(圖/翻攝自微博)
在自然環境中,魚類透過攝食水中的藻類、浮遊動物等獲取能量。此外,它們的排泄物也會在水中降解生成有機質,進一步滋生藻類和浮遊動物,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食物鏈,這也是幾條「蝌蚪鲶魚」能活這麼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最讓網友震驚的是,給人印象嘴大、頭大、肚子大的鲶魚,竟瘦成「大頭蝌蚪」的模樣,不得不說,這鲶魚求生欲真是太強了!